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尧在美国20多年,在多家国际半导体巨头工作16年,获得200多项专利,可60岁却突然宣布回国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坚持“去美化”,用本土员工和零部件。

为何他这样做?没想到此举竟然隐藏着一场全球产业的较量!

此举让中国半导体产业在10年内飞速崛起,突破西方锁封,打破技术壁垒,全球半导体产业为之震动。

1. 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尹志尧是个传奇。

他1944年出生在安徽安庆高知家庭。父亲是留日归国的电化学专家。

他从小就天资异禀,数学和物理尤为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但由于历史原因,学业中断,直到1968年才顺利毕业。

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后来经过努力,他如愿进入了中科院。

1978年,他进入北大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了进一步发展,他选择赴美深造。

拿到博士学位后,他进入硅谷工作。

他先后在英特尔、泛林科技和应用材料公司工作。

他迅速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半导体领域的顶级专家,特别是在刻蚀机技术上,几乎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在这些公司除了积累经验,他还发现这些巨头公司的研发和市场部门,几乎都是由华人组成的,甚至领导层也不例外。

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制度,员工不仅是做事的“技术能手”,也是公司未来的“股东”,这样一来,大家工作劲头十足,企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这样高效的企业文化下,尹志尧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伏笔。

而他在美国不但做到了公司技术总经理、公司副总裁的位置,还在行业内获得了200多项专利,还被誉为“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有名有利,可谁也没想到60岁那年,他突然做了个决定,顿时让老美慌了。

2.回国创业从零开始

2004年他60岁,突然决定要放弃国外的一切,回国创业。

老美知道后慌了,这样的顶尖人才绝不能让他回中国。

于是对他进行软硬兼施的劝阻,但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决定。

为什么他突然要回国呢?

原来,他在北京四中的校友江上舟找他,跟他讲了中国当时半导体的现状,请他回国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志尧听后触动很大,对祖国的技术的落后深感痛心,突然感觉到自己在美国的贡献,是给外人做嫁衣裳,中国才是根,是时候回去为国家做点事了。

就这样他决放定弃国外的一切回国。

但老美不会轻易让他走。

于是他不带回任何技术文件,也没有携带任何电子资料,空手回国。

老美见状只好放行。

之后老美懊悔万分。

起初很多人难以理解,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技术专利的行业巨擘,尹志尧为何选择放弃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际上,尹志尧早就洞察到,如果将这些技术带回中国,日后就会成为他创业路上的绊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他多么自信,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都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他的把柄。

而且,未来可能面临无休止的专利诉讼,最终只会让他受到约束,受制于人。

这一先见之明,正是尹志尧与众不同的地方。

于是,他决定将所有的技术和经验,都留在脑海里,与他一起回归的还有30多位技术人才,人才流失让老美气急败坏。

尹志尧回到了上海,并在那里创办了中微半导体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期的中微,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尤其是在半导体制造的刻蚀机这一关键设备领域,中国几乎一片空白,他决心从零开始研发中国自己的刻蚀机。

当时人才紧缺,设备落后,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尹志尧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规定:要“去美化”,用本土员工和零部件。

许多人不理解,但这一决定,是尹志尧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未来格局的深刻洞察。

作为一位在硅谷浸润多年的技术专家,尹志尧对美国企业的运作方式有着透彻的了解。

因此,他在创业之初便下定决心,要让中微半导体在技术和供应链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一个完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最初,尹志尧带回国的30多位技术骨干,都是从英特尔、应用材料等国际顶尖半导体公司精挑细选的。

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经验,还有从全球视角看待行业未来的深刻思考。

尹志尧要求团队每个成员签署协议,明确表态不得带走任何来自美国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这一举措并非偶然,而是他早已预见到,未来有可能面临来自老东家的专利诉讼。

他没有让美国的技术成为公司发展的“隐形枷锁”,而是坚持从头开始,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年的艰苦攻关,中微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台自主品牌刻蚀机,产品的效率甚至比当时的国际同类产品高出了30%。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让中微站稳了国内市场,也让他们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很快,尹志尧的成功让他在美国的两个“老东家”眼红了。

泛林科技和应用材料这两家美国企业提出了技术专利侵权诉讼。

这一场官司,几乎成为尹志尧创业历程中的一次“生死大考”。

但让美国企业大跌眼镜的是,尹志尧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带回国的团队,完全没有使用任何美国的技术,研发过程中也严格避开了3000多项国际专利,做到了从零开始,全部依靠原创技术。

在这场看似不可逆转的专利纠纷中,尹志尧凭借准备的周密和技术的创新,顺利化解了风险。

他们找不到任何侵权的证据,不是败诉就是和解。

尹志尧清楚,他之所以能在这场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技术上领先一步,更在于他在战略上超前布局——从一开始就坚持“去美化”生产制造,让公司始终掌握着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形势愈加紧张的今天,尹志尧的这一决策让中微半导体不仅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也逐渐在国际市场打出了名号。

截至2021年底,中微公司累计申请了20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高达1741项,占比近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志尧个人也获得了400多项国内外专利,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微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

更令人骄傲的是,尹志尧领导下的中微半导体,逐步突破了5nm技术门槛,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可以制造高端芯片的公司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尹志尧提出“共同劳动,共同富裕”,现在的中微公司市场超千亿,是全员工持股,而创始人尹志尧占股仅0.7%,且他如今80岁了,仍在努力工作,真是让人佩服。

结语:

尹志尧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传奇,其非凡的远见与坚持让人敬佩。

他在硅谷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掌握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技术,但在回国创业时,却选择“空手归来”,不带任何技术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决定看似冒险,却是他对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刻预见。

在创办中微半导体时,尹志尧坚持“去美化”路线,从源头上摆脱了技术依赖和专利纠纷,成功突破西方的锁封,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尹志尧勇于创新,坚持走自主可控路线,事实证明了只有独立自主,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