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未来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25科幻力 年度产业观察与趋势发布」。在这次年底的相聚,我们从科幻的眼光分析趋势,将自己对行业的观察分享给大家,与影视、游戏、出版、航天、高校、广告公关、媒体等领域的百余位从业者一同探讨行业发展。
2024年,人工智能开始真正改变创作产业,这一年我们观察到内容行业面临的变化是:人类分子化加剧,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愈发不同,寻找共鸣变得更有挑战;AI推动下内容量产、低质,越来越少有人类参与的短视频、图片、文本、声音等低质量内容泛滥。
作为文化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该如何应对“创作”这个最先被AI闯入的领域?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在题为「去往新未来·2025」的演讲中表示:“AI时代人类的价值仍然可以体现在那些数据尚且不足的领域,这些领域将成为文化行业的新切口。”
面对AI这样一位“他者”,人类需要重新发现自身价值。姬少亭认为,最为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女性的再发现和感官的再发现。
01.
女性表达与综合感官新体验是内容行业增长点
近年来,女性表达成为影视市场的新引擎。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年度第一的《热辣滚烫》,收获中秋档最佳口碑的《出走的决心》,6亿票房的《好东西》,超过17万人在豆瓣打出9.6分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以及2023年的全球票房冠军《芭比》,全都是高分作品,全都取得了傲人成绩。2020年上映的《神奇女侠1984》则以女性思维颠覆了传统超级英雄的叙事核心。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女性科幻创作蓬勃。过去7~8年间雨果奖、星云奖获奖作家、编辑中女性创作者占比加大:从2017年起,雨果奖平均每年小说奖得主女性超过70%;在星云奖,女性获奖者从2011年起平均占比开始大于50%,女性创作者连年包揽了双奖的重要奖项;在亚洲,韩国科幻在金草叶等女性作家的引领下打响国际知名度,国内女性科幻作者也越来越多。
未来,由女性主创讲述的女性生命体验将为整个市场提供丰富的可能性。
2022年,未来局与中央公论新社在日本出版了《奔跑的红》中国女性科幻作家选集,这是日本第一次有全女性作家阵容创作的科幻选集。2023年,《三体》日文版译者、日本著名编辑大森望推出了《NOVA:日本女性科幻作家选集》。接下来,我们将与出版品牌明室在2025年共同出版上述两本作品集的中文版;同时,我们正在与韩国出版社Influential、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筹备“中韩女性科幻选集”的韩文版、中文版,预计2025年夏天同步面世。
当蓬勃的女性创作呈现出全新、鲜活的生命体验,今天的人们也愈加渴望具体的链接。数据显示,2024年人类每天把1/3的时间放在网络和虚拟空间,人类愈发被互联网捆绑,孤独成为全球症候。但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丰富感官还未退化,在短视频主导的今天,人们也积极地寻求获得心流的方式。玄学和疗愈盛行,细腻描绘风物人情的吉卜力动画和任天堂《动物森友会》等“佛系”模拟经营类游戏都致力于为z世代缺乏现实感的人群打造“真实世界的体验”,上述内容的火爆都反应了这种深层需求。一日三餐、衣食住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海量尚且不能被数据化的人类感受,将会成为虚拟时代的文化切入点。
未来媒介发展以及消费场景变化的趋势,都会是多重感官的综合体验。2025年,我们筹备已久的这些项目也将和大家见面:
未来事务管理局与沙核科技联合开发的《烧火工》虚拟现实大空间体验,拥有完整刘慈欣世界观架构与童话氛围,预计2025年Q3落地,首站上海,全球发行。
《烧火工》虚拟现实大空间体验
原著 刘慈欣
制片人 姬少亭 楼彦昕
导演 姬少亭 邓韵
编剧 邓韵 姬少亭
《烧火工》是刘慈欣在《三体》之后创作的第一篇科幻童话,讲述少年萨沙去往极东岛拯救心爱的女孩冰儿,兼具宇宙残酷宏大的美和童话的温馨,是不同年龄层都能欣赏、《小王子》一样历久弥新的故事。
在演讲后的论坛中,未来局合伙人、影视VP邓韵说,“作为女性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身心直觉无法再去投入‘男孩拯救女孩’的传统叙事当中。我们非常了解刘慈欣的创作手法,所以采取了《三体》中云天明‘三个童话’的方法,让童话背后去揭示很有刘慈欣气质的、对宇宙真理的提示。冰儿这个角色也更加立体了,她会带领大家共同解决宇宙更大的危机,最后的主题变成我们如何理解和穿越死亡,明白作为人类,每个生命体想要什么。”
未来局合伙人、影视VP邓韵
沙核科技创始人、SIF砂之盒影展创办人楼彦昕表示,《烧火工》虚拟现实大空间体验与未来局团队前后打磨十年,今天终于官宣,有圆梦的感觉。VR这种技术在即便不成熟的阶段也能创造动人的作品,《烧火工》这样的童话非常符合用这种全感官的媒介形态去呈现。“单看商业和市场发展,VR经历了许多起伏,并未真正走到大众市场,但VR也是一种终极的共情机器,让你能够真正带着别人的眼睛去思考和感受,是一项真正能推动人类进步的技术。这就是我们坚持的内容方向:把人的生命体验创作出来。”
沙核科技创始人、SIF砂之盒影展创办人楼彦昕
此外,未来局联合成都咖啡头部品牌G1创始团队打造的深度咖啡体验馆“几萬”也将于明年2月在成都开业,共有2层,总面积380平方。
除了正在与沙核联合开发的《烧火工》VR大空间、与风语筑合作的在水一方·东方科幻馆、未来局原创玩具厂牌宇宙抽屉外,我们还将打造更多科幻线下体验场景,比如更多的VR大空间、科幻展馆、戏剧演出科幻春晚、餐饮消费、玩具等。
“未来我们计划要去的新方向包括VR、电影、剧集、纪录片、出版、活动、展览、餐饮消费等各个维度。”姬少亭说,“在当下的环境下,从未见过的女性表达和新技术与人类感官的结合就是新的增长点。”
02.
科幻驱动创作去往新未来
当新的思潮、技术和规则使一部分旧语境失效,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在过去几年具有突破性的创作中间,许多行业通过科幻获得了新的活力。在论坛「去往新未来」上,我们邀请了影视、传播、出版、航天教育等领域的嘉宾分享行业现状,探讨科幻如何驱动创作达成突破。
未来局合伙人、影视VP邓韵认为,“科幻诞生100多年,我们仍然能在今天看到女性创作者写出底层逻辑、世界观设计、气质和情感跟过去全然不同的科幻。比如金草叶《地球尽头的温室》中一群女性在温室中建立的社群阻止了世界末日,而她们的拯救深埋于历史,多年后才被另一群女性发现。我们想要改编这样的故事,不是一瞬间摧毁人类,不是大呼I’m hero,比大小,比强弱。未来我们想要的是颠覆性的世界观,这也是接下来我们的创作目标。”
朴睿铂尔CEO刘炎从事传播行业26年,曾为近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制定传播战略、整合营销策略与大型传播campaign策略等,她观察到过去几年品牌传播领域一直在强调长期主义和价值回归。从过去到未来,品牌与消费者建立关联始终要依靠情感,而科幻有能力帮助更多品牌讲述品牌理念。
朴睿铂尔CEO刘炎
“大部分品牌,比如古老的、奢侈品集团,它们跟科幻的契合点有三:第一都是在讲故事。所有品牌讲的都是故事,这些故事讲了几百年、讲了很多年累积到今天,建立顾客对品牌的信仰。第二都是在讲哲学,比如我们在奔驰EQ项目中联合未来局做的发布,奔驰在135周年的时候发布新能源汽车,而奔驰是汽车的发明者,如何在当下讲述这个新物种的故事,我们邀请刘慈欣老师讲述了一个代际飞船第一代被第二代超越的时刻,孙女和祖母互相致敬的故事。这个故事完成了哲学命题的回答。第三,做的都是想象力的故事,不管是品牌故事还是科幻创作都不能重复。”
吴莹莹作为译林出版社世界文学中心负责人,曾用12年深耕科幻奇幻文学精品图书,主持“译林幻系列”推出莱姆、特德·姜、菲利普·迪克等科幻大师文集,频繁霸榜年度高分图书,2024年与未来局合作推出的“科幻之路”系列同时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她认为在短视频、音频、VR等新媒介都在跟阅读抢时间的时代,消费者仍会为纸书的不可替代性和人类作者创作故事的动机而买单。
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文学出版机构,她们坚持出版看似“小众”的科幻并收获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读者的正反馈。“科幻是重要的文学类型。”她说,“粉丝群和新读者为什么能如此喜爱科幻,第一,科幻具有其他类型不具有的新奇感,去到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对文学阅读来说是日常生活的戏剧性时刻。第二,科幻具有推翻日常逻辑的思辨的快乐。第三,科幻虽然是科技幻想,但真正让读者回味无穷的是里面人的成分。在极端环境里日常麻木的感官会被唤起,离开地球才能知道人是什么。”
译林出版社世界文学中心负责人吴莹莹
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王一曾任多批次航天员教员,她表示在真实的宇宙中,人依旧是关键。航天工作者未来的工作就是培养人、保障人、研究人。“我们在做太空4.0时代的课题。太空2.0时代是空间站,3.0时代是在太空养鸡养鸭,4.0时代是研究在火星孕育新的生命,人类作为火二代、三代在异星生活,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她介绍,未来太空中人的沟通、情感需求甚至美学都至关重要,而要传播这样的航天知识,就需要科幻的语境去落地。
王一正在创作一批面向青少年的航天科普图书,她觉得科幻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比如想象一家火星上的火锅店,或者带宠物狗一起去太空,这样的情境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相应的航天技术。这一事实颠覆了我们对太空和科幻的传统认知:我们想象中航天总是冰冷的,人与技术的对立是好莱坞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趋势,但现实中航天人的思维模式却超脱于人机对立的传统想象之外——我们原来如此关心人在太空的生活。
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王一(右)
这次发布的海报依旧由老朋友、大家喜欢的设计师阿巽设计,主体呼应了我们关心的女性议题和人本身发光的价值。阿巽表示,图中的人形是熊熊燃烧的火,也是光,是星云。其形层叠的轮廓既可以看作从无到有、从暗到明的突破,也可以看作无数的灵魂聚拢到一起向前展望;同时它也是未来,是流动的可能性和光亮起的方向,引领着我们向它前进。
活动最后,我们邀请了一位AI时代还在坚持创作,坚持书写人类在宇宙中独特价值的科幻作家。他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作热忱:
长远来看,AI出现后各行业都将会呼唤人的价值回归,它既是今天商业切入点的重要入口,也是消费力的动力所在。科幻作为一种“关心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类型,依旧会是各行业创新表现的理想媒介,为创作者们带来惊喜。变革已至,创造总是比重复更难,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创作,答案在每一个人类的珍贵时刻中,靠我们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来源 不存在
转载 高校科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