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经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业委会审核,认同南安市洪濑顺利面线糊店具有传承价值,同意收录入传承人网《中国传承·百年老店》,授予“非遗和传统文化·百年传承老店”认证入库荣誉铜牌。
洪濑顺利面线糊制作技艺始创于1907年,已有117年历史,于1996年开设店面,目前有三家直营店,十多家加盟店。
洪濑顺利面线糊制作技艺的创始人郭鼎,生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从小在洪濑街市生活,得到长辈传授烹饪技艺,并以自制面线糊闻名乡里,后经营小食摊卖“面线糊”为生计。
郭清泉,生于1928年2月,年少时随父亲郭鼎学习面线糊制作技艺,成为“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
从1970年开始, 17岁的郭文亮就帮父亲郭清泉在街道边摆小食摊卖面线糊,学习面线糊的烹制,成为“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他将面线糊创制出了一种独特风味,成为他开办小餐馆的一道特色小吃。很多赶早市的小商贩或乡下农民,就慕名来到餐馆里,点上一碗面线糊,配上一根油条,有滋有味地喝着、吃着,驱赶着饥饿和疲劳。
为传承祖上技艺,从1989年9月开始,作为兄长的郭文亮就将自己多年制作面线糊的技艺与心得,悉数细心传授给对美食颇有兴趣和讲究的第四弟媳戴玉玲(出生于1963年,当时戴玉玲与丈夫郭顺利因生育两个男孩,生活困难,到郭文亮在树德寺开设的小餐馆帮工)。戴玉玲认真地学习制作面线糊技艺,两个月后,就出师了。
为了做好特色汤底,精工细作,用猪大骨、蚝干、蛏干、小鱼干等多种海鲜一起慢火熬制。清爽鲜香的好汤底,是做好面线糊的关键。“要做上乘的面线糊,就要把虾糠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足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汤汁过滤待用,并把热鱼肉制成丝状待用。”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慢火热制的时光中,将锅置于灶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并烧沸,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味,淀粉调水徐徐倒入锅中,并不停推匀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顺利面线糊的独特风味来自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和精选食料。除了以精制面线为主材,更是添加了虾糠、熟鱼肉、精盐、味精、淀粉、胡椒盐、白酒、芫荽等丰富的辅料提鲜。
洪濑顺利面线糊2015年评为“老字号保护单位”、2015年评为“福建百年老铺”、2015年荣获“福建名小吃”、2016年荣获“中华名小吃”、2016年荣获“泉州风味小吃”、2019年荣获“南安市十大风味小吃”、2019年受邀参加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
《中国传承·百年老店》入库还在火热进行中,期待您的申报!让我们一起为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助力助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