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站稳人民立场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必须紧贴形势新发展、人民群众新需要,更加聚焦到群众工作上来,才能更好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服务人民,从而使群众有效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
基层理论宣讲必须走进人民群众、植根人民群众,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一些“用户思维”和“需求导向”,使理论宣讲与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相结合,及时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注重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群众是宣讲的受众,把大道理掰开来说、碾碎了讲,用浅显易懂、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事例讲好加油鼓劲的话,紧紧围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重大思想观点,把博大精深的理论细化为一个个群众可知可感的小话题,用身边可感可及“小故事”阐释时代“大道理”,才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讲效果。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着力开展“技能式”宣讲,让宣讲与促进群众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组织产业致富带头人、技术骨干、专家学者等,深入工厂车间、城镇社区,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融入技术服务中,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着眼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工作。充分发挥“中国好人”“模范家庭”等先进群体的带动作用,带领百姓宣讲员第一时间理解吃透宣讲内容,深入基层开展巡讲活动,把我们的美好生活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起来,与新时代伟大变革和辉煌成就联系起来,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联系起来,在润物无声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讲究宣讲艺术,让广大人民群众于“日用而不觉”中体味理论的“趣味”。转变话语,从“百姓视角”出发。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善用百姓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的平实语言、感人故事、生动案例。针对乡镇农村宣讲的对象大多是农民这一群体,用活用足现有资源,合理搭配,让人民群众想听、爱听、听得懂,将诗朗诵、三句半、快板说唱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入宣讲,让宣讲有高度又不失温度,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使理论更加深入浅出、喜闻乐见。分类施策,打造多元化“宣讲产品”。充分考虑受众的思想差异和接受能力,精准打造面向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多层次宣讲产品,做到因人制宜、精准滴灌,针对农村群众、企业职工、机关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妇女群众、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理论宣讲,量身打造可资借鉴的备课指南,于春风化雨中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把理论宣传“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注重受众体验,让群众当主角。着力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走出“你声嘶力竭,我不为所动”的困境,让受众参与到宣讲中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论需求,以传受协同一体、交互作用的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基层理论宣讲阵地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民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载体。人民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传统渠道和新兴途径并重、现有平台和流动阵地结合,努力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论宣讲平台。用好传统宣讲阵地,打造“群众身边、便民快捷”的宣讲场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依托,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具有地方辨识度的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矩阵。同时要因地制宜,让宣讲从理论小课堂,拓展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凉亭长廊处,让理论宣讲场景生活化,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发展的理论宣讲新模式,筑起更为广阔的理论宣讲阵地。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加强选题策划。精心办好党报党刊理论版,办好广播电视理论专栏,推出更多群众愿意看、爱看的优秀理论图书、文章、节目,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在众声喧嚣的时代锚定思想“坐标系”、把准宣传“主基调”。积极拓展网络平台,探索理论宣讲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综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全媒体平台,利用视频、动漫等形式,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微”宣传栏目,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传播形式,让理论宣讲留“原味”、有“真味”、增“趣味”。
基层理论宣讲队伍直接决定着理论宣讲的水平和成效。重心下移、触角延伸,广泛组织“群众讲给群众听”活动,努力让宣讲对象成为最好的宣传者,让理论在“双向奔赴”中产生共鸣。聚焦基层力量,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伍。吸纳具备良好政治素养、一定理论水平、较强表达能力和志愿服务经历的基层群众,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伍,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解疑释惑。这些特殊的宣讲员根在基层,了解基层情况、熟悉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明晰群众需求,自然而然就能用“老百姓的话”讲出来、表达出来,做到把“大众化”与“化大众”有机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宣讲积极性,做好培养工作。发挥好群众宣讲员作用,做好培养、培训,开展交流会、组团宣讲、备课会等形式丰富的“传帮带”活动,共同梳理宣讲主题、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找到适合的宣讲方式,形成强大的“磁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宣讲实效。注重品牌培育,着力引导群众。宣讲品牌是一个地方理论宣讲的“名片”,是宣讲成果的集中体现。学习各地宣讲品牌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品牌。支持各地探索实施“一地一品牌”工程,共同推动宣讲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小故事”反映“大主题”,讲好群众身边故事,故事越鲜活越有感染力、越有说服力。当前,我们更要讲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改革发展故事,在一个个生动故事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感受党的方针政策蕴含的民生温度,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胡晓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