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说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莫言

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足以证明他的实力,然而为什么语文课本从不选录这位大拿的作品呢?

莫言于1955年2月17日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出生,原名管谟业。莫言少时正值中国近代史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殍遍地,这在莫言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莫言的成名与他自身的积累是离不开的,自小就爱看书,后来从事农业劳动,对农民生活有了较深了解,参军后的军旅生活也为他的成功做下了铺垫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到现在已经七年了,这七年他并没有任何一篇作品被选中作为语文课本内的文章,缘何?大部分人、无论是何种文化程度的人在看过莫言的文章后的第一感受大都是:粗俗或是低俗。文中的许多描写和遣词造句都充斥着低俗的情节和粗俗的字眼,这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包括其中的许多暴力血腥的情节,甚至令无法接受的人作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代表莫言作品中的思想深度不够,也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文学性,否则他并不可能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第一人,他的写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瑞典文学院对他的高度评价以及许多世界顶尖文学大师评他的作品为“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大作”这充分说明了他的能力是足够充分的。莫言在文章中对社会思想的深度和分析是毋庸置疑的,他无法进入语文课本,参与基础语文教育的更多原因在于莫言文章中的导向思想和作品思想的不统一。

莫言的文章和写作风格极具个人特色,但是对于青少年甚至是儿童而言,先是从他的题目就不太被青少年和儿童所理解,甚至是引起青少年和儿童的猎奇心理,显然这不利于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莫言作品的特点,大多在于他的生活中,和路遥的切入点是相同的,来源于生活和实际,以自己经历过的旧社会的现实来进行批判,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灰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粗俗字眼低俗情节大多是尤其特殊的讽刺和批判意义的,这种写法无疑是非常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极为博人眼球的,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剑走偏锋了,但是很显然,这并不适合作为处于懵懂期的孩子的阅读书籍,这会提前让孩子接触到太多的非积极向上的思乡情绪,社会的阴暗面过早的摆在孩子面前,极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点便是,使用粗俗的词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但是过度的粗俗语言,有可能会使得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是使他成功的一点,也是让他备受非议的、无法忽视的原因之一:过度使用大量粗俗字眼、大量描写低俗情节,这使得小说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批判意义。

莫言虽然写的是乡村,但他笔下的村庄几乎都是与美好祥和毫无关联的“另类村庄”,他所描写的全都是社会最阴暗、丑恶、不堪的一面。如果说作为社会主流,我们需要的是“审美”,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社会阳光面,那么莫言的切入口就是“审丑”。甚至种说法,不少人都十分认同:他们认为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文学奖,正是因为外国人想看中国人的丑态。这个理由听着有些荒谬无力,实际上,莫言对中国人的丑态揭露的过于彻底,扯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接受语文教育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确实不应该只看到社会的明面,更应该懂得社会的多面性,但是看到社会的另一个层面并不能从莫言入手,他们也许会因为过早接触到这种文学作品而误入歧途。这也是为什么不将莫言作品选入语文课本的原因之一:还未学会何是美,便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丑恶,这十分容易让人愤世嫉俗,显而易见这并不适合身心皆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塑造,因此他的作品也就不会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了。

莫言作品中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和讽刺的确是不适合懵懂期的孩子的,但不被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更多的原因,是在于莫言文章中的灰暗。

比如莫言十分出名的一部作品《丰乳肥臀》中,所提到的上官鲁氏。在旧社会中,重男轻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女人生了九个孩子,却只有一个儿子,女人的地位可想而知,而这个儿子到了18岁竟然还在吃奶,由此可知,旧社会是多么的混乱无序、黑暗且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以描写旧社会的丑态进而对恶劣行径进行批判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当以鲁迅为代表。鲁迅的《孔乙己》、《祝福》、《药》等都曾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这让人不禁感到疑惑,为何同是批判旧社会的黑暗恶劣,鲁迅的文章却能被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和鲁迅一样,都是对旧社会的恶行陋习进行批判的人。而鲁迅在对旧社会进行批判的时候,更为冷静,更为具有理性,偶尔还可以在鲁迅对黑暗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找寻到黑暗中的光明,汗液中的温暖,嗅到人情味的柔情。反观莫言,则是将社会的阴暗面完完全全的扒开,揭露在人们的面前,毫不介意的使用低俗污秽的字眼,这是孩子们所无法接受的。

但这些仅仅是他不被选录进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理由罢了,无法否认的是,莫言的的确确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有人说他低俗不堪,无法入眼,然,作家往往就是以自己的文字作为表现方式来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或者说在作品内所想传达的思想。

遗憾的是,这显然于大众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思想所背道而驰,并非是说不敢给未成年人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更非“讳疾忌医”,读过莫言作品的人都清楚,他的笔下几乎不存在“美好”,更多的是社会的阴暗、丑陋、黑暗以及混乱,毫不保留展现社会最为丑恶的一面,这使得莫言的作品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性和思想性上,都不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评判并非扭曲,揭露更多是为了改变。如果单纯因低俗来控诉低俗,批判代替建议,这无疑是无法对人们起到促进作用的。莫言的《丰乳肥臀》批判、反对的是一种极端男权社会思想,甚至还隐隐包括着计划生育这一类的问题。《红高粱》则是对战争与封建社会的反思。很明显,反思力度的确大,但是这些话题都与生活相隔甚远,普通青少年十几年的阅历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来理解这些问题。盲目看待莫言作品,在不恰当的时机将他的作品放入语文课本,这对心智尚未健全和青少年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暂且把其他因素抛至一边不谈,莫言作品中所传达的批判与反思的初心是极为值得重视的,这种重视是不分年龄阶段的。其次,莫言的创作能力更是毋庸置疑,每个作品都各有侧重,批判旧社会,引起人们的反思的出发点是极好的。

世间没有极端的好或是坏的分界线,或者称为标准,莫言的作品更多的是引起人的深思,借用莫言所说过的一段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