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作为湘北重镇,历来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和“西楚唇齿”之称,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80年前的“常德会战”,更是让这座古城声名远扬。
1943年11月,日寇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至滇缅,以第十一军团司令官横山勇为首,纠集五个师团十余万兵力向常德进犯,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守住这个战略要地,早在几个月前,蒋介石就钦点自己的“得意门生”余程万,率领所部第五十七师开赴常德布防。与此同时,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向罗斯福表示一定能够守住常德,并电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和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让他们务必守住常德,守城官兵必须与城共存亡。
毫无疑问,这场“常德会战”,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场单纯的军事战役,而是“政治战役”了。当然,这也给常德的守城官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驻防常德的指挥官余程万,是一员文武双全的虎将,他22岁从黄埔一期毕业,名列第11,之后又带职前往北平中国大学专攻政治学,毕业时名列第三,此后又进入陆大深造,军事学识可谓登峰造极。但他并非纸上谈兵之人,相反,他在军事作战中也表现得相当出色。
黄埔一期毕业后,余程万就开始出掌兵权,并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由于表现出色,1928年,年仅26岁的余程万就被任命为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要知道,黄埔一期生中最早佩戴将星肩章的,除了我党优秀党员李之龙将军外,就是余程万了。
抗战爆发后,余程万将军更是从未离开过战场,从奋战潼关到高安击敌,再到固守上高、长沙鏖战、五峰之役,在沉重打击日寇嚣张气焰的同时,也为国人坚持抗战树立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治军上,余程万与国民党的其他将领不同,他治军尤为注重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因此其部下官兵对他非常信服,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
1943年夏,余程万奉命率部驻守常德时,他命令部下不入民宅、不扰民,还派兵协助民众疏散,故而深受百姓拥戴,而这也为他后面坚守常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3年11月18日,余程万所部与日军在涂家湖发生激战,常德会战正式由此拉开了序幕。
当时,余程万的57师总计8000余人,而进攻常德的日军却有足足三万余人之多,兵力极不对等。尽管在战前,余程万将军做了精密的部署,但终因寡不敌众,敌人很快就破城而入。
此时此刻,余程万已经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他亲率残部驻守在城内一隅与敌人拉锯搏斗。在他的带领下,战斗又持续了6个昼夜,而此时,他们已经驻守了整整16天。
余程万眼见弹尽粮绝、援兵无望,且已完成了蒋介石“坚守15天”的命令,于是便留下百余人牵制日军,自己则率部突围寻求援军。余程万突围后不久,常德随即失陷。
几日后,余程万率领余部作为先锋,带领前来支援的第五十八军奋力击退日军,常德随即收复。
反观此战,余程万将军无疑是有功的,尽管他未能完成蒋介石“与城共存亡”的军令,但其所率领8000余人硬抗日军数万大军,苦战十六个昼夜,此等功绩也是足以彪炳史册的,无疑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被世人称为“虎贲师长”的余程万,在常德收复后却差点被蒋介石枪毙,好在有人出面为他求情,他才被释放。
余程万出狱后,被任命为第七十四军副军长,1948年后被调往云南,担任第二十六军军长兼滇东剿匪指挥官。
然而,彼时的云南,局势非常复杂,原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被蒋介石架空后,由部下卢汉接替他担任云南省政府主席一职。不过,卢汉与蒋介石也素来不合,因此蒋介石也未能很好地掌控云南局势。
1949年8月,脱离了蒋介石控制的卢汉正式宣布起义,并致信卢汉,劝其起义。作为龙云的老部下,卢汉收到信后,当即便邀请余程万等几名国民党军官到他家开会,并强迫他们签下拥护起义的通电。
1950年初,蒋介石电令余程万速到台湾述职,但此时的他,对于国民党的统治早已是心灰意冷,但投诚我党又怕被囚,最后思来想去,决定前往香港。然而,让余程万没有想到的是,此去香港,竟给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1955年8月27日晚上,几名匪徒突然闯进了余程万家实施抢劫,余程万及其夫人、佣人等全部被匪徒绑了起来。邻居听到其家中声响后,便悄悄报了警。
很快,警察就赶到了,并与匪徒发生了激烈的枪战。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枪战中,余程万不幸中枪身亡,年仅53岁。
关于余程万的死因,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据警方公布说,余程万是被劫匪打死的,但其副官又说,余程万被劫匪当做人肉盾牌,其身上有一排冲锋枪或轻机枪打的子弹,但劫匪是没有这种枪的,所以是被警察击中而亡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这伙匪徒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蒋介石派来的特工,他们此行的目的并非抢劫,而是除掉余程万;当然,还有人说,这伙匪徒是某个黑社会的头目派来的,他觊觎余程万二太太的美貌,于是便派人来劫持她。
总之无论真相如何,这位大名鼎鼎的抗战名将、“虎贲师长”就这样遗憾落幕了。
余程万死后,余家自此中落,一家人只能温饱度日,女儿余佩芳后来还沦落为艳星,先后参演了多部影片,但其晚年生活窘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