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一定会成功,但是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
倒反天罡了!
近日消息,英特尔(Intel)股东要求高管及董事返还三年工资并赔偿代工业务损失。
不仅白白打工,还要赔钱!这么看来,似乎降薪裁员都不算什么了?
此次诉讼,只是英特尔困局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英特尔的命运车轮,早就驶向了未知的方向。
英特尔是如何走到现在的如此窘境的呢?
当前,英特尔是否还存在翻身的可能?
诉讼事宜,要求退还三年薪资
20年前没有人会想象得到英特尔会走到这一步。
具体看来,英特尔股东LR Trust因公司代工业务表现不佳,对包括前任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在内的公司高管及董事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薪酬并赔偿损失。
LR Trust认为,基辛格和津斯纳管理不善,这些高管发布了误导性信息,未能准确报告公司代工业务的财务状况,隐瞒了英特尔代工部门(IFS)难以吸引客户且持续亏损的事实。违反了他们的信托义务和合同义务,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声誉损害,并从中获得了“不当得利。”
IFS的增长并未转化为可观的收入增长,反而在2023年经历了巨额运营亏损,产品利润也因内部收入下降而下滑。IFS非但没有成为英特尔代工战略的助力,反而拖累了公司发展。
诉讼强调基辛格和津斯纳在公司管理不善和财务失实期间获得了高额薪酬,包括工资、股票奖励和奖金,原告因此寻求赔偿金、惩罚性赔偿以及诉讼费用。在列出的要求中,原告要求将基辛格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任职期间赚取的2.07亿美元工资全部支付给英特尔。
如果诉讼胜诉,赔偿金将支付给英特尔而非LR Trust或个人股东,这将有助于改善英特尔的财务状况。作为英特尔的长期股东,LR Trust也将间接受益。
看来,英特尔似乎很需要这部分资金,来改善财务。
在网友看来,股东认为他该掀桌子,而不是秘不发丧!
也有人认为,领导层确实有愧于员工和股东,应当退还。
基辛格在英特尔举办的芯片法案补贴协议签署仪式上与拜登、雷蒙多合影
63岁的基辛格,人生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英特尔度过。但在回到英特尔担任CEO后,最终却把英特尔带进了更大的泥潭。基辛格希望挑战台积电,但代工厂庞大的资本投入却成为了英特尔的重担。
后来,他自己也承认,自己低估了晶圆代工的难度。
三年里,基辛格领导下的英特尔跌去了一半以上的市值。
帕特・基辛格刚刚被自己工作超过30年的公司“裁掉”,现在又要面临诉讼,真可谓“祸不单行”,且待事件后续发展。
一旦错失机遇,难再追平
2024财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英特尔总收入为132.8亿美元,相比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141.6亿美元下滑6.2%。
利润方面,受累于7nm芯片制造资产减值和折旧、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商誉减值,以及政府税收项目的准备金等影响,英特尔该季度亏损高达166亿美元,这是英特尔56年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
被基辛格予以厚望的代工业务亏损58.4亿美元,收入也出现了8%的下滑,仅为43.5亿美元。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资产折旧的亏损和商誉减值,但如果没有政府8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英特尔的经营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
之前,英特尔为了削减成本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1.5万人大裁员事件,以及博通收购英特尔的传闻,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英特尔近些年的日子确实没那么好过,这要从很久之前说起。
与苹果失之交臂
英特尔错过的第一波重大机遇就是在移动设备芯片崛起之际,轻视了iPhone芯片这张船票 —— 当时的英特尔,也正是高光时刻,正在走上成为PC芯片霸主的道路。
当时英特尔在将Mac拉入X86阵营后,其实也有机会将iPhone上搭载的移动处理器收入囊中,但却因对这款产品市场销量预判失误而拒绝,也错失了乔布斯口中“下一个大的机会”(I am going to wait for the next big thing)。
如今的智能手机时代的市场环境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英特尔似乎已经出局。
错失先进制程机遇
英特尔在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从90年代初持续到大约5年前,差不多有30年时间。然而就在最近10年,英特尔逐渐显现出竞争力衰退的迹象。
作为在芯片领域极少数具备设计、制造和封测能力于一体的公司,英特尔技术底蕴的深厚,在新技术上嗅觉敏锐,但却受困于公司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新技术则一度被束之高阁。
在芯片制造先进制程上,当台积电、三星都大步从28纳米走向14纳米、10纳米以及更高工艺制程节点时,英特尔还是在其产品上坚持使用14nm制造工艺,而且竟制造出了7代产品。
这也让同行,尤其是台积电捷足先登。台积电率先实现了7nm工艺芯片量产。
面对市场期望,英特尔迟迟不发。一直无法按计划量产7nm芯片,并承认自己在高端芯片的制造方面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实际上,英特尔在技术领域投入巨大,野心勃勃。技术一直都很前沿,其2.5D 封装技术被称为 EMIB (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3D 封装技术则被称为Foveros有源板载技术。
更为大胆的是,英特尔将 2.5D 和 3D 封装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命名为 Co-EMIB,下一代封装技术。
EMIB 3.5D,在一个封装中嵌入多晶粒互连桥接和 Foveros 技术
但苦于成本太高,英特尔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依然很难在商业化进程中胜出。
此外,在更为先进的玻璃材质基板技术、光子芯片等方面,英特尔始终在发力探索。
具体可参考往期文章
事实上,在EUV光刻机的研发过程中,英特尔也发挥了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发起组建EUV-LLC联盟,完成EUV光刻机的理论证明。
它为EUV光源企业Cymer提供研发资金,并且是最先看中EUV光刻机潜力的厂商,并对ASML的EUV项目进行了高达41亿美元的投资,联合台积电和三星入股ASML。
早在2017年,英特尔就拥有了第一台EUV光刻机,但随后这台光刻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就仅止步于拥有。
技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其背后还是对市场的预测把控失当。
从昔日看似不可战胜的技术巨无霸到如今的困局深陷,只能说趋势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存在,而英特尔在过去十多年里所错过的一波又一波的技术变革大趋势,也为今日困境写好注脚。
AI大潮,押注18A
当一个行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时,其力量令人难以置信。
当英特尔还沉浸在CPU市场的巨大成功之中,时代的风已经刮向了AI。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创新,让全世界从在CPU上运行编码指令,转向在GPU上探索神经网络。
就连英特尔的高管们,也半开玩笑地将公司描述为“地球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世界。
成也CPU,败也CPU。英特尔确实未能充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图形处理市场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英特尔在GPU市场也曾有所动作。
在1998年,英特尔推出了i740显卡;2006年,英特尔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Larrabee的GPU项目。
但在尝试不顺之后,这些最终都走向了被关停的命运。
而到了2018年宣布重返GPU市场时,但此时已经和GPU巨头英伟达差距悬殊。
市场真正感兴趣的AI芯片市场,英特尔目前仍旧是处于苦苦的追赶之中,没能看到逆袭的曙光。
英特尔这些年里错失市场技术变革的同时,内部也是动荡不已,关键执行者CEO在欧德宁之后是频繁变动。10年时间就更迭了3位CEO,这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显然不是好事。
频繁的人事变动也带来了的是公司的不确定增加,许多前任的战略布局也会因此走入死胡同,最终导致公司进一步跟不上市场变化形势,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如今,“每家公司都在加速成为AI公司”,英特尔也不例外。
英特尔在AI领域的布局,依托从云到端的全面产品组合,包括酷睿Ultra、至强6处理器、Gaudi AI加速器,以及oneAPI、OpenVINO等,构建了全栈式AI平台,并通过开放多元的软件策略和可靠的AI方案,从PC到数据中心再到边缘,全面推动AI应用的落地。
但英特尔一直对其 AI 芯片路线图守口如瓶。相比之下,Nvidia 和 AMD 每年都会发布新的 GPU,直到 2026-2027 年。
目前,英特尔已将人工智能训练市场拱手让给 Nvidia 和 AMD,并以 Gaudi 芯片瞄准推理领域。
近期,英特尔首次披露,已将一款全新 AI 芯片 Jaguar Shores 作为其下一代 AI 推理芯片,列入其路线图,与 AMD 和 Nvidia 的产品展开竞争。
英特尔的缺乏远见也导致Falcon Shores经过多次迭代,最初设想是集成CPU+GPU,英特尔的芯片命名约定则表明 Jaguar Shores是变成了下一代独立GPU。
然而,英特尔远远落后于 Nvidia 和 AMD,Jaguar Shores需要采用突破性的设计才能赶上竞争对手。
英特尔能赶上吗?
传统业务,正遭挑战
四十多年来,英特尔的x86 一直是现代计算的基石,并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和 PC 的首选架构。
虽然AMD也拥有设计x86架构CPU的知识产权,但它长期受制于自有晶圆厂(现已分拆为Global Foundries)的落后制程,难以与英特尔抗衡。
虽然英特尔在PC市场和X86构架服务器市场,地位依旧稳固,但已经面临着后起之秀的冲击。
前两个月,为了应对Arm的挑战,亦敌亦友的两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AMD,与多家公司联手成立新的 x86 “顾问小组”,包括微软、谷歌、戴尔、惠普、Meta、联想等,未来还会有更多。
此举是为了优化更符合市场需求的x86 架构,将增强 x86 产品的兼容性、可预测性和一致性、简化软件开发流程。
通过提升x86的产品架构能力,应对 Arm等新技术带来的市场冲击。
因为,Arm 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市场垄断,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x86 和 Arm 处理器都在做相同的事情,但它们内部逻辑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具有不同的内部数据寄存器配置和不同的hard-coded指令集。
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Arm ,将目标瞄准低功耗和高效能的计算,像是敏捷的短跑健将,动作简单却快速高效,特别适合能效敏感的场景。
Arm 起源于英国Arm 公司,起初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中大放异彩,比如苹果的M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系列等。
而且,所有 Arm 芯片都能够运行所有 Arm 软件,无论芯片制造商是谁。而x86 技术则有时必须对软件进行调整才能在其产品中运行。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x86 何时以及能否优化出市场期待的产品?需要时间验证,只是机会从来不会留太多时间给到人们。
x86 生态系统在消费者和数据中心市场不仅面临着来自 Arm 的巨大压力,更要提防 RISC-V 的持续崛起。
因为,就连英特尔资深CPU 架构师离职后,也成立了一家名为AheadComputing 的 RISC-V 初创公司。
RISC-V的可定制开源设计正在多个设备上稳步获得关注,有可能打破x86在新兴领域的主导地位。
简单来说,RISC-V具有完全开源(自由、免费、可控)、架构简单(没有历史包袱)模块化设计(像乐高一样灵活选择)的优势。
与英伟达CUDA生态不同的是,RISC-V不是一个排他的思路,RISC-V+AI走“全开放”的道路,全世界一起来建生态。
RISC-V 的发展还算不错。截至2023 年,RISC-V 在主流应用中占比约30%,在主流市场年增长率超过40%,几乎用10 年时间完成了Arm 架构30 年的历程。
RISC-V 作为真正不受限制的架构正在崛起,中国也正凭借RISC-V 架构崛起。
虽然RISC-V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也仍需进一步突破和验证。但未来,必将形成RISC-V 与X86、ARM 三足鼎立之势。
实际上,英特尔公司也对推进RISC-V表现出浓厚兴趣,自己也在投资RISC-V架构,2022年就宣布投资10亿美元,进入RISC-V国际董事会成员。
此外,英特尔还投资了RISC-V的创业公司RIVOS,后者专门为服务器市场设计RISC-V架构的处理器,用于人工智能数据负载。主打一个“陪伴。”
静待机遇,重新出发
虽然深陷困局,但作为技术巨擘,英特尔在硬核的技术积累之下,依旧有一定的实力。
此前,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特尔错过了三次重要的市场机会。
第一次是移动设备市场的机会,英特尔在2006年出售了XScale业务部门,2016年被迫退出手机芯片生产,高通、三星和ARM由此崛起。
第二次是代工市场,台积电和三星成为受益者。
第三次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市场机会。英特尔在2010年放弃了自己的GPGPU产品Larrabee架构,让英伟达成为市值之王。
一连串的失误,让英特尔进入掉队行业,这些错误更多体现为技术和市场选择。
但可以肯定的是,英特尔的技术投资的投入规模很大,在先进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始终踊跃尝试,没有落后。
时代不等待落后者,那些不断创造的人,始终在重新定义未来。
所以对于英特尔的未来,我们也不必太过于悲观,英特尔或许正在迎接下一个机遇。
(文章图源,英特尔官网,无版权网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