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广德“乾隆龟”的故事

作者:徐厚冰

皖南广德,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据南朝梁沈约《宋书》(第廿八卷,《志》第十八卷《符瑞·中》)载:“孝武帝大明三年(459)三月戊子,毛龟见宣城广德,太守张辨以献。因诏。”该史料证明,中国有史以来,广德是首次贡奉毛龟之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毛龟第一贡地”,详情搜索笔者拙文《广德是“中国毛龟第一贡地”,已有1560余年历史》(2020-04-05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德盛产毛龟、香龟、甲半龟、金龟等二十余种龟类。广德人淳朴憨厚,珍惜灵性,早在南宋时期,放生习俗已经在广德军流传。南宋文学家、诗人陆游曾为广德著名篇章《广德军放生池记》。长期以来,当地人不仅传承放生习俗,“修放生故事,所以广圣泽之余,有不敢忽者。”特别是见到大乌龟,一般都会在乌龟身上刻字,然后放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母亲曾经告诉我,她在六十年代,曾经在北乡(今誓节镇绿林村)逮到一个大乌龟,足有洗脸盆那么大,但见该大乌龟身上刻满了被放生者的名字,毫无疑问,母亲也将这个大乌龟刻字放生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笔者与哥哥们,在卢村清方村山中挖冬笋,也挖到一个大香龟,目视至少有三斤多,抓回家,也刻了字,将香龟放生了。于今,也记不得当时刻了什么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笔记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段关于跨越二百余年的放生乌龟的故事——《乾隆龟》。

乾隆十一年(1746),福建安溪人陈氏,客居广德北乡,曾经捕捉到一只乌龟,便刻上“乾隆十一年安磎陈氏放生”共十一个字,然后把乌龟放生了。

二百二十年后,即民国18年(1929),浙江四安(今长兴县泗安镇)新村人沈小二,年近五十,以捕鱼为生。是年7月的某一天,沈小二来到了临县的广德门口塘(今邱村镇府所在地)扑鱼,不料,抓到一只大乌龟,见乌龟背上刻有“乾隆十一年安磎陈氏放生”字样。原来居然是乾隆时期安溪人陈氏所放生之龟,实乃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到如此大乌龟,沈小二当然欢喜异常赶紧回家,用秤一称,“乾隆龟”有十斤九两,立马拿街上出售。恰巧,上海一位账房先生从广德讨账返回,路过泗安,看到沈小二正在出售“乾隆龟”,毫不犹豫地花了4洋元(一块大洋大约就有着145元的价值)买了下来,准备带回上海,投入黄浦江放生。

见沈小二卖了“乾隆龟”,旁边多事者说:“把这大乌龟带到上海大世界出售,至少可以卖200大洋!”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可以卖3万元。然而,上海那位账房先生已经付了钱,早已经登船而去。至于他是否将“乾隆龟”放生于黄浦江,后来就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民国时期,发生在广德“乾隆龟”的事情,时有上海《申报》在1929年8月1日的第19版作了报道——

乾隆龟

作者:施绮芬女士

【本报讯】四安新村沈小二。年近知命。赖捕鱼为生。日前在门口塘捕得大龟一只。背上镌有「乾隆十一年安磎陈氏放生」十一字。权之,计十斤另九两。沈小二欢喜异常。当即携赴上四安求售。冀得善价。适有沪某号账客。自广德收账归。见而奇之。即出番饼五元购得。拟投诸浦江。旁有好事者语售龟者云:“如将此龟携沪,售于大世界陈列。必可得二百余元。”售者追悔莫及。盖某账客早来乘轿登轮矣。(民国18年/日昭和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徐厚冰,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