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田里捡到响尾蛇导弹,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有多重要?为什么会被苏联拿去研究?
1958年,在浙江温州的一个村庄里,一位老农在田间耕作时意外发现了一枚形状奇特的金属物体,这便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
这枚导弹的出现,源于不久前的温州湾空战,当时国民党空军F-86战机挂载了这种新型导弹,在与解放军空军的对抗中首次实战使用,他们其实射出了两枚,而在空战过后,有一枚未爆炸的导弹落入了农田中,被这名老农意外发现。
按说这老农都是清朝末年生人了,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一生经历过的战乱太多,飞机、炸弹、步枪、火炮他都见过,所以总觉得这个既像炮弹又比炮弹长的东西肯定不简单。于是他丢下农具,紧急上报给了当时的村委。
就这样历经层层上报,消息很快引起了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支军事专家小组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探,并确认这是一枚保存完好的美国“响尾蛇”导弹。
当时,中国虽然获得了这枚美国AIM-9空空导弹,但由于研究设备和技术不足,难以独立破解其技术机密。苏联在得知此事后,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多次向中国提出交易请求,希望获得导弹样本进行研究。
面对苏联的积极态度,我国政府权衡利弊后决定与苏联进行交易。双方约定,苏联在获得导弹样本后将全力研究其技术,并在研究成功后与中国进行技术共享。
AIM-9响尾蛇导弹是美军一款经典的空空导弹,其全弹长约为2.87—3.02米,弹径保持在127毫米左右,整体重量约为85千克。导弹的翼展根据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大致范围在279—444毫米之间。
在性能参数方面,AIM-9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因发射条件和版本差异而略有不同,但普遍在17.7—18.53千米之间,而最小射程则固定为500米。这数据乍一看很不怎么样,中国当下最先进的霹雳-17射程在400公里以上,但是不要忘了,“响尾蛇”是初代空对空导弹,那时候战机对抗还没有超视距,这个射程已经足够了。
“响尾蛇”导弹的最大速度可达3马赫,并具备超过50G的最大机动过载能力,当时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
当时中苏关系实际已经紧张起来了,苏联专家怀疑中国人藏了私货,送来的导弹是缺少关键零部件的,双方争论了很久。后来才知道是误会我们了,因为这个导弹用了全新的制导方式,苏联导弹专家当时并不了解。
AIM-9“响尾蛇”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寻的制导技术,“寻”是寻找,“的”就是目标,这是当时的叫法,也就是现在的红外制导。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导弹头部的红外导引头,内置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这些探测器能够捕捉到目标飞机发动机排放的热辐射产生的红外信号。这些信号通常来自飞机尾部的热排气口,因此导弹得名“响尾蛇”,意指其像蛇一样追寻猎物的尾部。
在“响尾蛇”导弹被发射后,红外导引头会立即开始工作,扫描周围环境以寻找潜在的红外信号源。一旦探测到目标信号,导引头会锁定该信号,并开始跟踪目标。导引头内部的处理系统会分析目标信号的变化,如强度、频率和方向,并将这些分析结果转换为制导指令。
这些指令随后被传递给导弹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调整导弹的飞行姿态和轨迹,以确保导弹能够沿着正确的路径飞向目标。
这个过程中,导弹需要不断地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以克服飞行中的风阻、重力等因素对导弹轨迹的影响。
苏联专家在研究过后确实把整个原理介绍给了中国,其后他们发展出了K-13空对空导弹,也兑现了诺言,在当时已经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给了我们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中国完成了霹雳-2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的研制,后来量产。
可以说,霹雳-2空对空导弹的问世,是宝岛对面运输大队长的又一次发力,以前是给解放军送装备,后来又给解放军送来了美国人最先进的技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