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啦,转眼又到了吃生蚝的季节,这个季节的生蚝非常肥美,饱满的蚝肉,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对于生蚝爱好者来说别提多满足了~
生蚝的花样吃法
对于很多不是居住在沿海城市的小伙伴而言,可能第一次认识生蚝,是通过一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两位先生在请两位女士吃生蚝,女士们用精致的手帕托着生蚝的壳,嘴稍微前伸,轻快地把蚝肉和汁水吸进嘴里。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会给生蚝挤点柠檬汁或者加一些酱料后,进行生食,但这种食用方法有一定的风险,可生食的生蚝对于养殖地的水质和运输的要求都比较高,否则就有可能“喜”提窜稀甚至进医院。
所以生蚝最常见的做法,还是熟食,通过蒸、煎、炸、烤等方式进行烹饪,不仅能达到灭菌的效果,煮出来的生蚝同样营养美味。
在千年蚝乡——深圳宝安·沙井,生蚝还有另外的做法。人们挑选出生长时间超过3年的生蚝,开壳取肉,通过清洗、翻晒等方式,晾晒数日后去除三成水分,肥美的蚝肉便化身为金灿灿的金蚝,美名远扬。
不一样的生蚝——脊牡蛎
生蚝是生活中人们对双壳纲-牡蛎科的贝类的统称,平时大家吃的生蚝,一般以近江牡蛎、长牡蛎(又称太平洋牡蛎)居多,只要用一把小小的蚝刀撬开它们平平无奇的双壳,就能享受美味。
并不是所有的生蚝都能当做经济贝类养来吃,比如脊牡蛎,但上帝给它关上了一道门便会为它打开一扇窗,虽然食用价值不大,但在生蚝届,脊牡蛎的颜值算是比较高的。
脊牡蛎,因其独特的外形,又被人们称为鸡冠牡蛎或者锯齿牡蛎,拉丁文学名Lopha cristagalli(Linnaeus, 1758),英文俗名Cock’s Comb Oyster,直译成中文便是鸡冠牡蛎,拉丁文学名中的种名cristagalli也是“鸡冠”之意。
在海中生活时,有时候它们的壳表会附着一些不同颜色的海绵,如果壳表附着的海绵刚好又是红色,你就说它像不像鸡冠吧。
壳表附着红色海绵的脊牡蛎(图︱Inaturalist·jeanpaulboerekamps)
当把脊牡蛎壳表的附着物都清理干净之后,我们方可见到它的真容。它壳表真正的颜色为灰紫色,并有细小的蠕虫状突起,这个颗粒感,还真别说,离鸡冠又进一步了。
脊牡蛎的壳长一般在75-200mm左右,具有大约4-8个大而锋利的褶皱,壳边缘很深,呈“V”字型,两壳互锁。“V”字型的边缘有助于它调整双壳和阻止天敌捕食,毕竟这个壳天生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让人不知道从哪儿下口。
这个策略或许能难住它的天敌,但难不住聪明的人类,既然“生人勿近”,那直接把它煮熟……在西太平洋地区,脊牡蛎确实被人们捞来食用,只不过呢,由于两壳大面积的褶皱,壳内的空间很小,肉自然也不多,这也就是文章前几段说它不能当经济贝类养来吃的原因。
毕竟费劲心力耗费大量的成本,养到跟其他生蚝同等大小之后,开壳一看,一丢丢肉,再看看别的种类的生蚝,个大饱满,相比之下养殖脊牡蛎实在是不划算。
对于自然收藏者尤其是贝类爱好者来说,它奇形怪状的双壳,远比那一丁点蚝肉更有魅力。
跟其他生蚝一样,脊牡蛎也是滤食性贝类,它们没有足丝,外套膜分泌特殊的粘液,将壳固着在珊瑚和岩石等硬基质上生活,通常壳表会附着一些海绵、海鞘、海葵甚至珊瑚等海洋生物。
这只脊牡蛎壳表不仅长有海绵,还有海葵(图︱Inaturalist·christophermark)
脊牡蛎广布于印度-太平洋,栖息的环境水深深度达5-30m,平时赶海我们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喜欢潜水的小伙伴可能曾经发现过它们。
脊牡蛎和砗磲的区别
有时候乍一眼看过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脊牡蛎误认为是“牢底坐穿贝”——砗磲,但是通过二者不同的形态特征,还是能将它们区分开的。
脊牡蛎双壳边缘呈“V”字型,而且棱角分明,“拐角处”非常尖锐。砗磲双壳边缘则呈波浪形,“拐角处”相比脊牡蛎要平缓得多,而且砗磲壳表基本都有隆起的放射肋,部分种类,如鳞砗磲、长砗磲等,放射肋上还有非常明显的鳞片状突起。
鳞砗磲,壳表放射肋上有很明显的鳞片状突起(图︱Inaturalist·quokka2)
而且,砗磲的外套膜上有虫黄藻共生,并依靠虫黄藻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为自己补充能量。活体状态下,当砗磲张开双壳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五彩斑斓的外套膜,外套膜上还有宽大的进/排水孔。
砗磲的外套膜因为有共生的虫黄藻而变得五彩斑斓,这是番红砗磲(图︱Inaturalist · soenkebonde)
资料参考:《贝壳博物馆》、《中国海产双壳贝类图志》等,图片来源均已在文中标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