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矛盾:又相信又不相信》河北新闻网
2.《1958年:毛泽东的信心与疑心》党史博采
这是毛主席态度最“难以捉摸”的一次!
明明是国家主席,人尽皆知的英明领袖,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变卦”!
1958年1月1日,为了鼓励跃进运动,毛主席对“多快好省”的元旦社论,大加赞赏!
甚至不惜批刘批周,也要为跃进运动“铺平道路”,可短短几个月之后,毛主席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不仅第一个吹响哨声,甚至还将“我不相信”挂在嘴边!
在短短数月之内,毛主席的态度竟如同风中柳絮,忽左忽右,变化无常,甚至不惜自相矛盾,也要对群众的热情之火浇上一盆冷水。
要知道,毛主席一向反对打击群众积极性,而这次毛主席不惜触犯大忌,态度也要“忽左忽右”,那么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这一切的背后,或许还要从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说起!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以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为首的中央领导人,看到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巨大能量。
大家一致认为,新兴的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建设高潮,中国有能力在最快的时间内,缩短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正是在这种信心之下,1959 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乘风破浪》的元旦社论,高调喊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而这篇元旦社论,很快得到了毛主席的响应和支持。
事实上,毛主席之所以大力支持跃进运动,除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外,更有几年前“批反冒进”时带来的思想铺垫。
原来,当初一五计划结束后,全国上下陷入到,大盖基建的浪潮中,可年终的结果却证明,不加规划的盲目上马,只会导致建设迟滞,反而“因小失大”。
正因如此,负责经济发展的领导同志建议,适当削减年度指标,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事太乱了各方面都紧张”,一紧张,经济发展反而停滞不前。
作为当时主持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和周恩来,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刘少奇甚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文要求中宣部停止“冒进”的宣传!
然而,面对浩浩荡荡的“反冒进”春风,却有一个人罕见地表达了不认同!
这个人正是毛主席,一直以来,毛主席都认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过分保守”!
1957年,看着经济发展愈发停滞的毛主席,再也忍不下去,当机立断决定出手干预。
毛主席先是分析了,当时政府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的“消极主义”思想,随后号召领导干部,要给群众吹“暖风”而不是吹“冷风”!
在毛主席的要求下,负责一线领导工作的刘少奇和周恩来,在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做出了自己的检讨。
也正是有了1956年以来的经济铺垫,以及不久前“反反冒进”的思想基础,毛主席认为,跃进运动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除了毛主席,当时中央上下的大小干部,从刘少奇周恩来甚至到气象学家竺可桢都认为,跃进运动“百益而无一害”!
就在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原本大力支持的毛主席此时却态度“然变”!
不仅违反大忌“泼凉水”,甚至不惜打脸,也要拽跃进运动的“后腿”!
那么毛主席态度变化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从一开始的亩产万斤,到后来的“挤干水分”!
事后来看,在整个的跃进运动中,最奇怪的,莫过于毛主席的态度,明明一开始是全力支持,可短短几个月后,老人家的态度,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这一切,或许从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一次谈话就可见端倪。
在提到钢铁指标时,毛主席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人云亦云,将钢指标定到高不可攀,而是主动表示要“反冒进”!
用毛主席的话说,过去人们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当年的钢铁指标最终得到了缓解。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跃进运动中,毛主席第一次吹风了,
在3月20日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就表示:
建设的速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凡是根据主客观条件能够办到的,那就应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办不到的不应该勉强。
他还说: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我很担心我们的某些同志,在这种热情下被冲昏头脑
可以说啊,毛主席的这番表态,和1958年元旦社论后的发言几乎是大相径庭。
人们想不通,仅仅是几个月过去,毛主席为了宁愿“打脸”,也要给群众的热情泼凉水呢?
事实上,这还得从毛主席对跃进运动的心态说起:
一方面,老人家迫不及待地想让人们过上好生活,可他又心知肚明,过于快的建设很有可能出现大问题!
正因如此,在发现出现走偏的苗头之后,这位曾经大力支持跃进运动的老人,反而是第一个站出来泼凉水吹冷风的人。
可遗憾的是,毛主席的泼出的这瓢凉水,在整个社会的热情下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想看到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头像进入主页,查看下期精彩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