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22日,第十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一个延续了十年的品牌盛会,本届论坛聚焦于妇产科微创手术进展,邀请了国内外妇产科领域顶尖专家深入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手术演示、学术讲座、手术视频大赛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向业界交流传递最新的诊疗经验和前沿的专业进展,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论坛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协办。
原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狄文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汉林,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王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郭洪波等出席会议现场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主持。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郭洪波院长致辞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王颀致辞
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汉林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狄文教授致辞
原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一段纪念视频带领与会人员回顾了论坛走过的十年辉煌历程。十年,是一段历史的印记,见证了妇产科微创治疗领域的飞速发展。在珠江论坛上,大家看过无数开拓创新的手术演示,聆听一次次受益匪浅的授课讲解,感受到一场场生动精彩的病例解说。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果,为我国妇产科微创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筹备会议到规划议程,从懵懵懂懂到游刃有余,论坛组委会用智慧和力量,成功举办了十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期待未来继续为实现百年梦想,推动我国妇产科微创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妇科单孔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启动仪式、中国妇产领域超声人工智能“长缨计划”启动会。
主题:学者论道
曹泽毅教授:妇科肿瘤的手术原则
原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曹泽毅教授做专题报告
原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曹泽毅教授针对腹腔镜手术中实质性妇科肿瘤粉碎、卵巢囊肿穿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原则、妇科肿瘤的淋巴处理、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不良后果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针对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中使用举宫器的问题给出手术改进建议。同时,曹教授还介绍了对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及前瞻性临床研究进展,并强调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应考虑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等问题。
郎景和院士:我国保持适宜生育水平的战略与策略研究(医学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线上做专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阐述了我国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与我国保持适度生育水平的医学技术战略和策略。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育龄人口生育力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凸显。郎院士介绍了有关高龄生育、出生缺陷及促进生殖健康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强调要建立我国卵巢储备功能系统评估体系,加强对高龄妇女卵巢功能的保护,预防卵巢衰老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减少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等。
姚志彬教授:天使与魔鬼——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广东省医学会姚志彬教授做专题报告
广东省医学会姚志彬教授谈到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同“天使与魔鬼”般复杂多样,既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隐私和安全等问题。AI在医学中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包括疾病诊断与预测、个性化治疗、医疗决策支持、减轻医护人员的繁重劳动等。而数据隐私安全、伦理道德问题、技术依赖性、编辑和生产超级病毒等问题则是AI在医学中的负面影响与挑战。姚教授强调要通过加强数据保护、推动伦理规范、加强技术监管等措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公正和高效的医疗系统,让医学人工智能插上“天使”的翅膀,造福人类健康。
杜贤教授:以文载道,立德树人
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教授做专题报告
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教授阐述了出版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与育人重任。他指出,要以文化为基石,促进科学教育与国家发展相融合,通过文化的力量培育人才,以强化国家实力。杜贤教授强调,出版工作应紧密围绕大学的五大职能,积极推动新医科学科的建设。在构建高质量医药教材体系方面,他提出应致力于构筑高质量的医学教育体系,这一体系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满足国内重大需求、服务经济主战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初衷,打造具有学术原创性的精品教材,结合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新生态,构建新形态教材发展新格局。
主题:大咖论坛
狄文教授:临床医生如何做好高质量临床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做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对临床医生从事科研的初衷与目的进行了深入分析。他着重指出,临床医生应当兼顾“临床”与“科研”两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梳理了临床科研的基本思路:首先,应以临床热点为研究的出发点,确保科研工作具有实用性;其次,要紧跟国际科研动态,确保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再者,需加强实验室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最后,应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同时,临床研究须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意义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周灿权教授:解读《抗米勒管激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教授首先概述了抗米勒管激素(AMH)的定义,并从两性生殖管道发育、基因及受体缺陷等方面介绍了AMH生物学功能和病理作用。系统因素、性生理期与昼夜节律、妊娠、控制性超促排卵等是影响AMH检测的因素,其中年龄是影响AMH最主要的因素。随后,周教授还介绍了AMH在正常卵巢储备功能评估、预测绝经年龄、指导促排卵以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腺发育异常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何勉教授:高风险LSIL诊治及光动力手册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教授介绍了宫颈LSIL的高风险因素及管理。HPV16/18感染、持续性LSIL、细胞学ASC-H及HSIL、3型转化区等因素可以显著增加宫颈LSIL患者的HSIL+风险,在临床上应该更加被重视。基于个体化管理,光动力疗法可作为高风险LSIL优选干预方案。何教授通过阐述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优势特点,分享了光动力治疗高风险宫颈LSIL的案例。
陈淑琴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GnRH-a治疗的反向添加与联合调节理念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淑琴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淑琴教授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特点和诊疗现状。加强临床诊断,可以促进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导致的不良影响。手术彻底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灶是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复发的关键,最大化药物治疗成为内异症治疗的新理念。GnRH-a治疗可迅速降低雌激素水平,缩小病灶,但单纯GnRH-a治疗会降低患者依从性且复发率更高。为此,陈教授阐述了GnRH-a的反向添加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反向添加治疗的时机与注意事项。
主题:特邀演讲
王沂峰教授:我们这十年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做专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带大家回顾了过去十年间,历届妇产科微创治疗(MIGO)珠江论坛的盛况以及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的发展历程。王教授展示了自己在这十年中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手术成果,如外阴癌的系列研究、子宫移植手术、宫颈癌的保育治疗,以及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等。同时,王教授还介绍了自己所培养的杰出团队,并分享了其十年来主持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科研工作。
午间专题
杨立教授: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缝合体会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立教授做专题报告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立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关于缝合的宝贵经验。他首先介绍了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单孔腹腔镜手术所需使用的工具。随后,结合手术视频,杨教授讲解了单孔腹腔镜下的操作技巧,如内部交叉距离的控制、术野的有效暴露以及切口的选择等。他强调,缝合止血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采用药物止血、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和电凝止血等方法。此外,杨教授还详细讲解了棒球式缝合方法的具体操作要点,并提到了缝线选择的重要性。
主题:肿瘤研究前沿
吴小华教授:哪些临床研究正在改变宫颈癌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做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宫颈癌的治疗进行了深入论述:早期宫颈癌临床实践中的争议、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探索、一线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新局势,以及二线及以上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多样化治疗策略。吴教授总结了宫颈癌治疗格局的几大变迁要点:首先,免疫疗法正在逐步改变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实践;其次,免疫联合ADC治疗晚期宫颈癌已初见成效;最后,免疫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展开了积极探索。
何善阳教授:意外发现宫颈癌的腹腔镜治疗策略与技巧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做专题报告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对“意外发现宫颈癌”的定义、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在治疗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疾病的扩散范围及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何教授还阐述了宫旁广泛切除的优势,并指出RP手术的难点及技巧。此外,他还结合手术视频,分享了“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指出打开膀胱侧窝、分离膀胱阴道间隙是手术的要点。
杨海坤教授:弥漫性子宫粘膜下肌瘤保护生育力的手术
梅州市人民医院杨海坤教授做专题报告
梅州市人民医院杨海坤教授讲解了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特点及主要治疗方法。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HM)是一线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杨教授从HM治疗前评估、子宫粘膜下肌瘤STEPW分类、不同类型HM术式等方面进一步讲解了HM的相关临床问题。此外,杨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弥漫性子宫粘膜下肌瘤保护生育力的发病特点,并结合手术视频讲解了探查宫腔、彩超引导下子宫肌瘤钳夹术、肌瘤剔除后宫腔镜检查、彩超引导下放置宫腔球囊等操作步骤。
李力教授:宫颈癌治疗复发后处理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做专题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阐述了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并着重强调初次治疗的规范性对于减少复发至关重要。他指出,具体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取决于初始治疗方式、病灶的复发形式以及病变程度。目前,放射和靶向治疗在复发性宫颈癌的研究中已取得进展,证明这些方法可行、有效且安全。李教授还强调,治疗决策应综合考虑临床因素、解剖结构以及社会因素,确保治疗的全程设计和管理得到体现。
刘国炳教授:HPV感染与微生态失衡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刘国炳教授做专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刘国炳教授介绍了微生态环境与HPV感染及宫颈癌变之间的关联。他指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本质在于微生态的失衡。pH值的升高、优势菌的缺乏以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是促进HPV感染乃至诱发宫颈癌的关键所在。刘国炳教授还提到,局部非特异免疫的异常激活是HPV感染的根本原因。因此,重建正常的微生态环境,对于清除HPV的持续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所有HPV感染的女性,须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加以治疗。
主题:阴式手术进展
黄秀敏教授:早期低危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秀敏教授做专题报告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秀敏教授首先介绍了NCCN推荐的早期宫颈癌初始手术方式,详细阐述了广泛子宫/宫颈切除手术及其可能的并发症,并探讨了宫旁浸润的低危因素。结合相关数据分析,黄教授提到,ConCerv试验和SHAPE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早期低危宫颈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或单纯子宫切除具有可行性。然而,低危因素的制定和认定目前仍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提供证据。在早期低危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仍需要进行淋巴结状态评估。
宋磊教授:形形色色的尿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概述了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瘘的现状,并总结了尿瘘的主要种类。其中泌尿妇产科瘘最为常见,大多由妇产科手术导致。宋教授通过手术视频重点展示了尿道阴道瘘和输尿管膀胱阴道瘘的修补技术。他强调,术后若发现膀胱损伤,插入菌状导尿管效果显著,并分享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宋教授还详细讲解了术后膀胱瘘口的处理技巧,以及用离心法和向心法修补膀胱阴道瘘。此外,他还介绍了内漏引流液诊断与治疗输尿管瘘的方法,以及对于输尿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强调术后发现应尽早处理,不能等待。
汪希鹏教授: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与生育力保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做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CSD)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宫腔镜在CSD诊断中的应用、子宫腺肌症与CSD、重度腹壁粘连悬吊型CSD的诊治、首次修补手术失败CSD的挽救性诊治、子宫憩室与继发性不孕的研究进展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详细讲解了经阴道子宫憩室修补、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盆腔粘连CSD的治疗、前位子宫悬吊于腹壁的手术难点及首次修补手术失败CSD的挽救性诊治等。
陈春玲教授:盆底整体康复
北京善方医院陈春玲教授做专题报告
北京善方医院陈春玲教授详细讲解了盆底结构、阴道的支持系统,以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症状。陈教授强调,充分评估盆底功能是制定整体盆底康复治疗思路的基础,应着重于综合治疗疼痛、松弛和功能障碍。陈教授还介绍了盆底康复治疗的预期效果,并阐述了盆底康复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此外,她讲解了盆底缝合修复、植入支撑物和神经调控等手术治疗手段,并就综合治疗方案以及新兴的盆底康复技术等展开讨论。
主题:子宫肿瘤专题
陈晓军教授: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过去,现在和未来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晓军教授做专题报告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晓军教授结合研究数据展示并讲解了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LN)的示踪和切除方案、影响检出效能的因素、病理超分期方法以及SLN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子宫内膜癌ICG注射示踪SLN不导致急性或迟发性过敏或其他严重过敏反应。简化超分期方法可获得高诊断准确率,在低级别内膜样癌不伴肌层浸润患者中,可考虑省略超分期。对于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SLN是可接受的安全的手术分期方法。
滕银成教授: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问题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滕银成教授做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滕银成教授带大家回顾了淋巴结切除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相关争议问题。在探讨淋巴结清扫质量控制方面,滕教授详细阐述了淋巴结清扫范围、淋巴结切除标准、盆腔淋巴结的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发部位等关键问题。此外,滕教授还全面总结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优势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吕卫国教授:基于风险管理的HPV分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吕卫国教授做专题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吕卫国教授简要介绍了宫颈癌的概况、WHO宫颈癌筛查指南及中国筛查方案,以及当前宫颈癌筛查及分流的主要方案。随后吕教授分享了基于风险管理的HPV分型在筛查中的相关研究,包括HPV分型和宫颈病变即时风险(Oncalrity研究)、HPV分型在筛查和随访管理中的优势、HPV分型与宫颈病变累积风险(测序和分组分型)、HPV分型在非HPV16/18阳性人群中的分流价值和基于HPV部分分型的风险分层管理策略等。
刘继红教授:子宫肉瘤的淋巴结清扫——弊大于利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教授做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教授介绍了针对恶性纯间叶肿瘤、恶性混合性上皮和间叶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和手术治疗原则。子宫肉瘤的主要转移方式是血道转移和直接播散,淋巴结转移率低。刘教授结合多个研究数据阐述了子宫肉瘤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淋巴结清扫术的利弊。最后,刘教授强调腹腔镜手术+碎瘤或碎宫是错误的手术方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淋巴结清扫,无疑是雪上加霜。
主持人风采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马颖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付霞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庞战军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靳瑾教授、陈薪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颖教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曼玲教授
深圳市人民医院李明娥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彭冬仙教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黄神姣、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朱洪磊教授
精彩花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