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看完了。
这一篇我不想以常规的方式写开头,因为我此刻刚刚走出电影院不久,脑子里还闪烁着电影画面。
年度十佳水准是绝对有的。
作为一部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这次《小小的我》宣传力度不算大,而且很克制。
电影正式上映前,几乎所有预告片、海报中,主角易烊千玺的脸都是被遮挡住的。
而掩盖面部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观众能把关注点放置到他的身体表现上。
零零后演员表演脑瘫残疾人,光是这个挑战就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的话题性。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易烊千玺竟然完成的非常好。
预告片中,易烊千玺纤瘦的四肢,隆起的关节,光是身体状态就和真实的病人一模一样。
更厉害的是他肢体动作的模仿,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脑瘫患者替身?
直到我今天看完《小小的我》之后,我必须给易烊千玺竖起一个大拇指——
这孩子早晚拿影帝,太好了。
《小小的我》预售成绩就已经破亿。
今天正式上映,截止到发稿前累计票房4730万,媒体预测给出的成绩是5.59亿。
这个成绩对于易烊千玺来说不算多惊艳。
毕竟之前的《少年的你》、《奇迹.笨小孩》、《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电影都是破10亿的大爆款,更别提《长津湖》这种票房巨头。
但对于一部以脑瘫患者为主角的社会电影来说,绝对是爆款中的爆款了。
口碑也稳了。
除了那些可以忽略的粉黑大战之外,《小小的我》几乎都是好评,我那几位“头铁”博主朋友也都纷纷给出了好评,不乏溢美之词,甚至呼吁粉丝二刷。
好电影就是好,是不需要粉丝发大水,也不需要资本控制舆论。
质量会说话。
小小的我,普通的我
该从哪开始夸呢?
电影和《好东西》一样,并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故事,而是围绕脑瘫患者“刘春和”身边发生过的很多事,一步步汇成他的一段生命轨迹。
但如果我给《好东西》五星,那我就会给《小小的我》六颗星。
电影里有震撼、感动、理解甚至是对于尺度的震惊——
这是我能在大银幕看到的吗?
首先能肯定的是,虽然主角是脑瘫患者,但电影没有半点要贩卖苦难,眼里撒洋葱的意思。
反而希望提炼出痛苦的生活状态里,常人观察不到的快乐。
电影中的刘春和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和普通人不一样。
他四肢扭曲,动作不便,说话困难,就连吃饭都随时会被呛到无法呼吸。
然而刘春和始终和姥姥在一起生活,而她就是电影的第二主角。
姥姥虽然年纪大,但非常“不着调”,她操办了一个老人合唱团,每天最着急的事儿不是刘春和,反而是合唱团里的鸡毛蒜皮,有时甚至会为了和同伴叙旧,将刘春和丢在路边餐桌旁。
但就是这种“忽视”,让刘春和看到了“尊重”。
因为刘春和最大的心愿,就是证明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不着调的姥姥带着刘春和与老朋友们聚会、喝酒,带着他去公园练习合唱,甚至在鼓手罢工的情况下,义无反顾“供奉”了自己的孙子,让这位脑瘫患者尝试着打鼓。
但刘春和很开心,因为在姥姥的眼里,她时常会忘记自己是脑瘫患者。
而在周围老人的眼里,他也有着被需要的理由。
电影的前半段几乎都是刘春和与姥姥、老人合唱团的故事,以人生过来人的身份来回望正在经历成长的苦难者。
这个设计不仅有着强烈的对位关系,在情绪上也能保证不会向“苦难叙事”倾斜。
既能逃离现实,又保证不会超越现实,实在是妙绝。
印象最深刻的是比拼打鼓那场戏,老头子带着鼓和刘春和PK,嘴上说着不会欺负残疾人,但打起鼓来却不相上下,最后更是被气到被救护车抬走。
老顽童们互相拌嘴,吵架,银幕前的我也笑得合不拢嘴,感受到了刘春和的快乐。
刘春和为什么喜欢和老人们在一起呢?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同样是社会的边缘者,不被社会需要,有着共同的社会标签和情绪。
而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刘春和从未放弃努力。
他伏案苦读,应聘培训班教师,应聘咖啡店职员,报考师范大学,考驾照....
虽然每次都会碰壁,但刘春和从未放弃什么,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死命抓住。
残疾人需要的是什么?
是被社会平视。
他们当然不能被歧视,但也不需要被怜悯,被否定,被围成一个圈子特殊化。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合适普通的正常身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
就像盲人脱口秀演员“黑灯”所说的那样——
“残疾人不要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就放弃,你一定要多出门,多添麻烦,他们才会少死机。”
(死机指“正常人”面对残疾人时无所适从的状态)
为什么会死机?
因为正常社会运转中始终没有残疾人的位置。
所以刘春和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他不想证明什么“脑瘫者也能生活下去”,而是为自己博得一个社会身份: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
他需要的是被这个社会尊重,被这个社会需要。
残疾人的性需求
电影里让我感受到震惊的是,除了尊严需求之外,电影竟然大大方方谈起了残疾人的性需求——
刘春和遇见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瞬间坠入了爱河。
当晚刘春和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刘春和突然变好了,他和女孩自由奔跑在草原上,两个人扑倒拥抱,四目相对。
突然,刘春和被奶奶叫醒,而他愕然发现下体传来的不适,连忙扯住衣角遮挡。
这一夜,刘春和从男孩变成了男人,和所有普通人一样。
到后半段,女孩甚至找到了刘春和,大大方方询问他还有没有“直立”的功能。
在女孩的主动帮助下,刘春和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残疾人也有性需求。
虽然这一段情节篇幅很少,但能够出现,已经是国产电影的尺度天花板了。
是啊,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有需求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任何人的权利都不应该被剥夺。
而电影后半段,刘春和与母亲不只是互相救赎,更是借助蒋勤勤的角色,向所有人传达一个观点:
我们所有人都被道德绑架太久,以至于现在还不学不会如何接受残疾人。
家人觉得残疾人脆弱、甚至是累赘,将他们锁在安全区;
社会觉得残疾人可怜,甚至是可悲,将他们拒之门外。
在这种双向恶性循环中,残疾人也被架空,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只要所有人都接受他们的存在,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保持正常的交流,这道题会找到解决方式,残疾人也能是普通人。
《小小的我》并不是苦难叙事,反而积极向上,轻松愉快,这场电影我又哭又笑。
结局更没有包饺子,或者把问题抛向观众,刘春和在成长与自我调节中终于活出了自己的样子,这种普普通通,别人触手可及的日子。
“外婆,你就买张票去你想看的地方,以后的路,你就让我自己走吧。”
我真是一顿暴哭。
易烊千玺的演技
再说易烊千玺的演技。
或者该说“演技”吗?
这已经是全身肢体都在参与的表演了。
电影里易烊千玺刚一亮相我就被惊艳到了,本以为宣发不让易烊千玺露脸是藏拙,没成想真有底牌王炸。
他整个人的身体都是完全扭曲的。
这种扭曲不只体现在造型上,而是一种整体状态,甚至在大腿、小臂上都看到了某种崎岖的线条。
而在走路、吃饭、爬楼梯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易烊千玺的动力逻辑与正常肌肉不同。
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随便模仿出来的感觉,太震撼。
面部表演更是挑不出毛病。
电影里有好几段长镜头大特写,直愣愣怼在易烊千玺的脸上,而他不仅要模仿出脑瘫患者的状态,说话方式,还要在不同情境下表达出不同的情绪。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吃糖那场戏。
刘春和鼓起勇气与妈妈和解,专门做好了糖块送给妈妈做礼物,但妈妈此刻却不能吃糖,被拒绝。
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春和决定用糖块惩罚自己。
他拿起糖块奋力拆开,一颗颗拆开塞进嘴里,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塞了满嘴几度呕吐反射,满脸通红,青筋暴起。
而在这种状态下还要保持脑瘫患者的身体状态和行为逻辑....
太难了,完全可以看作是演技奥数题。
但易烊千玺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这场戏我看完有心疼也有震惊。
心疼刘春和不被爱的人生,也震惊易烊千玺怎么就这么会演戏了?
总之,《小小的我》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年度十佳都不为过。
而这不只会成为易烊千玺的里程碑,更证明了新生代中,终于有一位值得肯定的实力派了。
啥叫未来可期,有作品才可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