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相关问题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
裴晓菲表示,不久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大会达成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气候融资安排。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本次会议,丁薛祥副总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出席峰会并讲话,表明立场主张、宣示政策行动,在当前动荡形势下为国际社会和多边进程注入更多确定性。丁薛祥副总理还出席了“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等活动,有力团结了全球南方。
裴晓菲介绍,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全面深入参与各项议题磋商,耐心细致做好各方工作,推动聚同化异,为大会成果的达成发挥了建设性引领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方代表团还设立“中国角”,举办了50场边会和10场专题展,共有5.5万人参加,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了节约环保,此次“中国角”使用了可回收瓦楞纸拼装桌椅、垃圾桶,和稻壳制作的水杯,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这些桌椅和水杯成为网红,吸引众多外宾外媒前来“打卡”。
中国政府的努力和付出受到主席国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他关注到了这期间一些媒体的援引报道,例如,COP29首席执行官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力”;C报道称“中国是会场唯一的积极因素”;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中国为‘气候救星’”。
BB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强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也呼吁发达国家发挥领导力,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额外的资金支持的义务,提高出资透明度,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来源:生态环境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8355187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