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的上海艺行公益促进中心,只见一个个制作精良的竹制艺术品错落展陈着,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前来体验竹编技艺。“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我的学员做的,放在这里售卖。”非遗传承人、上海艺行公益促进中心创办人程丽告诉记者。
据了解,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当时,全国能掌握竹丝编织技艺的仅十几人,手巧、悟性高的程丽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程丽的家乡四川盛产竹子,竹编技艺流传数千年。“睡觉用的凉席、捕鱼用的鱼篓、做饭用的笼屉、晾晒谷物用的簸箕、赶集采买用的挎篮……竹编的身影无处不在。”对程丽来说,竹编是她打小就会的一门手艺。“大家编扇子、编筲箕、编簸箕,然后拿到集镇上去卖,几分钱、一毛钱、两毛钱。”程丽说。
1996年程丽从四川来到上海,发现上海虽然是现代都市,却有着悠久的竹编历史。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程丽开始试着编织些小产品放酒店寄卖,没想到反响不错。后来,程丽成立了自己的竹编工作室。在创作时,她努力挖掘竹本身的材质美感,将原本着重于生活实用器具编织的小手艺,慢慢转变为带有更高艺术附加值的艺术品。
“竹子品种不同,其立体感、柔韧度也不同,在选材时各有讲究。比如,慈竹柔韧性比较好,楠竹适合做竹刻……”程丽介绍,研究材质特性与编织技艺同样重要。
程丽告诉记者,她主要致力于竹丝画的创作和竹丝扣瓷技艺的传承。平面竹丝画是所有竹编作品中工艺最复杂的,竹丝处理好后再采用挑、破、压、拼等多种编织手法,经过长时间的精工细作才能完成。竹丝扣瓷又名瓷胎竹编,以花瓶、茶具等瓷器为内胎,将竹丝编织于胎上,依胎造型,接头藏而不露,编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
程丽认为,生活可以知足常乐,创作作品一定要精益求精。“竹丝扣瓷的工艺要点,简单说来就是紧贴胎、密藏头、经线匀、纬线平。竹丝要随着瓷器的线条紧紧贴住;一根竹丝大概80厘米长,一件作品几十根竹丝,但肉眼看不到接头;南北向的走线要均匀、东西向的走线要水平。说起来可能挺简单,但要练出手感,需要经年累月下功夫。”程丽说。
程丽身上蕴藏着竹子的优秀品质,清雅、宁静,以及坚韧、努力、奋发向上。
精进手艺是永无止境的,程丽也在不断摸索新的可能,将传统竹编跟现代生活相结合。她还在传承竹编技艺基础上,先后到多地美术院校学习,多次赴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了解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进行差异化和定制化生产。在她看来,传统工艺需要融入现代创新理念。
“传统的东西固然好,但一定要找到传统与市场的结合点,才能让竹编手艺有生命力并发扬光大。”程丽说。
程丽还和各级残联合作,免费教授残障人士竹编手艺,并将他们的作品放在自己的工作室售卖。
“我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教残障人士学点手艺是有意义的事情。竹编在家就能做,非常适合他们学习。”截至今年,程丽已经累计培训残障人士超过300人。不少人通过学会竹编技艺而有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去年,学员徐翠艳还和国际服装品牌合作竹编时装,带着非遗技艺走进了巴黎时装周。
“技能帮扶,助人成长。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生,能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我想,这才是非遗生生不息的魅力。”程丽说。 (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