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承办,重庆医科大学等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4年临床微生物免疫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感染与免疫:前沿进展与挑战”。大会立足临床、关注前沿,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围绕病原和宿主的相互作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新技术、治疗规范和策略等领域内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多学科同道提供了交流平台。

▋聚焦感染与免疫前沿成果 共话学科发展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吴玉章院士作了题为“Pre-existing Immunity & Immune Intervention”的学术报告。吴院士首先阐释了对免疫力的新见解,即生命的自稳力。随后吴院士从人体免疫力的解码、评估、干预和重建等方面展开报告,提出免疫力的重建程度决定了疾病的临床结果,疾病防治的本质是重塑预存免疫力。作为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的主要发起人,吴院士对计划的介绍涵盖免疫力评估、免疫力干预和免疫力重建等内容,并提出了通过优化抗原设计诱导更优免疫应答、挖掘最优预存免疫以及取用最优预存免疫,最终实现最优预存免疫精准使用的总体战略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华人眼科医师协会会长、温州医科大学张康教授以“AI赋能医疗健康创新发展”为题作学术报告。张康教授首先强调了高质量、大量标注的数据对于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医疗数据存在的多样性和标注不足的问题,以及算力需求的瓶颈问题。随后他介绍了AI在医疗诊断、治疗以及临床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并强调数据是其中的关键。最后,张教授介绍了利用迁移学习概念进行医疗数据的训练工作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已知网络上进行大数据训练,以解决高质量医疗数据不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带来了题为“新冠患者肺气道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特征”的报告。赵教授从机体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入了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肺部及外周免疫应答的特征。赵教授还对团队构建的临床队列和动物模型针对新冠患者肺气道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特征、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外周应答水平能否反映肺部区域应答情况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系统综合防治,实现2030WHO目标”。黄爱龙主任委员讲述了关于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目标的相关内容。他指出2030年乙型肝炎消除计划面临艰巨挑战,为实现目标,需通过预防性治疗降低感染率,控制乙型肝炎患者的增量和存量,提高患者治愈能力。在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策略上,黄爱龙主任委员介绍了乙型肝炎疫苗的发现、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当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的潜力和局限性。最后,他提出乙型肝炎防治的全球共识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武桂珍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生物安全保障与传染病的应对”。武教授首先讲述了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国间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博弈加剧。此外,武教授还提到我国面临抗生素滥用等生物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创新。她还提到了未来传染病的风险以及中国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应对能力。武教授指出,中国在生物安全领域已经建立了非常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科研布局,包括重大专项和科技研发等,为传染病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肿瘤和病毒感染中的‘细胞炎化’”。黎教授主要报告了关于细胞炎化现象及其与炎症、肿瘤关系的研究。黎教授团队发现肿瘤细胞前体存在过度且持续的炎症反应,探究了细胞内信号激活与肿瘤细胞及炎症细胞表现的关系,以及这些激活信号对恶性变化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从临床实验室角度看丙型肝炎筛查——以传染病为特色的综合医院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情况分析和问题探讨”。王教授在报告中讨论了丙型肝炎筛查的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强调了医生对精准检测手段的需求。她还提到丙型肝炎新的治疗药物和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虫媒病毒高效传播和感染的分子机制,并以寨卡病毒为例,分享了虫媒病毒暴发流行的病毒学和媒介因素,并最终提出环境共生菌在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中的治疗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以“大数据时代下的病原学研究”为题作报告。他表示,他和团队对广泛收集的人群、动物及环境样本进行了病原本体调查,挖掘与人相关或潜在的病原体,并进行下游病原学研究。他希望通过经典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分析出病原体规律,并预测可能引发下一次大流行的潜在病原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王权教授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的结构研究”为题作报告。他分享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亚病毒颗粒结构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发现了乙肝表面蛋白及其自组装体表现出的高度结构柔性,揭示了其在病毒粒子表面形成多样寡聚形态的分子基础。

正如黄爱龙主任委员所言,此次会议不仅丰富了与会者的理论知识、拓展了其研究思维,还启迪了未来学科的研究方向。他强调,会议为我国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待未来大家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供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