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花小萌主

“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你听过这首童谣吗?你吃过糖葫芦吗?如今,插在草垛上的糖葫芦变成了大街小巷的拍照景观。许多年轻人,举着“1米糖葫芦”,分享着自己甜蜜的心情。

一米糖葫芦最早在东北街头被发现,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和景点,成为网红小吃。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北京的南锣鼓巷、西安的钟鼓楼、济南的芙蓉街,以及上海、浙江等地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据悉,“1米糖葫芦”制作过程复杂,串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草莓、菠萝、杨桃、柚子、青提等,大约费时半小时左右,因此,一般都需要提前1小时预定。济南一家糖葫芦连锁品牌店半个月以来,已在线上售出各类“1米糖葫芦”超15万单,单价在28.9元到108元不等。

“一米糖葫芦”开始硬控年轻人,社交媒体上,“一米现象”也频上热搜,这股风,是怎么吹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一、除了一米糖葫芦,还有哪些一米好物?

“一米糖葫芦”爆火之后,各种一米好物也在商家的奇思妙想下诞生,鲜花、年糕、烤肠,甚至是金条,掀起“一米好物”的消费热潮。网友们纷纷晒出与“1米好物”的合影,分享购买攻略。

“一米玫瑰”是由十几朵玫瑰环绕而成,形成一米长的长条状,然后配以各种蝴蝶结、珍珠等装饰,单价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成为年轻人的浪漫宝剑。“一生一世”的寓意,更成为情人表达爱意的热门选择。

年糕你吃过,那一米长的年糕呢?将长条年糕一块一块的剪下来,浇上红糖,蘸一蘸黄豆粉,Q弹紧致,推出以来席卷上海大众点评榜首,好评无数。

除了以上这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烤淀粉肠,也开始了“一米”热潮;还有用多张小型金钞或金箔拼接成一米的金条;以及一米超长薯条、一米面包等,都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美食。

“一米”概念出圈以来,各大商家花样百出,万物皆可串。“一米好物”可以说,是在原先物品上的plus版,迎合社交媒体的流量风潮,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显眼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拼图

二、“一米”系列:流量密码的实践者

一位研究融媒体发展的专业人士表示,“‘1米好物’爆红,其实是互联网经济与青年文化耦合的产物。”的确,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新奇有趣的事物通过互联网传播,往往容易引起现象级的反应。那么,“1米系列”把握了哪些流量密码呢?

1.体验感:超出消费者正常认知的五感体验

当代年轻人倾向于体验式消费,即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各种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过程的悦己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国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在《Brand Sense》一书中曾经提出“品牌五感”理论。这个理论主张通过具体的色彩、声音、气息、味道和质感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甚至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购买行为。

在“一米系列”好物中,就有相当丰富的五感体验:

视觉‌:主要是色彩、图形等元素,以一米糖葫芦为例,其不仅在长度上进行了突破,更在外观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

‌听觉‌:一般是通过广告语、背景音乐等调动情绪,在“一米系列”中,并没有很明显的体现,但糖葫芦的嘎嘣脆声音,以及童谣带来的记忆,还是有一丝听觉体验的。

嗅觉‌:通过香味增强记忆,糖葫芦闻起来酸甜的感觉,玫瑰花亦有浓郁的香味,心理学之父特里格·恩特曾提出“气味联结学习”的理论——在体验一种气味之前,气味本身对我们没有意义,但当体验后再结合当时的地点、情境和人、事、物,加上情绪感受依附在其上面,气味便拥有了内涵。

‌触觉‌:通过产品的质地和重量强化好感,相比于正常的认知,“一米”的触感成为年轻人买单的关键所在。

‌味觉‌:是通过产品的口感和味道留住消费者心智,“一米系列”中,一米糖葫芦、一米年糕、一米烤肠、一米面包等,之所以食物类的产品居多,也是因为味道能带来长久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一米系列”正是借助了五感体验营销,从视觉的冲击,到触感的震撼,再配以嗅觉、味觉、听觉等的延伸,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感。

2.参与感:社交氛围下的情感互动体验

年轻人购买了一米糖葫芦后,第一件事不吃享受美食,而是拿出手机拍照打卡,分享到各大平台。“一米系列”能够风靡,还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尤其是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在平台上,关于“1米糖葫芦”“1米玫瑰花”“1米金条”的笔记均超1万篇。还有话题中心微博,#一米长糖葫芦成情侣秀恩爱顶流#“爱的象征”走红社交媒体……

可以说,产品是否有打卡分享的点或者梗,是否能够成为年轻人的情感表达,决定了年轻人的参与度。就像瑞士卷的出圈,就是能让广大网友参与其中,引起二次传播。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经就夜市经济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6%的受访青年在夜间消费中更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感,59.0%的受访青年在进行“夜经济”消费时,会拍照、拍摄视频并发表至社交媒体平台来增加参与感。

夜市经济如此,网红经济也是如此,产品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参与的窗口,能让消费者通过轻松互动的方式来满足好奇心,能通过各大平台参与讨论和分享,才能带来流量和购买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3.仪式感:捕捉生活中的消费微体验

仪式感是什么?是小确幸、是小惊喜,是一切生活中微妙的波澜。出门手机要充满电,睡觉前要看一眼手机,秋天要喝第一杯奶茶……仪式感能赋予生活的价值意义,也增强体验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仪式感能够刺激年轻人的幸福感,足以让平凡的日子散发出光芒。

“一米糖葫芦”横空出世之时,就成为冬日甜蜜仪式感的首选道具,引得年轻人趋之若鹜。2020年开始流行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2021年的10根烤肠、2022年兴起了草莓蛋糕、2023年变成了草莓塔……这其中,都因为赋予了仪式感,而给了年轻人一个消费的“借口”。

再比如,近年兴起的“主题生活月”,年轻人将某个月的空余时间定为“某某月”,比如“电影月”、“健身月”、“旅游月”等,不但赋予了节日般的仪式,也成为了新的消费形式。安踏、耐克、阿迪达斯等头部运动品牌就捕捉到了这种主题仪式感,在“跑步月”中,帮助品牌上半年营收达到337.35亿元,同比增长1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图片拼接

4.原生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故事体验

近年来,传统服饰苗绣、蜀锦,通过与时尚设计的结合,焕发出新的潮流魅力,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年轻群体里破圈而出,是因为它唤醒了年轻人血脉中熟悉的文化元素。同样的,“一米糖葫芦”的火爆,不仅是一种商业现象,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结合有着浓厚的兴趣。

糖葫芦起源于南宋时期,作为中国传统小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制作工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糖艺术和手工技艺。“一米糖葫芦”的出现,让年轻人能隔空与历史对话,使得糖葫芦这种传统小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另外,文化参与的产品,往往有更多的故事性,故事,是消费者精神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在2021年的时候,淘宝甚至出现过专门卖故事的店铺。大塚英志的《故事消费论》指出,商品背后的“大叙事”或秩序是商品价值的关键。故事消费不仅让消费者对单个商品或节目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重复消费小故事或物品,消费者能够逐渐理解和参与到整体的大叙事中。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塑造了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三、把握流量密码,“一米”好物能否网红变长红?

“一米”好物爆红,是把握了流量密码,那么,能否“网红”变“长红”呢?未必,目前来说,商家自己也认为,一米糖葫芦只是个现象级营销,风吹过就散了。

在网红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算得上是长红的,要想让产品获得长久的流量,除了体验感、参与感、仪式感、原生感之外,还需要有精准的定位和情感共鸣,挖掘现象背后的情感元素,将其融入到产品中,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蕴含了人们对秋天的期待和情感寄托;其次,也需要持续的运营与传承,将产品仪式固化成一种文化或者情感符号,形成消费者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感,一米糖葫芦的符号可替代性还太强,容易淹没于竞争洪流之中;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与口碑传播,要有好的机制来刺激消费者的分享和传播,比如奶茶界就喜欢用联名的方式,来刺激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一米好物”用视觉带领五感体验,引起消费者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接着凭借着参与感、仪式感和原生感,刺激消费者分享欲和情感认同,从而硬控年轻人。但“一米好物”想要持续走红,还需要在产品定位和情感挖掘、持续运营的符号标签、体验的口碑传播等方面下功夫。尤其是,情感表达的独特性和文化符号的唯一性等,都是决定网红变长红的重要因素。

网红的风易吹也易散,“一米好物”的风能吹多久,市场和时间会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