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洋务运动中成立的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源于晚清时期中国面对列强侵略、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为了自救图强,清政府内部兴起了一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由曾国藩规划、李鸿章实际负责的江南制造总局正式成立。最初,它整合了上海虹口的一家美国旗记机器铁厂以及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所炮局,局址最初设在上海虹口。不过由于原址位于美国租界,外国人不愿制造局在当地生产军火,于是1867年夏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的新址。

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存在的40多年间,不断扩充规模,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多达2800人,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它不仅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致力于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江南制造总局的生产成就斐然。1867年,它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步枪。此后,江南制造总局陆续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为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和广方言馆,聘请了一批外国专家和学者,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精通西方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

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部门独立,更名为江南船坞,后又称江南造船所。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又改称江南造船厂,持续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如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96年改为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月,江南制造总局旧址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它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