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获悉,12月24日晚,硅料巨头新特能源(HK:01799)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发行A股,向上交所提交撤回建议发行A股的申请,并已获上交所同意。

同日,新特能源控股股东特变电工(SH:600089)也通过公告表示,新特能源是基于目前所处行业状况,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终止A股发行上市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1年初筹划A股上市,到此次撤回发行申请,不仅意味着新特能源四年努力付诸东流,也意味着其在亏损14亿元后,一扇融资输血之门随之关闭。

筹划四年,“回A”梦碎

在国内,新特能源与通威股份(SH:600438)、协鑫科技(HK:03800)、大全能源(SH:688303)并称四大硅料龙头,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研发、生产和销售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2015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2020年底,硅料价格开始一路疯涨,新特能源也有了扩产想法。要扩产首先需要充足的资金,于是在2021年1月,新特能源披露了在A股上市的计划,开始筹备“回A”之路,期望通过“A+H”两地上市,进一步打开融资渠道,进行产能扩张。

2022年3月,新特能源董事会审议通过了A股发行方案,不久获得上交所受理。2023年9月,新特能源主板IPO获得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彼时,新特能源“回A”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不少机构也对新特能源“回A”抱有极高预期,预计其顺利过会后,有望在2023年底完成上市。

然而,就在市场一致看好时,新特能源在2023年12月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后,再无动态更新。

直到今年12月24日,新特能源一纸撤回IPO的公告,宣告“回A”梦彻底破碎。

由盈转亏,新特能源开始失血

2022年3月,新特能源披露A股上市方案的同时,还披露了一个募资计划:拟募资88亿元,计划建设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

目前,该项目一期10万吨项目已于2023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则没有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期项目使用的是新特能源的自有资金,这一举措无疑对新特能源产生经营风险。而“回A”计划的终止,为新特能源关上了一扇重要的融资之门。

不仅如此,融资之门的关闭,对此时已处于亏损状态的新特能源来说更是雪上添霜。

对硅料企业而言,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多晶硅价格在这一年里经历了巨大涨幅,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极高的回报: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全年盈利合计高达741亿元,前三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20%,新特能源同比增长168%。

但是在2022年最后两个月,多晶硅价格开始“雪崩”,跌幅超过20%。进入2023年,多晶硅价格虽有短期上扬,但整体仍处于大跌之势,年内跌幅超过75%。

受此影响,在2023年,硅料企业业绩突遭滑铁卢,“好日子”彻底终结,新特能源净利润下滑67%。进入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跌破现金流,新特能源也由盈转亏,前三季度净亏损已达14亿元。

前不久,特变电工将间接控股的孙公司准东能源49%的股权转让给新特能源,转让价为15.08亿元,该交易不排除是为陷入亏损的新特能源“续命”的可能(参见此前文章《累亏14亿的硅料老厂买入火电厂,资产整合为哪般?》)。

减产在即,打响利润保卫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硅料价格一路猛涨之时,多晶硅厂商也开始加速扩产,致使硅料产量激增。但随着终端光伏装机增长放缓,供需出现不平衡,产能严重过剩,影响多晶硅厂商的利润。如何增强盈利能力成为包括新特能源在内的多晶硅厂商的当务之急。

近日,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公布了减产控产计划。两家公司均认为,检修、减产有助于减少经营亏损。

12月24日,通威股份透露,旗下永祥股份逐步安排其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大全能源亦在公告中称,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的多晶硅产能,分别为90万吨、50万吨、30.5万吨和30万吨。

根据最近消息,协鑫科技与新特能源也已开始着手控产减产,只是目前暂未公告。这一趋势将对多晶硅供需关系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新特能源等硅料企业改善业绩提供了支撑。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