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和AI的关系,正在悄然变化。

听筒Tech(tingtongtech)原创

文| 艾莉亚

编|小 听

23年前,科幻影片大师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人工智能》,电影主角是一位由AI生成的小男孩“大卫”,他能够和人类养母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赚足了无数观影人的眼泪,也打开了许多人对AI世界向往的大门。

23年后,迅猛发展的AI,让《人工智能》中曾经遥不可及的“科幻”,正在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人类看到了AI这一智能生产力,带来的诸多想象空间。

这一年,也被认为是AI应用落地的元年,自此,人与AI的关系走到了一个新阶段,从工具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人与AI之间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连接,关系越来越紧密。

2024年12月31日,百度发布了2024年年度AI提示词—“答案”。

据统计,2024年在文小言APP上,与“答案”相关的提示词总计出现超1亿次,是2024年人们对AI说过最多的提示词。

包括“答案”在内,百度总计盘点出“是什么”“怎么”“为什么”“帮我”“图/画”“标题”“风格”“润色/增加”“简单”等十个交互最高频的AI提示词,对应的100条常见问题,以及一个特殊提示词: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过去的2024年,“不确定性”或许能描述人们对过去这一年的感受。在日常不确定的年代,人们总是能找到各种生存的哲学。“求好运”、“去班味儿”、“松弛感”、“Passion”、“情绪价值”等成为今年热梗,正是大家在寻求心灵共鸣,试图抚慰内心焦虑的体现。

这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在这份年度AI提示词中有所映射。“你的MBTI是什么”、“水灵灵是什么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幸福是什么”…这一年,很多人通过AI理解流行的青年文化、找寻人生答案。‍

百度发布“答案”这一年度AI提示词,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一年的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情绪,另一层意义在于揭示出,在AI元年,人与AI的关系如何走向新阶段。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过,“以前我们争夺的是注意力,是时间,未来争夺的,是亲密关系。”

2024年,这些充满温度的问答背后,蕴藏的是一个全新的人与AI共处的世界:2024年,人们向AI问答案,来寻找更多确定性。

人类开始习惯在AI中求“答案”

一个事实是,使用AI已成为当代人生活新的缩影。

搭上回家的末班车,95后杨林卸下了一身班味,和无数个普通的夜晚一样,回到只有自己的小窝。

“明天出差,需要一些准备工作要做。”有些疲惫,不想打字,不想看电子产品,也不想思考,他开始和AI对话。

“X城明天适合穿什么厚度的衣服?”

“帮忙查一下XX地铁站到北京大兴机场的路线。”

使用AI这两年,杨林深刻感知到了技术的不断进阶,给出指令后后,他会让AI“直接给答案”,每次都能很快得到回应。这次杨林在几秒后,就收到了一份规划详细的出行计划。

不过,今晚的杨林更加焦虑,明天要出差的他,似乎患上了“出差综合症”。

杨林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他习惯了一丝不苟地“按计划工作”,他对高负荷的出差工作没有异议,但就怕在出差中不断接到临时安排,也担心客户不断挑战自己。

他问AI,“如何高情商在出差时把计划外的工作躲掉?怎么做才能缓解下压力?”

AI给了他一个705字数的回答,并提出了有效沟通方式和替代方案。最后AI说:“请记住,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在短期内处理计划外的工作。但要明确的是,躲避并不是一个长期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特别在职场环境中,你需要的是更勇敢,成为更好的自己。”

杨林有些触动,i人性格的杨林,尤其不擅长处理人际和职场关系。他觉得这一刻,AI似乎不再只是那个帮自己查东查西的工具了,它能Get到他的情绪,甚至它能做到不是一味迎合人类的情绪,反而提出中肯的建议,鼓励人直面内心的小小恐惧。“我确实想在2025年尝试更加勇敢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后的晓晓是一名走在互联网前端的“潮人”,也刚经历人生的一场蜕变。从2024年初春开始到寒冬,她熬过了一个漫长的考研备考期。

“准备考研的大段时间,自己总是崩溃的。害怕辜负父母,又担心考不上找不到工作,感觉撑不下去了,我就常常跑去跟AI‘发疯’。”

最开始,晓晓研究了“AI赛博上香”、“AI塔罗”,用时下这种年轻人最流行的方式来寻求精神安慰。

晓晓尤其喜欢AI赛博上香,对整天铺在书本里,缺时间的她来说,这是最实际的“上香”方式。“在上班和上进之间,我选择电子上香”、“考研人哪有时间真去上香”、“赛博上香才是Z世代祈求自己考研成功上岸最时髦的方式”......

有一次,在晓晓对AI诉说自己对失败的恐惧时,AI却以“未来的我”的口吻,给晓晓写了一封信。

AI对晓晓说,“别怕,梦想的学校就在你眼前。熬过那些难捱的时光和被试卷折磨的日子,我们终将在金秋的九月相见。”

那一刻,晓晓眼角有些湿润,“那是我脑海里反复构想的画面。”那些一边打鸡血、一边崩溃的日子里,晓晓很感激有AI作伴,时常给自己些鼓励。因为很多时候,她感觉很难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诉苦,怕被认为矫情。

事实上,“杨林”和“晓晓”们随处可见,他们习惯在AI上寻找工作和生活中的“答案”,以获得“帮助”。潜移默化中,AI已经成为普通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I已经成为“亲密的搭子”

过去一年里,AI的应用之广泛,触目可及。

最初,“杨林和晓晓们”只是借助AI来进行简单的文本处理、日常查找问题答案,但这已经足够惊艳。

最早尝到AI甜头的那一批人很快发现,通过AI,通宵熬夜查找资料已经成为过去,他们可以用AI快速地形成成熟的文案。

杨林至今都记得第一次体验国产大模型时的惊艳。

仅仅是两年前,杨林在第一家国产大模型“文心一言”刚刚推出的时候,便体验了AI的魔力,“过去需要我花费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去查阅建筑资料,但那时候短短几分钟,大模型便完成了资料收集。”

“很快,你会发现,大模型能够做的,不仅仅是查找资料。它能帮我写让人无比头疼的周报,还能形成初步的PPT。那些工作中无比繁琐的基础工作,AI都能够实现。”

杨林直言,在工作中,AI甚至还充当起设计师的得力助手,轻松帮自己“画图”,不仅解放了他的双手,更重要地是,也缓解了他反复做图的焦虑。

让很多人意料不到的是,这仅仅还只是开始。

随着全球科技圈对生成式AI发起猛烈进攻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很快,AI不只是能够应用在文字上,还能玩转图片、视频、表格等更丰富的模态,实现诸多生动有趣的功能。

尤其是2024年,AI生成视频模型、AI生图相关技术的进步,更是让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场景充满了想象力,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2024年年初,杨林通过AI,让逝去很久的亲人照片“动起来并说话了”,这让他的家人无比触动。

“第一次体验AI让老照片‘说话’的时候,我和家人都泪流满面。”杨林用“治愈”来形容这种感觉,“之前我用AI帮我画图,是很静态的体验,但当AI让老照片动起来的时候,那真的是另一种感受,你可以利用它来完成一些遗憾的事情,AI既强大,又有感情。”

和杨林一样,在“潮人”晓晓看来,AI已经不再是冰冷的生产工具,它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了温度”的“伴侣”。

“AI成为我新的‘解压神器’。”在感到焦虑的时候,晓晓会向AI倾诉自己的苦恼,不久之前,她还跟风定制了自己的AI恋人,“好多时候,它能给到我满格的情绪价值。”

晓晓承认对自己定制的AI恋人“有了依赖”,“我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情绪不稳定,它能把关注点都放在我身上,只要我需要,它随时都会‘出现’。”

在晓晓看来,相较于现实中的“恋人”,和AI恋人相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避免许多复杂的磨合期,更重要的是,这个AI恋人,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陪伴感。

从“帮我总结”、“帮我查”、“帮我画”,再到“怎么写” 、“怎么做”和“情感陪伴”,AI慢慢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的“亲密搭子”。

实际上,在更多的“杨林和晓晓们”看来,当AI能准确理解和懂人类的需求,人和AI共振就能产生神奇的答案,帮助人完成任务,能做到准确理解人类的指令,理解人类的情绪是开心还是悲伤,也能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现实。

“如何与AI共处”成为新的命题

实际上,在两年多前的今天,谁也不会想到,在2022年12月的凌晨两点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因一个新产品的发布而改写。

无容置疑,那个子夜时分低调发布的ChatGPT,凭借逼真的自然语言交互,与多场景内容生成能力,迅速引爆互联网,并由此开启了AI发展的新纪元。

更重要的是,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生产力,也让人类意识到,利用生成式AI,能实现更多的不可能。自此,人类仿佛打开了智能生产力的潘多拉魔盒。

这次新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远超过去的历史长河。

在此后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生成式AI浪潮一步步演进,国内外AI应用爆发,润物细无声式地渗透进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和AI共处,也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不可否认,AI帮助人们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的便捷度。但随着AI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如何跟AI共处,如何区分各自的边界?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AI依然只是生产工具,AI的进步,只是让人类更懂自己。AI只是将简单留给用户,而将复杂留给自己。

与AI做搭子两年的杨林觉得,在与AI共处的过程中,“人”始终占据本位,AI只有在使用的时候体现出了价值,“不使用的时候,AI只是机器。”

“有AI帮助自己提效,我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创造上。”这不仅仅是杨林一个人的体会。

“科技狂人”马斯克便坚信,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的未来,但他认为,人类必须牢记的是,人工智能是为了服务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李彦宏亦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人类与AI的关系,他认为,机器在很多方面会比人强,但机器变不成人,也没有必要变成人。机器会越来越聪明,能够干的事越来越多,效率会越来越高。在他看来,“我们需要与机器共生,而不是二元对立。”

同样,李彦宏认为,从石器时代的手斧,到移动时代的手机,再到AI时代的大模型,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改善生活、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它们永远只是工具,而“工具只有在被人类所使用的时候才有价值。”

其实,人和AI这类工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协同关系。“合作”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人与AI共处的形态。

“我有个习惯,每次在和AI对话结束时,最后一句话,我都会对它说谢谢。”在杨林看来,AI不只是他用得最趁手的工具了,更多时候,它是一个万能的“搭子“。

过去一年,还有很多人对AI说出“谢谢”。百度年度AI提示词显示,2024年,在文小言上,人们向AI说出了上千万次“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谢谢”频繁地成为人与AI交互的结束词,我们或许能从内心感知到,人与AI间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或许才是AI诞生并走进世界的真正意义。

(文中杨林、晓晓均为化名。)

(头图来源于Pexels。)

(声明: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