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个生意人,有人突然对你说:

“我免费把店面租给你,还给你提供运营资金,只要你能把生意做好就行。”

你会不会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

2018年的上海市,就真的干了这么一件事。

为了支持特斯拉,不仅让它1折拿地,还额外送上185亿的低息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网上几乎骂声一片。

因为在网友看来:

“自主品牌还没扶起来呢,就对外资公司给出这种天大的优惠,简直疯了吧?”

可时间最能说明问题。

6年过去了,再回头看这场赌局,恐怕连当年那些最爱骂的人都要感慨一句:原来自己太短视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到底获得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乌鸦君,今天继续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聊聊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赚到钱了”。

因为这6年下来,特斯拉的生意可以说越做越大,光“税收”这一块,上海市就赚得盆满钵满。

的确,这一方面,上海市的确没亏。

因为按照之前的协定,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每年向中国缴纳不少于22.3亿元人民币的税款。

而实际上,特斯拉在2023年,就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一纳税指标,达到了23.3亿元人民币。

考虑到特斯拉还在快速扩张,销量和产能都在稳步提升,未来的纳税额度只会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还只是“狭义上的收入”——也就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数字。

从广义上看,特斯拉带来的收益更为惊人。

因为造车这件事,根本不是特斯拉一家公司能搞定的,还得靠一整条供应链的协同。

说白了,特斯拉发展得越好,这些上下游的企业也会跟着赚钱,提供更多的税收。

别小瞧这一点,要知道在和上海市的协定中,要求了特斯拉的零部件100%本土化。

虽然受制于供应商的能力,目前的本土化率还只有95%,但已经养活了很多供应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特斯拉的成长也带来电车产业的崛起。

说到底,提到电车制造,特斯拉就是标杆。

在特斯拉没有入华以前,我们就像盲人摸象,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高质量”的电车。

但特斯拉入华以后,中国的电车产业直接迎来了大爆发。

因为你特斯拉能用的供应商,我也能用;你特斯拉的经验,我也可以复制了!

摸着特斯拉,所以“蔚小理“”这样的企业,成长的特别迅速——现在都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巨头一较高下了。

不仅如此,很多优质的供应商甚至实现了飞跃,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厂家。

譬如拓普集团,为特斯拉Model3提供轻量化铝合金底盘结构件,确保车辆的轻量化和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花智控,为特斯拉Model 3提供电池热管理、电机热管理、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零部件;

宁德时代这样的厂家,更是因为电车市场的爆发,成为电池市场的无冕之王——压得欧美的厂家喘不过气来了。

试想,要是没有特斯拉的入华,会有这样的大好局势吗?

可以肯定地说,肯定没这么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不容忽视的是,这个过程中带来了很多技术和人才。

说白了,特斯拉入华,不仅是一个工厂的落地,更是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入。

从制造工艺到智能化研发,特斯拉对行业标准的重新定义,让国内企业不仅能“抄作业”,还在合作中学到了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

像生产流程中的柔性制造体系、智能化检测技术、供应链的高效协同,这些在特斯拉的推动下,成为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新标配。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本土人才也得到了锻炼。

毕竟,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吸纳了大批国内的工程师、研发人员、管理人员。

让他们在参与全球顶级项目的同时,掌握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人有的继续留在特斯拉体系中深耕,有的则跳槽到国内车企。

甚至还有人带着经验和资源出来创业,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从当初的骂声一片到如今的共识达成,特斯拉入华的这场“豪赌”,用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

这不仅是税收、供应链、技术和人才的收获,更是上海战略眼光的胜利。

正是这一决定,助推了中国电车产业,从跟随到超越的蜕变。

而当我们驾驶着越来越先进的国产电动车时,或许也该为这笔投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