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聚力打好经济薄弱村提升攻坚战,夯实组织基础、整合集聚资源、创新富民举措,形成“一盘棋”增收格局,推动新一轮乡村蝶变。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村占比超过50%、争取达到60%。”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今年以来,铜山区将“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区镇村三级“书记项目”,出台鼓励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12条措施,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打好经济薄弱村提升攻坚战。截至目前,72个经济薄弱村中有54个村村集体经济超30万元,薄弱村占比降至7%以下。
1
加强队伍建设,育强“领头羊”
党组织坚强有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才有“主心骨”。铜山区对薄弱村党组织书记逐一研判,调整了20名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刘集镇刘集村村集体经济从3年前的不足30万元增至2023年的50余万元,目前正冲刺100万元大关。
铜山区构建区镇联动、分级负责、分层分类的培训机制,区级层面每季度开展“百千万”等系列培训;镇级靶向发力,提升村干部抓发展能力。棠张镇每周安排1名村书记走上“解忧讲堂”,介绍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柳泉镇组织村书记开展北村村水产养殖、八丁村电商产业等方面学习考察11场次,以及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类型专题培训12场次。
“5名‘金融村官’指导开展金融活动,为各村提供农业贷款超1000万元。”大家对驻村帮扶的“先遣队员”点赞多多。铜山区面向省定经济薄弱村选派由72名“金融村官”、31名科技顾问和104名富民助理组成的“兴村工作队”,每村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生力量。
2
立足资源禀赋,拓宽“增收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铜山区针对7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137个2023年度经营性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一村一策”制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茅村镇檀山村推行“电商+”模式,投资25万元打造农业电商实训中心,依托电商流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领养制”共享菜园86个、民宿25间,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30余万元。
同时,铜山区深化“党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围绕“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社员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目标,开展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升行动,通过注册创办合作社、创新支部领办集体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等方式,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郑集镇尤楼村蔬菜党支部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发展模式,发动13家家庭农场成立蔬菜发展联盟,流转土地500亩进行蔬菜种植股田经营,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张集镇探索村企联建、村村联合模式,梁堂村和水口村整合向日葵花海、古村记忆、徐州阿勒泰草原、垂钓经济等资源,串珠成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大许镇经济示范村板桥村扩大草莓、羊肚菌等种植规模,通过跨村联建为横山村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共同发展。铜山区建立“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整镇统筹、多村联营”等工作机制,打造“一盘棋”增收格局,推动经济薄弱村组团发展、聚合提升。
3
盘活空间资源,守好“家底子”
深入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铜山区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相结合,开展“党建+股田制”、“小田并大田”、“三资”清查等有益探索,打造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何桥镇付村村与叶庄村建立支部联合“股田制”,叶庄村以土地形式入股付村村瓜蒌籽产业,每年将入股成本的10%作为收益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4万元。单集镇大曹庄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整合100余亩土地,发展特色菌类种植和蚂蟥、鱼虾类养殖产业,年收益达10万元……铜山区做大做强“党建+股田制”品牌,累计发展“股田村”150个,经营土地面积11万亩;通过“三资”清查,回收资金4600万元,整改资产问题178个。
“为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我们联合徐州邮储银行,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试点打造集金融、政务、民生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振兴驿站’,提供账户查询、业务咨询办理、金融知识普及等多项便民服务。”铜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铜山区出台村党群服务中心整体功能优化提升10条重点措施,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产业论坛等特色活动,让“红色阵地”变成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电商直播站、金融驿站。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丁僮
编辑:王晓伟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