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岁末天寒,此时沿着中国红岭公路自驾,可以看到雾凇花开马鬃岭,排排雪浪闪银光,这里不仅是各地游客们追寻的“诗与远方”,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中国红岭公路马鬃岭段雾凇景观
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好政策,坐落于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脚下的大湾村,走上“交通+”发展道路,从一个无人问津的贫困山村到如今建成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正忙着办“村晚”的大湾村,热闹得让人忘却了严寒。
大湾村的山乡巨变只是十年间六安老区因路而兴的一个缩影。在这片红色皖西大地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阡陌纵横,串联的不止是村落与美景,更是百姓美好生活的愿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既畅通了老区群众出行的“微循环”,更打通了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大湾村与S447路景相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市交通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交通厅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提升乡村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水平,加快构建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六安老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X323杨万路
十年跋涉,一路硕果;十年耕耘,一路收获。
十年来,六安市累计投资约14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345公里、较大自然村工程2063公里、撤并建制村及窄路加宽工程5409公里、扩面延伸工程6470公里、提质改造工程236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628座、村道安全防护工程14358公里,路网结构不断改善,通达深度不断加强,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区道路快速连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S447古天路
截至2023年底,六安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491公里,位居全省第一,率先完成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四级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及以上示范县6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5个。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
“以前路不好的时候,去城里买东西,送孩子上学都是问题!”金安区孙岗镇的黄大妈说,“我女儿以前上学,每天要走七八里的黄泥巴路,晴天摩托车一过就尘土飞扬,一下雨就更寸步难行!现在到我孙女上学了,交通变好了,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校车也能直接停家门前,别提多方便了。”
▲S240茶毛路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投入,让贫困地区经济民生因路而兴。近年来,六安市交通运输局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品质、颜值、美誉度,建成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约3000公里。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运营线路总长7859公里,年客运量1.12亿人次,农村客运场站、运力、邮政网点三方资源有效盘活,“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站场运营模式全面铺开推广。
▲行驶在“四好农村路”上的城乡公交
陈泽申曾是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有名的脱贫户,近几年,他在政府的帮扶下开始养鸡养羊、种植中草药,还担任了村里的乡村道路专管员,日子越过越好,也越来越有奔头。他说,是村里一条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改变了他,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些路、回报交通人。像陈泽申一样的乡村道路专管员,在六安各地还有很多,“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引导、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更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参与者、受益者。
▲金寨县X316南汤路
市交通局坚持在管理机制上发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路长制,明确农村公路管理责任,切实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截至目前,六安市共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2318名,招募道路专管员4816名,深化“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治理,路容路貌和绿化美化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质量总体合格率由“十三五”末的77.4%提升至91.1%。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获国际道路联合会全球道路成就奖环保专项奖,3条农村公路获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成功创建省级品质示范路14条、228公里,数量和里程位居全省第一。
▲荣获安徽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的X209六龙路
一条条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依山而建,一道道村组路、搬迁路、致富路傍水绵延,为秀美的大别山区绘就最美振兴画卷。
以路编织产业振兴之经纬
X231仙长路(沙斑路口至楼房村段)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沙河乡,是当地重要的“旅游+产业+物流”通道。素有“全国第一灵芝之乡”美誉的沙河乡,种植灵芝的大户已有20余家,年产灵芝孢子粉高达70吨,灵芝深加工企业达到3家。2017年沙河乡建立了210亩的标准化灵芝基地,将灵芝孢子粉及深加工产品沿着X231仙长路成功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了全乡56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X231仙长路为沙河乡的灵芝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更多外地客商前来采购,灵芝产品也得以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真正为农民群众引来“活水源泉”。2024年,X231仙长路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X231仙长路
“我们这里路面好、弯道多、氧气足,不少外地机车手喜欢来此压弯,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就住在这里赏云海、观日出、拍视频。”白马尖森林旅舍民宿主人说。“在太阳乡,像这样的民宿还有好几家呢!花开半朵、水云间、山下云舍、善水雅居……”太阳乡党委宣传委员如数家珍。
如果说大别山国家风景道的建设打通了霍山县民宿发展的“任督”二脉,那么“四好农村路”则为其发展畅通了“微循环”。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如今形成了内畅外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农村路网体系,围绕“一镇一品”,打造独具霍山特色的山水风景线,为全县民宿多点开花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道路周边的农户兴办民宿、农家乐,纷纷成为民宿老板、管家、餐饮服务员、导游……吸纳就业劳动力1.1万名。部分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参与管理和分红,从打工人变成收租户,实现了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
▲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
近年来,市交通局大力推广“农村公路+”发展模式不断释放路衍经济潜力。结合“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等特色农业,辖区公路服务区、公路驿站等窗口展销特色农产品。围绕大别山国家旅游风景道沿线景区景点和集镇乡村,霍山县规划布点各类民宿70余家,涉及乡镇10余个,让“风景道”变身“民宿经济带”。2024年,霍山县荣获“全省十大皖美民宿集聚区”称号。
路让诗不必在远方……
“以前开车出游是为了赶路抵达目的地,现在的自驾乐趣在于一路都是景,这个时节运气好的话还能赶上看一场雾凇。”正驾游在中国红岭公路准备前往马鬃岭的游客张先生说道。金寨中国红岭公路由500里仙风道骨自驾线、红色征程主题线和马丁公路越野线三条线路组成,串联起全县旅游资源,被誉为“华东最美自驾游线路”。张先生和自驾发烧友们经常来这里游玩,远望青山秀水,沿途风光不断,令他们交口称赞:“六安的路不仅修得好,更是修得美,让我们一路都有好心情。”
▲金寨中国红岭公路
市交通运输局重点推进“风貌微更新、设施微改造、导视重打造、节点重梳理”的美丽公路创建,打造大别山美丽公路IP,实现以道增绿、以道筑景、以道融城,让美丽公路本身成为风景线,路景交融的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
▲屋脊山旁双车道
“原来我们屋脊山只有一条宽3米的水泥路可以通行,来这里的游客少之又少,随着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来屋脊山看日出、摄影采风的游客也多了,不少特色民宿深受游客喜爱,周末更是一房难求。”单龙寺镇相关负责人说,“道路干净、平整,道路两旁半山半水,景色宜人,从单龙寺收费站出来到这里只要15分钟车程,便利的交通让广大游客能更好地领略屋脊山的日出云海,更好地体验乡村生活。”
▲X209横望公路
近年来,市交通局抢抓“交旅融合,促进大别山区旅游发展”交通强国试点机遇,打造“1+N”大别山风景廊道体系,构建快进、慢游两张路网,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交旅融合精品线路12条,X324梅汤路、X316南汤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金寨中国红岭公路、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荣膺“十大长三角自驾游推荐线路”。2024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6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21.6%。
出门走上柏油路,抬脚迈上公交车
“以前从县城回乡里还要在路边等车,有时候还不一定坐到,现在方便多了,手机上还能看啥时候来,像我们这些老人,还能免费坐哩。”正在等候六安城乡公交的李奶奶高兴地说道。十年来,舒城县始终坚持“财政兜底、民生普惠、城乡一体”的理念,乘车只要一块钱。
▲“宝妈专线”接送宝妈上下班
近年来,市交通局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联网联通,落实农村公交和城市公交体系建设一体推进,加快公交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全市7个县区、130个乡镇、1782个建制村公交通达全覆盖,运营线路总长7859公里,年客运量达1.12亿人次,惠及群众437.9万人,全域公交“舒城经验”写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先后开辟“703生命线”“菜农公交”“宝妈专线”18条,为特殊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菜农”公交上洋溢着幸福笑脸的乘客
全域公交网的建立,让“城乡公交+快递运输”一体化运营和“公交帮你带”模式成为现实,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收寄快递“不出村”。市交通局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动邮政快递业提质增效,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寄递服务,有效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累计建成运营大型物流场站2家、县级物流中心9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30个、村级“邮乐购”站点1920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25条,乡镇快递网点、建制村直接通邮覆盖率达100%,推动农村物流进一步发展,拓宽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路。2023年,全市茶叶产品相关的快递业务量达1355.69万件,业务收入8262.78万元;菌药产品相关的快递业务量达1230.33万件,业务收入8024.36万元,支持农产品销售额达20.3亿元。金寨县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经验做法被央视《焦点访谈》和《改革内参》作为正面典型报道、推广。舒城县“交商邮快跨界合作 共享邮路”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金寨县寄递公共配送中心
随着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双向运输服务通道的进一步打通,老区人民有了新的生活理念,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四好农村路”让“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从蓝图变成实景。
▲交邮专线驾驶员帮助邮政网点人员将快递卸车
十年蝶变,“六”路生花。“四好农村路”建设,让乡村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打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梗阻,提升了农村的“造血能力”,构成了独具魅力的路衍经济,形成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双向通道。一条条农村公路化作风景线,串联山水林田河、城镇乡村景,成为一条条有颜值又有产值的共同富裕路。
▲霍邱县2024年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
十年发展,日新月异;十年变化,沧海桑田。
市交通局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思路,把高品质、高颜值、高美誉度贯穿“四好农村路”建设始终,坚持深入推进“客、货、邮、旅”四网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突出单位创建成果,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新三通”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努力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六安老区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名片。
来源:六安市交通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