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现在,财经大V讨论经济数据的很多。显然是把这两天行情的萎靡和跟周末公布的工业利润数据挂钩了。

确实,此刻非常敏感,又充满悬疑的时刻。也恰恰这种时候,市场机会又会特别的多,当然散户未必能看出来。所以就值得重点说。下面分三部分来讲,第三部分最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敏感又悬疑的时期

此刻之所以敏感,看看上证指数的表现大家都能感受到,针状走势又现,等于是博弈到达了一个平衡点,但平衡从来是难以长时间维持的,必然被打破,向上、向下就是生死之别,怎么能让人不紧张?

过去10年内,也就在2014年6月,和2020年6月有过类似的针状走势,而现在是第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悬疑就在于,10月份国家实施了很多刺激政策,但是否有效,得有3-6个月窗口期,也就是说至少春节后才能看得到结果。但很多人的股票,却已经等不及这几个月了。

二,哪里都得付出代价

实际上,有一个情况是必然的,那就是经济如此,必然会救,区别只是怎么救,而如何去救也肯定不是拍脑袋,而必然是找一个代价小效果好的方向突破。

比如把房地产弄起来,效果肯定好,代价多大,恐怕也是惊人的。回头看,其实最近两年,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包括投资端,GJ都出台了不少政策,也被不少网友吐槽,说是政策不及预期。其实,这就是国家也在试,看从哪个方向动手,能够带动经济,并且代价何时。相信,等新的经济数据出来之后,一定不再是蜻蜓点水撒一遍,而是花代价重点突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突破方向一旦定下来了,股市必然看到希望,机会一定会多很多。而符合突破方向、突破产业相关板块,更会是大行情的摇篮。

三,请先摆脱认知偏差

但对普通人来说,你一得扛过现阶段,二是能看到机会所在,别等到都大涨起来了,才知道,那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真能做到以上两点的人很少,因为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偏见,喜欢小盘的就永远觉得大盘股涨不动,蓝筹的永远觉得题材就是瞎炒,一碰就会灰飞烟灭,还有各种其他好恶,我就不多说了,都是自我设限。

而实际上,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的,不是这些主观好恶,而是专业机构的参与动作。只要动作积极,上趋的理由必然会有;相反,机构消极,导致跌下来的时候找下跌理由也从来不难。

可惜,让散户观察机构动作,同样不容易。就比如下面两个股票都在震荡,但一个震荡后破位,一个震荡后突破上涨。走出来之后,我们都知道震荡的时候对这两个股票,机构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当时能区分清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难以辨别的原因,就是机构的动作和散户、游资的交易是混在一起的,普通人用肉眼追踪每秒钟都有几十笔的成交数据,还要从中做出甄别,就是天方夜谭了。

但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比如「交易行为」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细节。

所以说,把震荡时候的机构动作看清楚,那么就清楚震荡后的股票,到底是砸盘还是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看机构和看走势的差异,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四,不要忽视机构锁仓

另外,别看市场里个股今天跌的不少,但锁仓股占比目前在高水平上。说明多数股票哪怕回落,机构可不是逃命,而是至少保持了锁仓状态。这在下跌中可不是坏事,能第二波上涨的股票,多数都是机构锁仓的股票二次发力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