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耳食之言

出处:《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故事:当时一些人对于听闻之事,不探究根源,仅凭他人传言,未加思索便轻信、传播,如同以耳朵进食,不知滋味真假,后 “耳食之言” 就指轻信传闻、未经查实的言论。

2

忽忽不乐

出处:《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故事:梁孝王在三十五年冬入朝,向皇帝上疏请求留在京城,未获应允,回封地后一直心情低落,闷闷不乐,似有所失。

3

乐极悲生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故事:古人从生活经验总结,饮酒过度易生乱,欢乐至极往往转悲,凡事皆如此,一旦走向极端,就会衰败。如有人功成名就后得意忘形,大肆挥霍,最终却陷入困境,正是 “乐极悲生” 的写照。

4

兼容并包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故事:原义为广泛包容吸纳各方,如汉武帝时期,朝堂之上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学派,只要有才能、见解,皆可为国效力,使得文化、思想多元发展,此成语后形容全方位容纳不同事物。

5

洋洋得意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故事:晏婴的车夫起初因给晏子驾车而自觉荣耀,出门时意气风发、十分得意,后经妻子点醒,认识到自身浅薄。该成语常用来描绘人取得成绩或满足心愿后,那种沾沾自喜、神气活现的神态。

6

胯下之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故事:韩信年少时,遭一屠夫挑衅,说如果韩信有胆量就拔剑杀了他,否则就要从他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为了避免冲突,忍辱从其胯下穿过,后来韩信成为名将,此典故常用来形容人能忍辱负重。

7

霸王别姬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困,兵少粮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已尽被汉军占领,便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为不拖累项羽,拔剑自刎。项羽突围后最终自刎乌江,该成语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故事:刘邦在秦都咸阳郊外鸿门宴请刘邦。项羽谋士范增意图宴会上刺杀刘邦,刘邦处境危险,樊哙劝说刘邦赶紧逃离,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形容己方处于任人宰割的危险境地。

9

萧规曹随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

故事:西汉初立,萧何辅佐刘邦制定诸多法规政策,使国家初显秩序。萧何死后,曹参接任丞相,他深知汉初需休养生息,便延续萧何旧制,无为而治,使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后人用 “萧规曹随” 肯定遵循前人良策之举。

10

后来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故事:汉武帝时期,卫青等新人因战功受重用,老将汲黯自感被冷落,向汉武帝抱怨用人如同堆柴,后来者反而居上,本是牢骚之语,后演变为形容后起之人超越前辈的成语。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