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提高销量和市占率成为各汽车品牌重要目标,整车制造商为了保持或提升竞争力,持续寻求降低成本的策略,这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
合肥汇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控股”)主要从事格栅、饰条及字标车标等汽车造型部件,以及顶棚、地毯、隔音隔热垫等汽车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板上市申请于2023年3月3日平移至上交所受理,2023年8月25日通过上市委审议,2024年12月6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核发的发行批文。
《华财》研究其招股书及审核问询回复后发现,汇通控股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九成左右,尤其是第一大客户比亚迪,2022年收入占比高达53.45%,2023年上半年略有降低,也仍为44.91%。这种高客户集中度,且较为依赖单一客户的业务结构,并非投资者所乐见。而且,近期传闻比亚迪2025年1月1日起,要求供应商对其供应的产品实施10%的降价措施,让人担忧汇通控股的利润空间是否会被进一步压缩。
此外,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格栅,比亚迪已于2024年11月19日成功申请了一项名为“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的相关专利,这是否意味着比亚迪将自行生产格栅,未来会否改变对汇通控股的采购需求,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同时,汇通控股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波动不定,还在产能利用率尚未饱和的情况下进行募投扩产,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
撰稿/徐子升
编辑/刘铭泉
大客户比亚迪获格栅专利,汇通控股技术、收入将面临冲击
招股说明书显示,汇通控股产品较为丰富,包括汽车造型部件、汽车声学产品、车轮总成分装、模具等。其中,汽车造型部件作为体现汽车颜值、时尚性的重要产品,一直以来受到整车厂商的高度重视,也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汇通控股汽车造型部件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21%、70.43%、79.83%和73.34%,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下图)。
值得一提的是,汇通控股的汽车造型部件包括格栅、饰条以及字标等,按照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度来考量,格栅最为显著,是公司的“拳头”产品。
汽车格栅,俗称“车脸”,是汽车品牌的视觉符号,体现了汽车家族脸谱的形象。报告期内,汇通控股格栅销售收入分别为0.87亿元、1.55亿元、3.05亿元和1.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21%、37.52%、48.90%和41.94%(上图),2023年已接近5成。
但是截至目前,汇通控股的格栅部件只应用于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未配套在纯电动车上。在招股说明书的风险提示部分,汇通控股也坦诚,如果未来的技术方向演变为向纯电动车集中,公司格栅产品存在销量大幅下降的风险。
然而,与接下来的问题相比,上述经营风险不过是冰山一角。
根据申报材料显示,汇通控股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由2020年的89.51%上浮至2022年的96.35%,2023年上半年依然高达94.14%。
并且,在前五大客户中,公司对比亚迪的依赖度迅速上升。报告期内,向比亚迪的销售金额分别为0.12亿元、1.04亿元、3.33亿元、1.4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2%、25.22%、53.45%、44.91%。从2022年销售占比翻番后,比亚迪就稳坐公司第一大客户交椅。
与比亚迪的合作中,汇通控股主要向其销售的产品就是上文提及的格栅、饰条。
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交易所曾要求公司说明“主要客户是否存在格栅、饰条等与发行人业务重合的在建项目或自产计划,对其持续销售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汇通控股在2023年9月更新的问询函回复文件中表示,经向主要客户了解,公司主要客户现不存在格栅、饰条等与公司业务重合的在建项目或自产计划。且主要客户现有产能中,除比亚迪、长城汽车存在部分顶棚、地毯产能,奇瑞汽车存在车轮总成分装产能外,与公司业务无重大重合。
然而,《华财》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了解到,比亚迪已于2024年11月19日获得了一项名为“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的专利,其授权公告号为CN222022532U(下图)。该车辆的进气格栅装置包括装支架、进气格栅单元以及溃缩件组成。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比亚迪申请并获得格栅的相关专利肯定不是百无聊赖之举,必然是有所希冀,这对于汇通控股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重大威胁。若比亚迪自行生产,对汇通控股的采购量是否会大打折扣?这一占据公司半壁收入的大客户如若削减合作,汇通控股的经营业绩又将面临何种程度的冲击?
而且,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比亚迪在技术、产业链布局上的创新和突破很有可能激发其他汽车制造商的模仿,这对汇通控股的业务稳定性将是重大挑战。并且,汇通控股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不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拓展新客户并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可能会遭遇市场份额大幅萎缩的风险。
除此之外,《华财》发现公司的利润总额受年降的影响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大,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7%、6.46%、10.59%和7.72%。
汇通控股解释这是由于报告期内量产新产品配套较多畅销车型,其在第二年进入年降期后销售继续大幅增加所致。并表示,若未来客户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年降幅度可能进一步增大。
较引起关注的是,2024年11月26日,网络上流传出一张关于比亚迪以邮件方式发给供应商的降价通知单,要求供应商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10%的降价。这一消息如果属实,对汇通控股来说无疑是重磅不利。
虽然比亚迪现任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对此降价通知单做出温和的解释,表示“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但供应商们都心知肚明,面对像比亚迪这样的市场巨头以及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几乎是没有议价余地,想要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汇通控股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汇通控股在客户结构方面缺乏多样性,其议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亦相对薄弱。再叠加,公司“拳头”产品格栅可能面临主要客户比亚迪的挑战,这都让公司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利润空间依靠单一产品毛利率维持,新增产能能否消化尚存疑虑
高客户集中度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
随着与大客户合作的持续加深,汇通控股在经营业绩上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报告期各期(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4.17亿元、6.28亿元、3.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557.25万元、5614.02万元、15678.40万元、7113.67万元。
同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亦表现不俗,分别为32.39%、34.20%、44.83%、43.33%。
令人费解的是,在年降对汇通控股的利润总额侵蚀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不仅持续攀升,而且其走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截然相反,甚至在近两年显著较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被汇通控股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金钟股份、拓普集团、福赛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分别下降了13.87个百分点、0.18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汇通控股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上升了10.25个百分点(下图)。
聚焦到汇通控股各个主营产品的毛利率表现上,《华财》发现除了汽车造型部件的毛利率有大幅提升外,汽车声学产品、汽车声学产品的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现象。
据披露,2020年至2022年,汽车造型部件毛利率累计上升了16.27个百分点,一度接近50%,2023年1-6月依然高达48.83%(下图)。但是,汽车声学产品的毛利率却下降了4.4个百分点至20.79%,以及车轮总成分装的毛利率下降了15.45个百分点至34.38%。
如此看来,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攀升主营依靠的就是汽车造型部件,汽车声学产品、车轮总成分装则是“拉后腿”的表现。
但是进入2023年,汽车造型部件盈利能力略有下滑,上半年销售价格更是下滑近20个百分点,也是汇通控股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汽车造型部件毛利率出现下滑迹象的同时,其余两类产品的业务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增长潜力也并不突出。
报告期各期,汇通控股的汽车声学产品收入分别为 7398.34 万元、8777.20 万元、8435.71 万元和 5174.30 万元,低于拓普集团等行业内大型企业,存在业务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
另一项车轮总成分装产品主要是向江淮汽车和蔚来汽车供货,但是占江淮汽车该产品需求的采购比例迅速下滑,从71.35%降至53.84%,这是否暗示着汇通控股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类业务的产能利用率目前也并未达到饱和,但汇通控股此次IPO却拟将近乎一半的募集资金用于扩产(下图)。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造型部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83% 、80.47%、90.67%、86.75%,声学产品产能率分别为76.94%、88.25%、85.62%、86.57%,车轮分装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53%、86.83%、77.27%、76.80%。
汽车饰件扩产建设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将新增1350万个/年的生产能力;汽车车轮总成分装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将新增880万套/年的生产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汽车车轮总成分装的产量分别为166.43万套、212.18万套、209.42万套、130.72万套。也就是说,车轮总成分装产能扩建完成后,公司拥有的产能将是现下产量的4倍以上!
鉴于大客户比亚迪未来极有可能自主生产格栅,以及汇通控股目前核心产品毛利率下滑倾向,同时考虑到公司产能利用率尚未达到满负荷状态,汇通控股能否充分利用并有效释放产能,令人倍感担忧。因此,《华财》建议投资者还是应该谨慎审视汇通控股的投资潜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