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这月27、28日,很多航空区博主都已经开始盘点“2024十大空中交通事故”了,谁想后面还有高手。
就在隔天的12月29日上午9:03(韩国当地时间),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波音737—800民航客机,在全罗南道务安机场降落时滑出跑道,撞上机场外围的混凝土围墙(一说撞击的是安装进近灯的混凝土基座),机上181人除2人确认获救外,其余179人“基本确定”罹难。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极其严重又极其惨烈的空难。由于事故发生在低空和地面,飞机出事的全过程均被摄像头捕捉,事故原因似乎非常清楚:飞机因在低空遭遇飞鸟撞击,导致引擎故障,进而起落架无法正常放下,只得以机腹着地迫降,最终因无法有效减速而撞墙。
但这其中的疑问其实不少。
比如,在当地时间8:54,这架飞机曾尝试降落,但不成功,于是机组选择了复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降落不成功的?
要知道,复飞在民航界虽然不算什么奇怪操作,但总得有个原因吧?这个原因,塔台大概率是知道的,因为机组无论选择降落还是复飞,都要跟塔台沟通。只不过,这个原因,目前还没人说。
又比如,客机复飞后,第二次尝试降落过程中,8:57,塔台发出了鸟情预警,随后的8:58分,机组发出了“Mayday”求救信号,同时有人拍下了飞机一侧引擎起火的视频,那么,是否可以确定,飞鸟撞击的是飞机引擎?
当时,飞机起落架应该处于收起状态,飞鸟同时精准击中三个起落架位置的概率极小,就算击中了,由于挡板的阻隔,也极难对起落架本体造成严重损害。可问题是,如果飞鸟击中的是引擎,为何会导致起落架放不下来?
波音737—800客机至少有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一说有三套),一侧引擎损毁,不至于让两套液压系统同时失效;何况,就算液压系统失效,起落架依然可以“重力放出”,通俗地说就是靠飞机轮子的自身重力把它们“甩”出来,那为何这架飞机没“甩”出来呢?
再比如,引擎的损坏,是否真的导致了液压系统的失效?如果液压系统失效,机组应该无法控制飞机才对,那他们是如何让飞机以标准的机头扬起、机腹着地的姿态,准确迫降在跑道上的?
在之前的类似事故中,有的大牛机组通过调整两侧引擎推力来实现对飞机姿态的控制,可问题是这架飞机一侧引擎已经坏了呀。那么,机组如何能在引擎和液压系统同时失效的情况下,精准控制飞机姿态?
但是,如果液压系统没失效,为何非但起落架没放下来,扰流板也没打开,引擎反推也没起作用?从飞机触地滑行的视频来看,引擎的反推罩似乎是处于打开状态,但它前面没有扬起任何的尘土或气旋,这说明它极有可能是触地时被刮开的,而不是机组主动打开的。
再者,如果液压系统没失效,机组仍能控制飞机,那他们为何不盘旋放油,而是非要带着那么多燃油迫降?咱就不说把油完全放空后滑翔迫降,你多少放一些,让飞机不这么重、也不这么容易爆炸,也好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机组来不及、或者不愿意这样做呢?这些突发状况,在8:58—9:03这五分钟的时间里,机组与地面塔台,有没有沟通?这个最关键的信息,目前还没有披露,导致这一系列疑问,也得不到有效解答。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务安机场是否存在管理上的疏漏。
比方说,他们是否应该及时出动消防车辆跟随飞机,以及是否应该向跑道上喷洒泡沫?
按说也应该,不过五分钟的时间,来不及反应,似乎也情有可原。
至于大家质疑的机场周围为何不是铁丝网而是混凝土墙,这个确实不够专业,但退一步说,即使机场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飞机以这个速度冲出去,也依然会撞上机场外的建筑物。
咱总不能要求机场方圆五公里之内没有混凝土建筑吧?那要是有山有悬崖怎么办?如果这些都不能有,世界上很多机场就不该存在了。
所以,这起空难应该是由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所导致的,目前的这些疑问,只能等待黑匣子破译后才能得到解答,此时不知详情,不必过于苛责某一方面。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最近几天民航客机接连出现事故,坐飞机还安全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反正从目前来看,民航仍然是世界上安保最严格、事故率最低的交通方式,只是它一旦出事,往往十分严重,所以给大家造成了不安的感觉。
这没办法,对习惯了“脚踏实地”的人类来说,飞到高空,本来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说,这种不安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随着近年民航业的大规模扩张,很多服役多年的客机,也到了老化的阶段,这时候,不论客机的驾驶人员,还是地面维护保障人员,又还是指挥人员,都应该更加打起精神,不可玩忽懈怠。
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安全责任大于天,任何时候都应该警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