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下午,我所成功举办了以“专属于你的冬日限定”为主题的冬日咖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围绕韩怀宗先生的《精品咖啡学总篇论》展开,由我所高级合伙人、重整重组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啸律师担任主讲嘉宾,我所合伙人王施珏律师、专职律师王奕阳以及智仁义乌分所金丽英律师作为分享嘉宾,多名智仁咖啡爱好者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旨在为智仁家人们提供一片宁静的空间,让生活兴趣融入到工作之中,得以片刻放松,同时促进跨领域的交流,将法律与咖啡文化的交融。
周律师分享了关于咖啡的主题——“漫谈咖啡三性”。他从自己喜欢的咖啡入手,结合了《精品咖啡学》这本书的内容,探讨了咖啡市场的火爆和行业的庞大链条。周律师注意到中国咖啡市场有很大的潜力,但相关的法律服务市场尚未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接着,他介绍了咖啡的浪潮,从第一波雀巢、麦斯威尔的速溶咖啡,到第二波星巴克的爆发,再到第三波精品咖啡的兴起,以及第四波咖啡浪潮的新趋势。他强调了精品咖啡与商业咖啡的区别,并指出咖啡具有农产品属性、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随后,他详细讲解了咖啡作为农产品的属性和其种植、处理过程,以及咖啡的起源、传播和交易模式。
周律师进一步分享了咖啡的文化属性和品鉴方法。他提到咖啡起源于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并以土耳其咖啡为例,介绍了传统的咖啡饮用方式。在咖啡品鉴方面,他提到了SCA的评分表和风味轮,用于评估咖啡的香气、味道等方面。SCA评分表将咖啡分为干香和湿香两个阶段进行品鉴,并从酸甜苦咸鲜五个角度进行打分。风味轮则用于描述咖啡的具体风味,从笼统的味道到具体的风味都有详细的列举。最后,周律师回归到《精品咖啡学》这本书,介绍了其上下两篇的内容和结构,并鼓励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实物篇,了解更多咖啡的实操知识。
随后,金丽英律师分享了她个人的咖啡之旅与阅读咖啡相关书籍的心得。作为一名咖啡新手,她通过这本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她的分享涵盖了三个方面:个人的咖啡饮用历史、中国咖啡的发展历程、咖啡文化与茶文化的差异,以及她对书中提及的麝香猫咖啡(又称猫屎咖啡)的浓厚兴趣。她也认识到茶与咖啡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文化——茶温婉含蓄,咖啡则热情奔放。两者都是社交的重要媒介。她以读书感悟收尾,认为读书就像吃饭,总有一些知识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每读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触动心灵,便是巨大的收获。
接下来,王施珏律师现场亲自示范咖啡制作过程,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她概述了咖啡口味偏好在咖啡浪潮中的变迁,从追求酸苦平衡到逐渐青睐甜味风味。接着,她介绍了磨豆机和手磨的原理,以及研磨粗细对咖啡萃取的影响。她分享了日常手冲咖啡的豆子用量、粉水比例,并解释了冷萃咖啡为何浓度较高的原因。在冲泡过程中,她详细讲解了不同滤纸和滤杯的使用,以及萃取时间的控制,还探讨了咖啡发酵方式的多样性。此外,她还介绍了不同咖啡杯的特点和用途,以及摩卡壶的原理和使用技巧。品尝咖啡时,她讨论了水的酸碱度和矿物质含量对萃取风味的影响。最后,她提及了咖啡与茶、红酒的共通之处,以及咖啡制作装备的奢华特性。随着她的发言结束,一杯香浓的咖啡恰好完成冲泡,众人随即进行了现场品鉴,深感新奇。
最终,王奕阳律师分享了他的观点,指出品鉴咖啡主要基于五大方面:首先是气味,包括干香(咖啡豆未冲泡前的香气)和湿香(冲泡后咖啡液及过滤后咖啡渣的气味)。他强调,品鉴时所说的味道并非字面意思,例如“甜”并非指加糖的甜味,而是一种甜感。其次是风味,可能包含如巧克力、饼干等香料的味道,或是水果的酸味,这些酸味与其他酸味有所不同,成为评价咖啡的一个重要维度。第三个角度是醇厚度,类似于牛奶与水的对比,牛奶的厚重感即表示醇厚度较高。第四个是余韵,即咖啡喝下去后的回味,如某些咖啡喝完会有茶或蓝莓的回甘。他总结道,随着品鉴咖啡经验的积累,人们能越来越敏锐地感知到不同咖啡豆与冲泡技巧所带来的细微差别,咖啡所带来的变化仍在不断演进。他期望每个人都能在品鉴咖啡的过程中,也能品味出生活的韵味。
分享会结束后,嘉宾们亲自示范手冲咖啡并逐一品鉴,相互间交流着各自的品鉴心得。参会的律师们反响热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对咖啡的理论知识,还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更在互动交流中实现了自我提升。
此次读书会为忙碌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抹宁静的色彩,它搭建了一个以书为媒、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平台,让大家在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智仁律师始终致力于促进律师间的深入交流,期望每位成员都能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断成长,收获满满的知识与经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