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除了俄乌战争,美国和俄罗斯还在另一件事上杠上了。
4月19日,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宣布禁止测试反卫星武器的国家。美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副总统哈里斯在范登堡基地讲话时明确指出,这一举措旨在保护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随后,她敦促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共同保护太空环境安全。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
也许是得益于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许多国家纷纷“跟投”。日本和德国在哈里斯讲话的三周后宣布加入倡议,而紧接着则是加拿大和新西兰。而在本月,英国和韩国也加入了这一队伍。韩国驻联合国代表黄俊国还在联合国会议上公开宣布了这一举措,可见青瓦台当局对此有多么重视。
然而,俄罗斯却走着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自去年年底进行了反卫星武器测试后,日前俄方再次暗示,俄军方正在测试一些“针对外国卫星”的装备。俄方对于任何细节都缄默不语,但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继续推动反卫星武器测试的重要信号。甚至有媒体推测,俄方日前测试的可能是该国新一代战略防空系统A-235,而该系统确实具备打击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能力。
韩国代表承诺不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
到了10月14日,美太空作战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怀廷中将,高声指责俄方于去年年底实施的反卫星武器试验,声称“美国绝不可以原谅俄罗斯鲁莽的反卫星试验”。相比之下,他表示,对于中国,美国更愿意给予一点回旋的余地——因为他认为,中国的试验并没有那么“破坏性”。
美国太空作战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怀廷
不难看出,在“要不要发展反卫星武器”这件事上,两拨人就是要对着干。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美俄进行“军备竞赛”的新赛场,但事实上,美俄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个领域“互怼”了。
美国:导弹打卫星
有些人会认为“反卫星武器”看上去很有星球大战之类科幻电影的感觉,但事实上,人类踏进这一领域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
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轨道卫星发射升空。但在苏联人的卫星刚射上天的同时,美国人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玩意儿给弄下来。但当时软杀伤手段有限,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案自然是:直接用导弹把它打下来。
两年后的1959年,美国人用“大胆猎户座”空射弹道导弹瞄准了探险家六号卫星,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卫星的打击试验。最终,这枚导弹按计划地从该卫星周围6.4公里内飞过。虽然没有真的摧毁这枚宝贵的卫星,但它证明了反卫星武器无疑是可行的——如果这枚导弹当时装备了核弹头,那么就完全能够将目标卫星摧毁。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冷战格局让美国根本无法在这条赛道上“刹车”。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对反卫星武器的研制路线出现了分歧,一边以导弹硬杀伤为主要路线,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了著名的ASM-135空射反卫星导弹、麦克纳马拉的“437”计划以及如今仍在美军现役的“标准-3”防空导弹。
挂载ASM-135A反卫星导弹的F-15
另一边则是以如今看上去仍然科幻的定向能武器为主,其中包括X射线杀伤、微波杀伤乃至固定激光器杀伤等等。当然这些武器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根本没有投入现役,就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被“打入冷宫”。
苏联:轨道武器站
美国人第一个搞了反卫星武器,苏联人自然不可能善罢甘休。有趣的是,除了参考美军、以成熟弹道导弹或重型防空导弹为基础,将其改装为反卫星武器外,以“苏联航天之父”科罗廖夫为代表的许多苏联科学家对于“轨道反卫星武器”更感兴趣。
科罗廖夫
苏联人研发了一种叫做“卫星毁灭者”的太空武器,但它只是一个“武装卫星”——它和绝大多数卫星一样使用低地球轨道,主要依靠其搭载的直射武器(火箭或火炮)进行杀伤。因此它在执行打击卫星的任务时,需要进行最少1.5个小时的机动,才能顺利接近目标卫星并开火将其击落。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武器似乎十分落后,但1970年该系统成功进行的反卫星试验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尤其得到了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大力支持。到后来,苏联人甚至搞出了搭载兆瓦级激光武器的“波里欧斯”轨道武器站,但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干预和冷战的解体,这个科幻感十足的武器最终被封进了拜科努尔的地下室,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波里欧斯轨道武器站
如今,俄罗斯手上的反卫星武器也变成了更简单更高效的各种导弹,例如以米格31为载机发射的79M6反卫星导弹、A-235战略反导系统使用的PRS-1M重型拦截弹等等。当然,据俄当局所说,俄军还在测试一些“保密中的反卫星武器”,其中不少是自本世纪初俄恢复反卫星武器研究以来,俄军启动的全新项目。但具体性能如何,我们仍然不得而知。
米格31挂载79M6反卫星导弹
美国为何主张禁止
美国要拉着别的国家禁止反卫星武器试验,俄罗斯就偏要继续发展反卫星武器。俄罗斯发展反卫星武器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纯粹:在俄罗斯常规军事实力日渐衰落的当下,俄罗斯需要尽可能地维持相对美国的“非对称均势”,这一均势既来自俄罗斯强大的战略核实力,同样也需要俄罗斯发展反卫星武器等“非传统武器”来增强。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要发展这种武器,为什么美国人却主张要禁止这种武器进行试验呢?
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说法,这种测试是危险的,因为这些试验产生了大量的太空碎片。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国人主张的是“大家都不能再测试这种武器”,而不是像中导条约那样直接要求各方“放弃部分或全部该类型武器”。为啥,因为美国人自己是不可能放弃反卫星能力的。早在2008年,美国就在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发射了一枚标准-3拦截弹,摧毁了美国间谍卫星USA-193号,证明了该导弹确实能把卫星揍下来。
希洛号巡洋舰发射标准-3拦截弹
换句话说,美国人的行为是“过河拆桥”,自己拥有了这一能力,就想方设法不让别人也拥有类似的能力。对于美国的盟友来说,这是美国增强其军事庇护能力、进而增强美国军事霸权的一种手段,因为缺乏这一手段的盟友将不得不更加依赖于美国,从而使得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朝贡体系变得更加稳固。
对于那些本就没有能力研发这种武器的美国盟友来说,在这件事上支持美国无疑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既能博取美国的政治好感,也为将来敦促美国提供更多军事庇护打下了基础。
对于俄罗斯来说,美国的这个倡议显然就是一纸废话。但在国际政治领域尤其是联合国大会上,美国的这一倡议首先在道义立场上占据了先机。借此,美国就能肆意借舆论攻势打压那些意图开发或测试反卫星武器的国家,一方面强化了美国“世界警察”的政治形象,一方面使得美国能够更加顺理成章地孤立对手、推动区域化进程。毫无疑问,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美国完全是有能力做到的。
联合国大会
太空军备竞赛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俄罗斯乃至其他国家之间的“反卫星武器竞争”并不会随着美国的倡议就彻底终结。从政治角度来说,随着东西方政治阵营之间的结构性对抗日渐增强,反卫星武器不仅不会消失,还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的一部分,进行反卫星武器测试的频率会不降反增。而这种恶性竞争,对全人类的安全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广大普通人尤其是科学和商业航天来说,“太空军事化”的威胁更加严重。
首先,反卫星武器试验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被摧毁的卫星往往会化为数百甚至成千上万片难以控制和追踪的“太空垃圾”。这些垃圾的重量大都在几百克到数公斤左右,但别看它们的重量不大,在近地轨道上它们将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狂奔”。在这种速度下,一块1公斤的太空垃圾,能够轻松摧毁一颗重达1吨的卫星,让价值数千万的卫星变成一堆废铁。
被污染的地球轨道
更致命的是,一旦这种垃圾冲向载人航天器,尤其是国际空间站等等,造成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例如在去年11月俄罗斯摧毁“宇宙1408”卫星的试验中,俄军的反卫星武器将这枚重达1.7吨的前苏联电子卫星炸成了数十万块太空碎片,而这些碎片中仅有大约1500片能够被跟踪。
这些碎片形成的高速碎片场曾三次与国际空间站交会,导致空间站乘员不得不进入紧急程序,穿上了宇航服随时准备从船员舱撤离。讽刺的是,当时国际空间站中,还有两名宇航员是俄罗斯人。除此之外,该卫星的碎片还多次危及其他国家的卫星,例如次年1月,该卫星的一块碎片就险些撞上了清华的一颗科研卫星,两者间最近距离仅14.5米左右,堪称“擦肩而过”。
国际空间站
作茧自缚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早在1978年,NASA科学家凯斯勒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当两个近地轨道上的物体相撞,将产生更多的碎片;而更多的碎片会和更多的航天器碰撞,而这种连锁反应将导致产生巨量的太空垃圾,最终导致整个近地轨道都被超高速飞行的碎片云所覆盖,任何通过的航天器都将面临被大量高超音速飞行的碎片“正面轰炸”。
届时,这个“结界”将彻底“封印”人类的近地轨道建设之路,所有国家的卫星都将毁于一旦。这就是在航天领域广为人知的“凯斯勒效应”。
在这一理论提出后,人类用行动成功地证明:凯斯勒是对的。2009年,两颗卫星——铱星33和宇宙2251在西伯利亚上空789千米的轨道上以每秒11.7公里的速度相撞,导致产生了近两千块较大的太空碎片,形成的碎片云对同一轨道周边卫星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一事件发生后,美俄双方在互相喷口水甩责任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个悲惨的现实:在轨碰撞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NASA科学家凯斯勒
一旦凯斯勒的预言成真,那么人类的一切航天活动都将面临停止,而GPS、北斗等导航系统也好,卫星电话、电视也罢,这些我们似乎早已习惯的服务也将化为乌有。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倒真算得上是人类的“作茧自缚”了。
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近地轨道上已经有超过50万块长度超过10厘米的太空垃圾,而1厘米的碎片数量更是超过了1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反卫星试验,都很可能导致更多碎片的产生,甚至产生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讽刺的是,美俄为了进行军事竞争,又很难彻底放弃对该武器的开发和测试:毕竟卫星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太重要了,任何有能力的大国都不会愿意放弃这一领域、眼睁睁看着对手占据优势。
也许在未来的数年乃至数十年内,我们能够有幸看到美俄等国达成一致、共同限制反卫星武器的发展,促进废弃卫星合理销毁或回收,避免“凯斯勒效应”成为现实。但在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和动荡、矛盾空前尖锐的当下,这一“和平愿景”似乎不太现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