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健康知识传播、全面提升民众健康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协同CHTV新媒体传播委员会日前启动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科普传播工程”。“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本周向您介绍第42条: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在身体出现不适时,你是否会陷入迷茫与纠结?是选择依赖网络上众说纷纭的信息进行自我诊断,还是在慌乱中匆忙奔向大医院,却因毫无准备而在医院里四处奔波、不知所措?这些不恰当的反应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治疗的难度。
科学就医是我们对自身健康负责的首要且关键的一步。它并非仅仅意味着前往医院看病,而是涵盖了从对疾病的认知、就医时机的把握,到治疗过程中的配合以及对诊疗结果的正确对待等一系列环节。通过科学就医,我们能够精准且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因错误决策而延误病情,为健康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
及时就诊:抓住治疗黄金期
在生活中,我们常因忽视小病而延误治疗的例子并不少见。有患者感冒后未及时就医,认为只是小毛病,拖了几天后竟引发了肺炎;还有人感觉身体乏力、腹部不适,却迟迟不去检查,最终被确诊为严重的肝病。这些情况都警示着我们,及时就诊是何等重要。
对于一些急性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等,时间就是生命。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染病更是如此,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愈率,还能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
及时就诊不仅能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危害,还能节约看病的花费。生病后选择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就医,遵从分级诊疗,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这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建立完善的医疗资源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资源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遵医嘱治疗:信任专业的力量
医生是经过多年专业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医疗专家,会依据丰富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以及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康复路线,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因缺乏对医嘱的重视或对疾病的错误认知,自行增减药量、提前停药或不按时复查。这种不遵医嘱的行为可能会引发诸多严重后果。比如,有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时,因症状稍有缓解便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还有心脏手术后的患者,擅自减少抗凝药的药量,结果引发小肠血肿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生命垂危。
遵医嘱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严格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以确保药物在体内发挥稳定的治疗作用。定期复查也是关键,医生可通过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需依据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如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盐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理性对待诊疗:理解与沟通
在就医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对诊疗结果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医生一定能药到病除。但医学并非万能,它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就拿癌症晚期来说,由于癌细胞的广泛转移,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目前的医疗技术往往难以实现完全治愈。尽管医生会尽全力采取各种治疗手段来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痛苦,但治愈的希望仍然较为渺茫。
当患者对诊疗结果有异议时,切不可冲动行事,而应通过正规渠道与医生进行理性的沟通。首先,要心平气和地与主治医生交流,详细了解诊疗过程和依据,也许是因为自身对医学知识的欠缺而产生了误解。若与医生沟通后仍有疑虑,可以申请医疗鉴定,由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对诊疗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如果认为医护人员存在过失,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患者应始终保持冷静,避免采取扰乱医疗秩序或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冲动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触犯法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科学就医,健康同行
科学就医是我们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以及理性对待诊疗结果,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守护我们健康的坚实防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努力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将科学就医的理念融入每一次的就医行为中。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地向身边的家人、朋友传播科学就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就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疾病时从容不迫,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科学就医的理念照亮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一路同行。
科学就医的实践建议:
- 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 利用预约挂号系统,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减少在医院的等待时间。
- 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积极询问治疗方案的依据和可能的副作用。
- 遵循医嘱,按时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身体变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