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如阴霾笼罩。在此背景下,中国央行主动出击,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这一“利器”,多次祭出降准、降息大招,力挽狂澜稳增长、定预期。但市场不禁要问:降准、降息之路还有多远?央行后续又将如何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回首2024:货币政策“变奏曲”

年初,央行重磅出手,2月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万亿元资金仿若春日甘霖,润泽市场,为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注入强心剂。时光流转至2024年9月27日,二次降准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6%,再度为市场注入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彰显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托举经济的决心。不过,到了12月,市场满心期待的第三次降准并未如期而至,央行转而巧用MLF(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等“创新工具”,精准滴灌,维系市场流动性的充沛。

二、空间探寻:降准降息“潜力几何”

当前,我国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6.6%,对标国际主要经济体央行,犹存下调余地。这意味着,未来适当节点,央行仍有“弹药”可发。

降准层面,经济下行压力若隐若现,恰似声声警钟。此时,降准可化身“及时雨”,助力银行释放资金,纾解企业与居民融资之困。据潘功胜行长透露,市场流动性条件允许下,央行或顺势再调,幅度大概率在0.25-0.5个百分点,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降息方面,其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杠杆”,虽2024年未现大幅调整,但鉴于经济增长压力犹存,后续若增速乏力,降息随时可能登场,直击降低贷款成本要害,撬动消费、投资的增长齿轮,助推经济稳步向前。

三、精准发力:货币政策“有的放矢”

央行明确表态,未来货币政策将在加大强度的同时,磨砺精准之“剑”。过往数年,央行持续打磨货币政策操作机制,使其愈发灵活、透明。以MLF、逆回购、债券回购等操作精准投放流动性,目标直击维持市场稳定、防患金融风险,恰似“定海神针”,护佑金融市场平稳航行。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携手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打出“组合拳”。政府刺激消费、加码基建投资等举措,与货币政策协同共进,汇聚成推动经济全面复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四、利弊权衡:降准降息“影响几何”

于实体经济而言,降准降息无疑是“雪中送炭”。银行资金闸门大开,贷款成本应声而降,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从容应对经营困境。居民消费、投资意愿也随之高涨,为经济增长添柴加薪。

金融市场更是迅速“感知”政策温度。降准令银行资金池充盈,资金紧张局面一扫而空;降息则拉低债券利率,股市吸引力大增,引得资金纷纷入场,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波动性得以驯服。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降准降息恰似“双刃剑”,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背景下,通胀压力或悄然滋生。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可能随之“起舞”,波动加剧,考验央行调控智慧。

五、2025:货币政策“新征途”

外部环境暗流涌动,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难见明朗。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国际贸易局势变幻莫测,皆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抉择。央行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应变。

内部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消费、投资领域亟待提振。降准、降息大概率继续登场,为经济复苏“护航”。但央行亦深知过犹不及,需审慎权衡通胀风险,精细操作。

未来,央行货币政策还将与财政、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强化对中小企业扶持,优化金融服务生态,为绿色经济、创新型经济发展赋能,助力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六、结语

2025年,货币政策在风雨中砥砺前行,降准降息成为稳市场、促经济的关键支撑。展望未来,央行将依经济形势动态调整,精准施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