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元旦钟声尚未退去,阿里巴巴便甩出了一则重磅公告——以最高131.38亿港元价格,将所持的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全部股份出售给德弘资本。对很多传统零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既是一个震动业界的新闻,也是一种尘埃落定式的必然。

从2017年高调入局,通过斥资28.8亿美元成为高鑫零售的第二大股东,到2020年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2%,阿里对高鑫零售及其旗下的大润发曾寄予厚望。但短短四年之后,最终的出售意味着投入的四百多亿元人民币换来了市值蒸发八成的结局。

一场本该书写零售未来的新零售革命,却以如此低回的方式戛然而止,这背后隐藏的,是阿里对商业边界的一次深刻反思。

从时间节点来看,阿里的“断舍离”并非一时冲动。从2023年开始,阿里巴巴便以“用户为先、AI驱动”作为战略重心,随之展开了一系列重组和业务清理。削减非核心资产、出售无法带来持续增长的业务板块,可以说是整个战略调整的逻辑起点。

2024年12月,阿里宣布将旗下银泰百货股权出售予雅戈尔集团,以74亿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同时承认自此将录得约93亿元的财务亏损。而高鑫零售的退出,则是这场缩减路径中的另一环。

表面上看,阿里此举是对“传统零售”光环不再的务实应对,但深层次观察则不难发现这背后更深的结构性难题。

所谓的新零售革命,本质是一种线上与线下流量、场景的互通式结合。然而,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两种模式的矛盾被深刻放大:实体店以高运营成本叠加复杂供应链资产承压,而线上平台却难以将用户数据无缝转化为线下销售价值。

高鑫零售过去的盈利下滑便无情暴露了这一资本神话的内在裂缝。于是,放弃成为最不坏的选择。

但这场放弃不止于无奈,它更是一种主动的迎向未来。阿里的本质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传统零售商。比起商品流通本身,技术提升效率、创造新商业形态是其更长久的核心优势。

重投AI和数据驱动的新增长点,显然比高鑫零售这样的重资产业务更加符合商业现实。一场壮士断腕的“新零售”退局,既是旧有梦想的沉没,也为未来战略清理出属于技术的通道。

阿里退出,其他资本为何逆流而上

与阿里的“断舍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资本却在另一端积极逆势布局。

2024年9月,名创优品宣布以62.7亿元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份,其中包括京东持有的一部分股权;再到2024年年底,雅戈尔集团接盘银泰百货,这些交易事件迅速在零售领域掀起一波涟漪。

在一家巨头选择转身离场的同时,为什么这些企业反而执意涉足传统零售业务?这是抵抗潮流的下滑,还是另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远见?

首先,从行业情境分析,疫情后时代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在地化、体验化转变。短时间内全球化受限,跨境供应链效率降低,区域性消费习惯的深化反而弥补了过去被线上平台简化的买卖关系。实体零售中的社交属性、信任感和即时性需求愈发突出,这为那些善于本地化经营的企业带来了重塑空间。像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这样的企业,显然更深刻体察到了消费环境中的这种“贴地气”转向。他们的投资决策,显然考虑到了这种转型会带来的增长机遇。

其次,不可忽视的还有金融资本逐利的结构性逻辑。对名创优品来说,永辉超市的现有资源不仅仅是零售网络,而是一套深度分布的供应链和固定资产。这些资产正可以借助名创的规模效应优化并最终升值。资本看待零售,不总是以短期盈利能力作为唯一尺度,而更多是关注资产评估与财务效率的提升。雅戈尔收购银泰,显然也具备类似的逻辑。

有趣的是,这种理性的资本运作,却和另一类市场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诸如胖东来这样的区域零售明星企业,正在通过深耕本地市场、强化人性化服务体验一举崛起。相比资本对固定资产与市场份额的规模化追求,胖东来的成功与个性化、社区纽带乃至员工满意度的提升,都为行业注入了一种更为柔性化的理解。

于是行业版图呈现出一种有趣的两极化:一端是名创优品、雅戈尔这样资本驱动的大手笔,另一端是偏居一隅、更注重情感链接的小型零售商。

“新零售” 神话终结与传递的警示

阿里的退出和其他企业的逆流而上共同揭示出这样一种事实:新零售神话真正的问题在于其叙事逻辑无法应对现实复杂性。

从理论层面看,线上与线下应该是互补关系,线上为零售提供数据洞察与市场预测,线下通过即时体验建立品牌链接,两者应共同作用以实现消费者需求的全面满足。但实践却证明,这条路径的实施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线上零售的流量获取与转化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一些原本盈利相对单薄的线下业务难以有足够空间真正实现数智化升级。阿里对高鑫零售的增资,本质是以高资本投入换取更大规模的运营能力。然而,这种规模性收益期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实现,可资本要求的回报周期却远较业务周期更短。

其次,从心理学视角看,消费者并未彻底改变对传统购物环境的需求。疫情加速了线上购物的普及,但这未必代表实体场景的消退。某种程度上,疫情后,消费者更加珍视线下购物的真实性与即时获得感。在这里,阿里的高鑫零售与其说是未能抓住这份心理共鸣,不如说是被沉重的运营模式拖累。

究竟是新零售模式本身有问题,还是布局时被赋予的期待过高?这是零售产业转型的核心问题所在。在检视新零售时,我们不仅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与商业理性的关系,还须考虑技术赋能的边界是否被无意中夸大了。

零售新生还是资本游戏? 未来的暗潮流动

未来的零售究竟走向何方?是规模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的资本机器,还是更加灵活、多元的本地化经济体?

阿里抛售高鑫零售、银泰,但同时保留盒马鲜生这样的业务模块,或许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盒马主打即时性消费场景,突出“社区店+体验式服务”的路径,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现代零售的核心:即时满足、多维度覆盖。这种模式虽然仍在验证中,却清楚展现出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资本对布局零售的偏好也需要被冷静对待。无论是德弘资本接盘高鑫零售,还是雅戈尔接手银泰,资本背后追求的可能不止是零售的直接收益,而是以此为支点打开其他更多资产整合空间。这让问题变得复杂:资本的进入究竟是赋能了零售,还是在侵蚀其本质的线下价值?

这些或许最终将形成关于零售未来的终极问题:当消费者逐渐被企业、资本技术吸纳为数据,作为个体的“购物者”是否仍能掌控自己的消费体验?当资本的扩张侵袭到零售的每一条价值链,传统零售的情感纽带和社会责任又该如何被重新定义?

这场零售变革的暗潮远未停息,未来的答案仍在所有参与者的手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