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领袍,在汉朝初年就已崭露头角,最初只是作为内衣存在。然而自魏晋南北朝之后,它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开始成为正装被人们穿于身外,并且在隋唐至明末这一漫长的时期广泛流行。圆领,也被叫做团领,实际上属于无领型的领式,其衣领呈圆形状,内部衬有硬衬,领口处钉着纽扣。圆领袍就是有着圆领子且袖子窄小的袍服,这是汉族在隋唐之后逐渐形成的全民性服装,这种曲领的外衣也被称作曲领。据《唐书 - 舆服志》记载,天子的常服是穿着赤黄袍衫,头戴折上巾,系着九环带,脚蹬六合靴。
“圆领袍”属于领口呈圆形的长袍。当下,它差不多被当作官服的代名词了。只要是涉及唐宋明三个朝代的文艺作品,不管是戏曲还是影视剧,只要官员登场亮相,那必然是一身圆领袍的装扮。不过,这样充满“中国风”的服饰,实际上并非原产于中国本土。
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学者们都持有相同的观点,这种袍服起源于异域。最初它在西北地区落地生根,而追溯源头的话,有可能是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7世纪的西亚文化雕塑之上,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服饰的影子。至于它的发源地到底是哪个国家哪片区域,说法众多。有人认为是亚述帝国,也有人声称,在古伊朗的米底王国、西徐亚王国的遗迹当中见到过类似的服饰,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答案。
新疆楼兰地区曾经出土过一件左衽手绘圆领袍,它的袖口较为窄小,腰部收束显得身材修长,年代大概是汉晋时期。这件衣服尽管有所破损,但仍然能够看出它的形制分片和后世的圆领袍极为相似,手绘图案的风格,也与克孜尔石窟以及库木吐喇石窟上的壁画部分极为雷同。它或许正是圆领袍传入中国后的过渡性产品,这一发现恰好印证了此前学者们对于其传播路线的推测。
隋唐时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变体——圆领衫。圆领这种样式在中国服饰的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不过一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盛行起来,并且成为了官式常服。这种服装一直延续到唐、五代、宋、明时期,并且对日本、高丽等国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裹着幞头、穿着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常见的服饰风貌,当时以幞头袍衫为时尚潮流。圆领袍衫也被叫做团领袍衫,这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应当被视作常服。
文官所穿的袍服长度略微长一些,能够到达足踝或者拖到地上;武官所穿的袍服则略微短一点,到膝盖下方为止。袖子有宽窄不同的样式,大多会随着时尚潮流而发生变化,有的还会加上襕、褾等装饰,其中的某些款式一直延续到宋明时期。在服色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根据《唐音癸签》记载:“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这和前几代仅仅对祭服规定服式和服色的情况有所不同。隋代与唐初的时候,崇尚黄色但并不禁止普通百姓穿着黄色衣服,平民百姓都可以身着黄袍,他们穿着这样的衣服出入殿省等场所。高祖朝的服饰也是如此,只是官员的腰带多加十三环,以此来作为区分标志。而后,“唐高祖武德初,沿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于是禁止士庶不得服用,从此之后,禁止穿黄袍的情况开始出现了”。
“黄袍加身”作为帝王登基称帝的象征一直延续到清王朝覆灭,持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以至于黄色作为皇帝专属颜色的这种习俗对中国人民的社会文化意识产生了相当强烈的制约作用。贞观四年(630年)和上元元年(674年)两次颁布诏书对服色以及佩饰作出规定,第二次的规定比第一次更加详细,具体为:“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十三銙;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服浅绯,金带十跨;六品服深绿,银带九挎;七品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服深青,鍮石带九銙;九品服浅青,鍮石带九銙;庶人服黄,铜铁带七銙。”
在禁止穿黄袍的初期,对于庶人的限制还不是很严格,《隋书·礼仪志》记载:“大业六年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唐规定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服纳、絁、布,色用黄、白,庶人服白,但不禁服黄,后来因为洛阳尉柳延穿着黄衣夜间行走,被部下殴打,所以从此之后一律禁止百姓穿黄袍。”从这之后,禁止穿黄袍的规定就更加彻底了。一般的士人如果没有进入仕途,大多以白袍为主,曾经有“袍如烂银文如锦”这样的诗句,《唐音癸签》也记载:“举子麻衣通刺称乡贡。”
袍服上的花纹,最初大多是暗花,像是大科绫罗、小科绫罗、丝布交梭钏绫、龟甲双巨十花绫、丝布杂绫等。到了武则天的时候,赐给文武官员袍绣上对狮、麒麟、对虎、豹、鹰、雁等真实的动物或者神禽瑞兽的纹饰,这一举措导致了明清时期官服上补子流行起来的现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