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记者 蔡鸽 特约通讯员 廖媛 陈波儿

“家人们,来看看我们罗盘山的黑猪腊肉,我们喂的是苞谷籽、小麦、碎米,这样喂养出来的猪肉肉质非常细腻,大家看安逸不 ?”“家人们,好山好水出好姜,这就是咱们钟峰村的罗盘山生姜,下个产品给你们看贡米……”一大早,重庆市潼南区新胜镇电商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龚羿嘉就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抖音直播间里奋力吆喝,卖起了罗盘山特色农产品“三宝”(生姜、黑猪肉、贡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羿嘉在察看生姜生长情况

说起“90后”新农人龚羿嘉,乡亲父老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他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让当地的生姜、黑猪、贡米、土鸡、土鸡蛋等土特产“出山”卖向全国各地,2023至今累计带动当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300万元,还打响了“乡村学长”“罗盘山”等农产品品牌。

同时,龚羿嘉采用“集体经济+基地+农户+互联网销售平台”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150户村民种植贡米150亩、生姜135亩,养殖黑猪456头,年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以前我们种的农产品没销路,卖不上好价钱,大家积极性都不高,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几年,小龚带领一群年轻人做电商,帮助我们销售产品,现在生活红火得很呦。”在钟峰村,村民对龚羿嘉交口称赞。

龚羿嘉出生在新胜镇钟峰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多年来靠着种植生姜等蔬菜维持生计。年少时,龚羿嘉心里就有一个军人梦。2015年,他从长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和热爱,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2017年,退伍后的龚羿嘉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钟锋村,之后便决定自主创业,和父亲一起种植罗盘山生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在罗盘山生姜基地调研

在过去,新胜镇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罗盘山生姜的习惯。罗盘山生姜出产于新胜镇罗盘山山脉一带,因产地而得名。罗盘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8℃,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山区气候特点明显。境内土壤为紫红色泥岩发育而成的壤土、沙壤土、粉沙土,适宜种植水稻、生姜。罗盘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该地生产出的罗盘山生姜具有表皮金黄、色泽鲜艳、肉质肥嫩、粗壮无筋、甜辣适口等特点,2011年11月,罗盘山生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前些年,随着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罗盘山生姜种植规模不断萎缩,加上从事生姜生产的多为老人,疏于管护,产量不高、商品率低,市场流通明显不足,种植效益普遍不高。怀着振兴家乡特色产业的勃勃雄心,龚羿嘉创业第一年和父亲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罗盘山生姜,在父子俩的精细管护下,生姜长势良好,本想着有个好收成。然而到了采收季,批发商就地压价,无奈之下龚羿嘉只能选择将辛苦种出的生姜“贱卖”,每千克10元不到。

“既然用传统销售方式容易被压价,不如通过电商平台找到销售机会?”带着这样的想法龚羿嘉决定尝试走农村电商之路。为了拓宽视野,他报名参加了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开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通过培训不仅学习了农村电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结识了一群有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2018年,恰逢新胜镇成立新胜镇电商服务中心。得知消息后,龚羿嘉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时机,他便主动请缨,揽下了运营管理的活儿。同年,他注册成立重庆市潼南区野嘉电子商务经营部,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微店,将自家的生姜、辣椒、贡米、土鸡蛋等产品上架到微店,由于产品品质可靠、辨识度高,加上服务热情周到,很快就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生姜价格也比之前卖给批发商的每千克提高了4元,当年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青荟”团队成员

在体验到电子商务销售的甜头之后,龚羿嘉深信在乡村发展电商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在解决了自家产品的销售问题后,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决定扩大销售范围,助力周围的乡亲们将他们的土特产推向市场。“现在村里的主要劳动力是留守的老年人,看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发愁,我心里有些心酸。因此,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这些长辈们解决销售难题。”龚羿嘉说。

但事与愿违,他的初步构想立即遭到了许多村民的反对:“一个90后年轻人,能有多少经验?他怎么可能比得上老一辈销售得更好?”许多人不愿意将自家的农产品交给龚羿嘉去销售。但龚羿嘉并未因此放弃,他坚持挨家挨户地拜访,向那些面临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农户耐心解释电商销售的好处。最终,付出得到了收获,不久便有农户开始主动寻求龚羿嘉帮助。

2021年,钟峰村的村民王达深面临着自家5亩椪柑成熟后的销售难题。由于缺乏销售渠道,许多优质的椪柑还未采摘便已腐烂在田间。正当王达深感到束手无策时,村干部向他推荐了龚羿嘉。于是,王达深带着椪柑找到了龚羿嘉:“小龚,我的椪柑卖不出去,你能帮我卖一些吗?”龚羿嘉没有犹豫,立即开始行动,他拍摄了宣传视频,并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推广,同时在他的店铺上架了椪柑。经过一番努力,原本滞销的椪柑以每千克6元的价格被抢购出去。

目睹了龚羿嘉的电商服务中心的高效运作,村民李德安也带着自家的生姜前来寻求帮助。龚羿嘉以每千克16元的价格,成功地将李德安300千克的生姜全部售出。李德安感慨地说:“我种植生姜已有30多年,过去最高批发价每千克仅为8元。现在,通过电商平台,我们的销售价格比传统市场每千克高出6元到8元,这全靠小龚的帮助。”此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联系龚羿嘉,寻求合作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胜镇电商服务中心的合作农户数量从最初的几户增长到了100多户。他们的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罗盘山贡米、罗盘山生姜、罗盘山黑猪肉、松花皮蛋、柠檬、李子、蜂蜜、土公鸡等,共计30余种农产品。

无疑,农产品电子商务相较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以其便捷的购物体验、精准的市场细分以及显著的时间节约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这一行业快速成长和繁荣的背后,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商品的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的缺失,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产品标识的不规范,更是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和不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羿嘉农产品展销会上向市民介绍农产品

面对这些挑战,龚羿嘉深感责任重大,他认识到,要想让更多的农产品种类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龚羿嘉构想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创建统一的包装设计和品牌标识,以此来提升土特产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他相信,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龚羿嘉成功吸引了包括周边青年党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在内的20名青年才俊,共同注册成立了重庆市潼南区青竹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青荟”。自公司成立以来,龚羿嘉引领这群年轻人创建了三个农特产品销售直播间和一个物流中转仓储站。他们还在抖音平台上注册了“乡村学长”这一自媒体账号,通过制作短视频和直播,生动再现了农户水稻插秧、生姜采挖、黑猪肉加工等劳动场景。随后,他们将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并成功销售到国内外市场。

在电商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龚羿嘉积极寻求突破。在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不仅多次参与了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电商运营新知识,还带领团队定期前往潼南区电商产业园、铜梁区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等地,深入学习和交流短视频制作、剪辑和直播等关键技能。在空余时间,龚羿嘉还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与责任感,与“红岩党员·马掌铁”志愿服务队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及时协助群众收割和晾晒麦子、稻谷,并帮助销售李子、桃子等农产品超过5000千克,收购稻谷15000千克,有效解决了群众面临的紧急问题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产品展示区一角

采访中,记者得知龚羿嘉不仅带领周边养殖和种植大户的大力发展水稻、生姜、黑猪以及柠檬等产业,还帮助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增收。公司每年在用工方面的支出15万元。

陈廷干是“新青荟”组织的一员,也是一位退役军人。在前几年退役后,他返回家乡寻求就业机会,但始终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2023年,在龚羿嘉的邀请下,他加入了“新青荟”,目前担任公司的后勤主管,负责管理农产品的入库、配送等事务。他每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非常感谢龚总让我加入到农村电商的行列中。现在,我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并且能够照顾家人,这对我来说非常满足。未来,我将与团队一起努力,扎根乡村,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村电商产业。”陈廷干一边打包发货,一边满怀感激地向记者诉说。

以汗水浇灌希望,不负韶华。以心灵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对龚羿嘉而言,在农村这片广袤的舞台上实现青春的价值,是他最大的梦想。如今,龚羿嘉不仅荣获潼南区新胜镇石桥村“本土人才”的称号,还被潼南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潼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特聘为“钟峰村乡村CEO”。

“我们即将推出智慧农业认养小程序,该程序将通过罗盘山黑猪的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的透明化,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追求。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推出贡米米酒、黑猪腊肉等产品。我们将规范从收购、加工到品牌塑造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放心的‘菜篮子’‘肉铺子’和‘果园子’。”

《农家科技》(2024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