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读者:黄丰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传芳楠木厅

作者:陈芩

书坊古街上的陈氏祖居,为清代建筑。它长方形,外有耸起的马头山墙,是一座闽北罕见的民居。因其屋子正厅大柱和木板及厅中香案皆用楠木,所以又称“楠木厅”。今天的楠木厅,极其美丽。厅堂上的柱子都贴上了对联,阳光洒满,红彤彤的直晃你的眼。

屋子正门的门楣上有匾,上书“妫汭传芳”四字。“妫汭”古水名,在山西永济一代。以此推测房主人的祖先姓氏为“陈”,居于山西妫水一代,后迁徙于闽北的山水之间。匾的四周和门的两旁都是石雕,或历史故事,或福禄寿喜,皆韵味十足,栩栩如生。和正大门相对的风火墙照壁上是一个大红色的“福”字,据说原为琉璃阳刻,“文革”时被破坏。上有“三峰拱秀”,旁有一砖雕行书对联,为“幽谷鹿鸣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足见当时环境的清幽。

进入正门,是一天井。两根石柱立于天井之中。柱上植兰,悠悠吐绿,美丽清雅。

正厅的地面铺古砖,两旁八根大柱皆楠木。中堂前有一张雕刻精美楠木香案,祥云飘飘,八龙缠绕。木质黑中泛灰,古朴厚重。抬头看屋顶,也是楠木,有精美的拱撑,雕梁画栋,古拙大气。两旁房间的窗子皆为镂空图案,或整块木雕,或小块拼接,叹为观止。

后厅的大厅之间,由一照壁隔开,形成一个小空间。空间虽小,但意境深远:壁下一水缸养金鱼。虽时有微澜,但安闲祥和。两则是小竹,绿意满眼。照壁上方“得清如许”四字,取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之意。

后厅比前厅的格局略小,厅前也有天井。天井的照壁上一联,为“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行书砖雕,上有朱熹姓名及印章,横披“居之安”。厅内还依稀可见“贤仁义事,存忠孝心”等对联,体现了家的文化性质,是中国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让人思考。

古语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人本精神。整座屋子集福贵之象与儒雅之风为一体,外封闭、内开放、大厅堂、小天井,空间形式巧妙安排。采光的天井,规整的厅房,精致的石雕,巧妙的格局,寓意深远的“居之安”,有极强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伦理宗教含义、人本精神和顺应天道的人生哲学。

在“居之安”前停留了很久,凝视这精美建筑的时候,心中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惊叹,在长达百年的岁月里,前人对生活的期盼和居室的哲学思想在此交融。古建筑的精美,古文化的内蕴,一切的一切,记忆深刻,难以忘怀。它,揩去身上穿越了百年的风尘,让人感到无尽的自豪与感慨。它,犹如开在书坊这一块土地上的古老花朵,散发着建筑之美的芬芳。我仿佛看到,百年前,建筑大师们在此披星戴月,伐木丁丁的繁忙身影。他们唱着号子,掘土、开基、夯石、砌墙……我又仿佛看到,那美丽的砖雕石雕从建筑艺人手中雕镂出来,打磨、镶嵌、拼接……最后,有了这集布局之美、雕刻之美、文化之美的江南民居!

穿越历史并能在浩劫之后保存下来的,带着记忆、带着历史、带着营造智慧之美的楠木厅,无疑是一笔珍贵的遗产。古建筑,是极富文化内蕴的载体,是有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空间符号,珍惜之、维护之、保存之,才能为后人昭示一条清晰的建筑文化之路,才能建构与传播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

出楠木厅,微风轻拂,时间仿佛静了下来。再回首,阳光洒满屋子。有燕唧唧,于屋宇下欢快飞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已获授权的媒体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阳新闻”和作者。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金娟丽

复审:林晞

终审:吴淑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