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红色的G15机组一次性点火成功

四川德阳,我国自主研发的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一次性点火成功,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海南文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商业航天实现全产业链闭环;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逾万架标准机架高效运行,我国人工智能重要算力底座进一步夯实……这一年,华夏大地,处处可见中国经济换挡升级、新型工业化阔步前行的矫健“身姿”。

今年以来,全国工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成为今年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11月份,制造业PMI在景气区间上行,升至50.3%,扩张步伐不断加快。

站在“十四五”攻坚接续“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吉利未来工厂

向“强”迈进,大省挺起发展“硬脊梁”

安徽新桥蔚来工厂,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上“舞动”的各类核心部件,从收到订单到整车下线仅需14天。这里诞生了全国首款、全球第二款“线控转向量产车型”,“安徽造”新能源汽车帮助我国在线控转向技术领域实现了完全自主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蔚来线控转向示意图

安徽将汽车产业列为“首位产业”以来,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犹如一部强劲的“马达”,驱动全省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今年11月,安徽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5%,其中新能源车产量18.7万辆、累计148.0万辆,分别增长1.1倍和89.8%。受到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等重点优势产业拉动,今年前11个月,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汽车的贡献率达34.3%。

在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期,像安徽这样的工业大省,犹如“火车头”,牵引着我国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稳健前行。从总量上来看,广东、江苏、安徽等10个工业大省的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比重超六成。最新数据显示,1—11月,9个工业大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安徽、河南、山东等7个省份增速超过7%。

“这些大省的运行指标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承担着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的‘挑大梁’角色,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室主任张于喆告诉记者。

前11个月,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多个工业大省推动“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扎实落地,带动工业设备更新等相关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广东前10个月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同比增长19.6%,为近十年同期最快增速。

发力“两新”,有效促进了各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创造了经济新增长点。江苏盐城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新购置智能化高端生产设备,成功研发了海上风电、多关节工业机器人齿轮等高技术新产品;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数控机床和工业自动化发展,河南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械臂需求量上升,今年公司新增客户超400家,订单量实现20%左右增长。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科技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今年以来,山东谋划推出了省级重点项目2000个,总投资4.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万亿元,为历年来最高。江苏2024年新设24.8亿元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启动67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截至11月底,江苏省全年450个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向“上”攀登,高技术激发澎湃动力

从C919国产大飞机加快商用,到重型燃气轮机、汽车智能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继突破,再到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全球占比超七成、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强劲。

1—11月,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比全部投资高出4.9个百分点;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生动写照。

“高技术产品有相当可观的市场拓展性,能够激活‘投资加大—市场扩展—利润增长—扩大研发和制造’的制造业发展良性循环。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实力、激活工业经济的‘一池春水’贡献力量。”张于喆对记者说道。

在广州白云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等3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协议投资总额达519亿元;在浙江宁波,总投资额22亿元,涉及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11个新兴产业项目……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项目不仅辐射带动、提升产业链韧性,向“新”向“绿”态势也十分明显。

创新技术和创新生态持续“圈粉”,外资加速布局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今年前10个月,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1.8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6%,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近期,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荣获“端到端灯塔工厂”称号,至此,旗下已有两家工厂被评为“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说道,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表明中国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沃土。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人才资源,技术能力和产业生态比较优势逐渐凸显。两种能力叠加形成的创新能力,正成为中国市场的新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启示我们,立足不断升级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收获更多机会、更大市场。

十余年前,国内顶尖三甲医院中还几乎看不到中国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如今,联影集团多个产品线国内新增装机量已多年保持第一,让国际同类型产品应声降价。

“自主创新才是民族品牌实现突围、掌控命运的根本。”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说道。据介绍,包括联影在内的许多企业在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制造工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以提高设备性能与功能,推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产生“中国份额之变”。

近年来,我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97.2万件,同比增长14.45%;截至今年6月,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创新带来了产业的升级。在前不久出炉的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首次出现了西部三四线城市的集群,它们大多来自资源型城市,从基础资源开采,开始向储能、新材料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向“新”求索,超前布局赢得未来

打开小程序,一键呼叫无人驾驶车来到所在的位置接驳;用手机扫一扫附近的点餐二维码,20分钟后就能收到无人机配送的外卖;智能生产线上,人形机器人凭借多模态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完成搬运、分拣和质检等任务……在我国各行各业,许多“科幻场景”正在变为现实。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脑机接口、量子信息、新型储能等新领域、新产业大放异彩。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近30亿元,全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新鲜出炉,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未来产业加速成长。

这一年,低空产业已初具规模,政策、技术、市场三轮驱动,中国“天空之城”加速成型,创新应用目不暇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借助5G-A低空技术实现了医疗物资的跨区域转运;广东梅州遭遇特大洪水中,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大显身手;北京市延庆区推出了包括空中游览、动力伞飞行、低空研学、飞行体验以及无人机飞手培训等在内的多项低空文旅体验项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大关。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引领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这一年,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走深向实,大模型驱动传统工业体系升级换代,应用在工业场景中加速“生根”。记者通过调研采访工业制造各细分领域发现,有的大模型成了电气行业“百事通”,有的大模型成了“服装设计师”,还有的大模型为工业机器人注入“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托斯达机器人常规测试区

截至第三季度末,我国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获悉,工信部将研究出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低空经济、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大国博弈的焦点,超前布局和培育,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对于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探索前沿技术,扎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截至11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亿个,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达59.2%;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位居世界前列;建成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产业因“新”而活,经济向“新”而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再次被点题,我国坚持以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赢得发展先机的战略方向和决心越发坚定。

来源 | 工信微报、中国电子报

编辑 | 办公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