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传承
典韵悠扬
——青岛市青岛市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研讨会侧记
寒冬已入深,阳曦满枝头
教研芳自远,非是藉清风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与灵魂,它蕴含着先辈的智慧、道德规范与审美意趣,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塑造民族灵魂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文化素养,12月11日,青岛市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研讨会在青岛新世纪市北学校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伟林老师、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建华老师、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室王馨悦主任、各区市小学地校课程教研员老师,以及全市范围内热衷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教师们。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满怀期待,在这场教研盛会上共研教学良方,齐赏文化瑰宝。
舞韵轻启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伊始便精彩纷呈,新世纪市北学校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表演——《采茶歌》。学校紧扣“品山海文化 享自然之美”这一主题,巧妙构思、精心编排,带领着孩子们将诗歌创作、朗诵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舞台上,孩子们用灵动的舞姿、饱含深情的朗诵以及充满诗意的创作,生动且形象地展现出了那充满生机与韵味的采茶场景,仿佛将大家带入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之中,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学校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所收获的丰硕成果,以及独树一帜的教学风采。
杏坛风采
在课堂展示环节,青岛新世纪市北学校邵镜霓校长执教了《诗经里崂山花木》一课。本课是在四年级传统文化课《花木有神》一课拓展延伸的校本课程。
邵校长凭借其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评价鼓励方式,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邵校长巧妙创设情境,以学校的吉祥物小sunny作为文化传承小精灵,带领同学们畅游传统文化馆。借助《诗经》中描绘崂山花木的精美诗文,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深入诵读、细致品析,了解崂山花木的特点,并通过音乐和表演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本堂课的尾声,邵校长匠心独运地设置了诗词的创作、崂山花木文创的设计环节,巧妙地借由学校的征集活动,搭建起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中引入以VR呈现的立体自然博物馆,这一创新为课堂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活力。
与此同时,整堂课通过巧妙整合多学科资源,充分挖掘各学科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点,成功实施了全面而深入的美育教育。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全方位强化了其文化自信根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成长奠定了坚实且深厚的文化基石。整堂课亮点纷呈,赢得专家、老师一致好评。
专家品鉴
展示课后,青岛明德小学姜莉老师和市南教育中心仪琳老师对课例进行点评。两位老师都认为传统文化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核心素养,把课上“活”。邵校长的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为学生开启了一场深入探究《诗经》与崂山植物文化的精彩之旅。亮点频出:
1
课程内容有巧思
《诗经里的崂山花木》将传统文化与家乡青岛的山海文化、植物文化相融合,使抽象的传统文化变得具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熟悉的家乡文化元素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既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发扬。
2
音乐元素巧融入
诗经本来就是有曲调的,可以去配乐演唱,教师精心挑选了与《诗经》意境相符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诵读诗句时,音乐的烘托让诗句更具感染力,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韵律美,还可以边诵读边做动作,理解其中的内涵。使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歌声中、表演中真正“活”了起来。
3
文化资源巧融合
邵校长在传统文化课上整合多方面内容,独具魅力且有深度,课程内容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增强了学生的亲近感与学习兴趣。创作文创作品环节,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锻炼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多样的教学元素融入,前沿的三师课堂理念,都赋予了传统文化新时代的价值与活力。
研思并举
经验共享促提升。活动中,青岛新世纪市北学校宫黎玮主任以《品山海文化 享自然之美》为题,对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与项目式学习进行了经验交流。
学校积极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科之间实现多元的交融共生。凭借传统文化课程,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果,还大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凭借此收获了多项荣誉。同时,学校精心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像非遗面塑进校园活动、各式各样的研学之旅、环境教育基地挂牌以及承办书画展等等。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得以茁壮成长。
此外,学校深度挖掘文化与课程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通过食育课程传承文化,另一方面在全学科渗透传统文化,全力助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进而营造出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通过分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教育事业中一项意义深远的使命。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形式上力求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内外多种学习资源,更加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专家引航
活动最后,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史文辉老师进行了总结讲话。史老师肯定了活动中三节精彩的课例,她认为在市教科院的指引下,通过一次次交流、打磨,老师们的课堂都设计清晰,体现特色。史老师指出在青岛市倡导的传统文化课程大方向下,传统文化老师要以教材为本,鼓励校本化实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造校本化特色课程,从而达到明义、明理、导行。同时,史老师对传统文化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提升自身国学素养,为学生营造更佳的学习氛围;要扎实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要以传统文化为轴心,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赋能我们的课堂。史老师的讲话给予我们方向性的引领以及落地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在座的老师们在传统文化教学研究方面深受启发。
相信,我们所有传统文化教师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