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七彩小路》
作者:斜塘晚晴
冬日的樟树林
依然绿意盎然
只闻鸟语啾啾
不见它们
躲在哪里情意绵绵
自从你走后
湖边小路两侧
种了很多三色堇
还有一串红
万寿菊和碧冬茄
宛若七彩斑斓的丝带
路边长椅
孑然一身
但还留有
恋人相拥的余温
羞红了脸的枫树
是爱情最好的见证
冰冷的夕阳
一头撞入湖里
溅起白色火花
瞬间把城市点亮
林间的草地灯
狼尾草的眼睛
探问谁的空壳
在林间徘徊逡巡
今夜
这条我们曾经
携手走过的小路
不会再有
清冷月辉下的笑语
不会再有
小狗跟在身后的哒哒声
白雾从湖面升起
化作巨大的蚕茧
我成了一只蚕蛹
待春天来时破茧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人介绍:吴同伟,笔名斜塘晚晴,山东梁山人,北大光华管理硕士。现居苏州从事金融科技工作,梧桐智投创始人。九十年代担任过科技类期刊的执行主编。业余喜爱诗歌创作,作品散见国内诗歌网络平台和期刊杂志。

湖边七彩小路》以湖边一条七彩小路为线索,串联起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美好回忆与当前的孤独思念。诗歌通过描绘冬日樟树林的绿意、湖边小路的七彩斑斓、路边长椅的余温以及夜晚的清冷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离去后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同时,诗歌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期待在春天来临时能够破茧而出,重新拥抱生活与爱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与对生命的珍视。

《湖边七彩小路》思想内涵

爱情的回忆与追思:诗歌开篇即用类似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表现手法,将人语换成鸟语,营造出唐诗般空灵的意境。接着,以“自从你走后”一句,引出诗人对爱人离去的深切思念。随后,诗人通过描绘湖边小路两侧的七彩花朵,宛若七彩斑斓的丝带,象征着诗人与爱人之间曾经的美好时光。这些色彩斑斓的花朵,不仅是对过去爱情的回忆,更是对爱人美好品质的赞美。

孤独与思念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路边长椅的孑然一身、恋人相拥的余温以及羞红了脸的枫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当前的孤独与思念。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自然景色的情感寄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通过描绘冬日的樟树林、冰冷的夕阳、林间的草地灯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这些自然景色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美感,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白雾从湖面升起、化作巨大的蚕茧等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更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诗歌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当前的孤独思念,但诗人并未陷入绝望。相反,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来临时破茧而出的蚕蛹,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一意象不仅富有生命力,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勇气。

爱情与生命的永恒价值:整首诗以湖边七彩小路为线索,串联起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诗人表达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永恒价值的赞美。在诗人眼中,爱情与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与追求。

《湖边七彩小路》艺术特色

细腻的笔触与真挚的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与强烈的感染力。如“路边长椅/孑然一身/但还留有/恋人相拥的余温”等诗句,不仅富有画面感,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爱人的深深怀念。

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意义: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七彩斑斓的丝带”象征着诗人与爱人之间曾经的美好时光;“孑然一身的路边长椅”则暗示了诗人当前的孤独与思念;“冰冷的夕阳”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与景物的交融:诗人巧妙地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使得诗歌中的每一个景物都成为了情感的载体。如“羞红了脸的枫树/是爱情最好的见证”等诗句,不仅描绘了枫树的美丽景象,更通过枫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赞美与珍视。这种情感与景物的交融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时空的交错与转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时空的交错与转换手法,使得诗歌在结构上更加灵活多变。如从冬日的樟树林到春天的蚕蛹破茧而出等意象的转换,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时空的变幻与生命的奇迹。

隐喻与象征的巧妙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隐喻与象征手法,使得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深意与象征意义。如“白雾从湖面升起/化作巨大的蚕茧/我成了一只蚕蛹”等诗句,不仅描绘了湖面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状态,更通过蚕茧与蚕蛹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种隐喻与象征的巧妙运用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与深度感,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思维的启迪与心灵的震撼。

对比与反衬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反衬手法,使得诗歌中的情感与景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如“七彩斑斓的丝带”与“孑然一身的路边长椅”之间的对比;以及“冰冷的夕阳”与“春天来临时破茧而出的蚕蛹”之间的反衬等。这些对比与反衬的运用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度感,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感的波动与心灵的触动。

情感层次的丰富与递进:诗人的情感层次丰富而递进,从对过去的回忆与思念到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从对爱情的赞美与珍视到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这种情感层次的丰富与递进方式不仅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饱满与深刻,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净化。

语言的音乐性与节奏感: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性与节奏感,使得诗歌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富有韵律美。如“只闻鸟语啾啾/不见它们/躲在哪里情意绵绵”等诗句不仅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而且通过巧妙的押韵与停顿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完美与和谐。这种语言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价值;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与诗歌的美感。

主题的深刻与普遍性:诗歌的主题深刻而具有普遍性。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更是对爱情、生命、时间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探讨。这种主题的深刻性与普遍性不仅使得诗歌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与深刻;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与心灵的震撼。同时,这种主题的深刻性与普遍性也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与社会影响力。

诗评作者简介:史传统,中国国际教育学院(集团)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财经杂志社评论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级评论员,在人民网人民智作、中国诗歌网等10几家媒体发布文学评论和诗歌作品1000多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