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生活的城市,可以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有自己的兴衰起落。其背后,既有人类主观意志的强力推动,也有人类面对大自然时不得不作出的反应。《巴黎的重生:一个现代大都会的兴起》和《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就从这两个维度,勾勒了不同城市的变身路径。而《另眼相看:99%被忽略的城市细节》一书则从细节入手,揭示了城市内在的肌理。通过对这三本书的对照阅读,我们对城市的了解将更为透彻和立体。

改造巴黎:现代都市的创生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但恐怕没有一座能在象征意义上与巴黎比肩。它被视作浪漫之都、艺术之都、文化之都、时尚之都,是本雅明笔下“19世纪的首都”,在21世纪继续散发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目光。总之,这是一座颇具神话色彩的城市。然而当人们漫步于香榭丽舍大道,流连于卢浮宫、凡尔赛宫时,大约不会想到,曾经的巴黎丑陋肮脏,毫无美感可言。

德国作家聚斯金德在《香水》里说,18世纪的欧洲城市“弥漫着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臭气”,其中尤以巴黎为最,市区里简直臭气熏天,如同人间地狱。《香水》虽为小说,这段描写却很写实。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人口密集,又严重缺少地下排水管道、垃圾处理站、公共厕所等基本的市政设施,以至于垃圾遍地,污染物横流,能不臭吗?可以想见,如若巴黎一直保持这副样貌,绝不会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打卡”胜地。

那么,巴黎是如何成为今日之巴黎的?在《巴黎的重生:一个现代大都会的兴起》一书中,美国建筑史家史蒂芬·柯克兰追溯了巴黎的蝶变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的重生:一个现代大都会的兴起》,[美]史蒂芬·柯克兰 著,陈 明 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出版

首先必须提到一个人——拿破仑三世。中文读者对于这位法兰西第二帝国君主的印象,大抵源自马克思名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往往把他当小丑看待。这个靠拿破仑余荫上位的政客,政治上确实颇多可指摘的地方,但平心而论,对巴黎城市建设,拿破仑三世是有再造之功的。

拿破仑三世前半生颠沛流离,常年流亡国外,但也因此具有较为广阔的视野。重返法国后,他对巴黎的市政状况极为不满,一待掌权,立志要将巴黎改造为“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功能性最强的城市”。具体来说,变狭窄拥堵的街道为宽阔便捷的大道,以供现代交通工具运行;兴建市政设施,使居民免受污泥浊水困扰;建新型社区,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同时,这也有利于拿破仑三世提升威望,为其执政合法性添砖加瓦。

然而将雄心落地绝非易事,这需要很好的规划和高效的执行力。乔治-欧仁·奥斯曼的出现恰逢其时。这位拿破仑三世的忠实拥趸于1853年被任命为塞纳区行政长官,开启了一场持续近20年的市政改造工程。在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奥斯曼大刀阔斧地拆毁房屋,拓宽道路,构建交通网络,铺设下水道,兴建公共空间,把巴黎从狭窄污浊的中世纪城市变成恢弘鲜亮的现代化都市。这一过程中自然充满阻力,但奥斯曼凭借近乎顽固的意志力,将改造计划推行到底。可以说,没有奥斯曼的执念就不会有今天的巴黎。

图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但奥斯曼的改造一直伴随争议。按照拿破仑三世和奥斯曼的设想,巴黎是彰显法兰西王权的理想之城,是上流社会自我展现的高贵舞台,绝不能藏污纳垢。于是林立的工厂、作坊、贫民窟被纷纷从地图上抹去。据统计,奥斯曼主持拆毁了超过两万栋房屋,绝大部分是底层民众的住宅和工作场所,工人、乞丐、穷人无处落脚,只能从市区迁至城市边缘。此举当时就饱受诟病,被指认为权力意志的傲慢。《巴黎的重生》作者指出:“巴黎大改造破坏了独具特点和历史意义无可取代的整个社区,颠覆了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生活。”在他看来,“如此盲目地牺牲巴黎的历史特点来实现现代化”,实在大可商榷。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事实就是,奥斯曼的遗产留存至今。而且尽管奥斯曼非科班出身,其对城市规划的实践却影响深远。20世纪极负盛名的现代建筑运动健将勒·柯布西耶,曾以巴黎右岸中心区破败、拥挤和肮脏为由,要将其夷为平地,兴建大道与高楼。这分明是把奥斯曼视作榜样了。只不过时过境迁,柯布西耶壮志未酬。但这种“推倒重来”式的改造思路,一度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让我们见识了一大批自带“奥斯曼基因”的新城。

由此而论,巴黎之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意义,犹如法国大革命之于现代化转型的意义,都具有开创性。网友戏称法国是“革命老区”,良有以也。

涅槃重生:里斯本的光荣与梦想

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巴黎相比,里斯本就小众多了,小众到很难让人想起来。其实曾几何时,里斯本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繁荣、最富裕的城市,只是时光久远,加之天灾人祸,荣光早已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而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国记者巴里·哈顿,怀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写就《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一书,带领读者探寻里斯本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英]巴里·哈顿 著,马 雅 张崇静 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

哈顿称里斯本为“海洋女王”,指其面向大海,是座海滨城市。只可惜它面向的不是气候温和、水流平缓的地中海,而是浩瀚无垠、充满凶险的大西洋。在古代,这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自1245年成为葡萄牙首都,几百年间里斯本一直默默无闻。但命运女神还是眷顾了这座城市。

从15世纪初开始,葡萄牙水手拉开探索大西洋的帷幕。恩里克王子、迪亚士、达·伽马……通过一代又一代航海家的努力,葡萄牙人逐步突破海洋的限制,将触角伸向非洲西岸、东南亚及南美洲,建立起一连串殖民据点,并从香料、黄金、丝绸及奴隶贸易中攫取巨额利润。

作为首都,里斯本获益颇丰。哈顿写道:“葡萄牙在其帝国辉煌时期所积累的巨大财富几乎全部集中在里斯本。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成长为欧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欧洲大陆最庞大、最富有、最著名的城市之一。”里斯本人的心气随之达到顶峰。16世纪葡萄牙大诗人卡蒙斯曾说“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尽显帝国风范。

然而霸业未能长久。随着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后来者相继崛起,葡萄牙在殖民事业上被远远甩在后面。葡萄牙人的思维也日趋保守。当英国兴起工业革命,欧洲各国纷纷效仿之际,葡萄牙人甘愿守着往日财富,不投资手工业、制造业、金融业,错过了第一波现代化浪潮。由此,里斯本迅速失去“欧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回归为一座普通城市。

1755年,里斯本发生8.9级大地震,一个月后又遭海啸袭击。地震和海啸都引发火灾,由于缺乏灭火措施,大火燃烧到能将砂砾熔化成玻璃的地步,可谓人间炼狱。哈顿描写了造成的惨状:“成千上万的人以各种可怕的方式死去:被压死、窒息而死、被烧死、被淹死……幸存者也产生了心理创伤,他们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讲述成了现代灾难电影的素材。”灾后统计,里斯本20万居民死伤将近一半,三分之二房屋被毁,整座城市沦为废墟。

历史的吊诡也在这里——旧事物的坍塌往往会给新事物提供生长的空间。

原先,里斯本和巴黎一样,街道狭窄逼仄,公共设施奇缺,卫生条件糟糕。地震过后,葡萄牙国王若泽一世赋予首席工程师曼努埃尔·达马亚重建城市的重任。在达马亚的打造下,里斯本从一座“有机的、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的”中世纪城市,变身为“科学、理性、统一”的现代城市。值得一提的是,达马亚不像激进的奥斯曼那样要将旧痕迹铲除干净,他将地震中幸存的石灰岩建筑保留下来,使之融入新城的整体景观。时至今日,漫步里斯本街头,你还能看到这些老房子,它们仿佛在诉说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将《海洋女王》和《巴黎的重生》对照阅读是很有意思的事。两座城市有着各自的历史和特色,又有共通之处:它们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历经波折而重生。但在转向现代都市的过程中,巴黎激进,里斯本相对和缓——事实上如果没有大地震,改造很可能会大大延后。而不同的路径,给后世的城市更新树立了不同的样板和思考维度。

另眼相看:用细节重构我们的“附近”

在城市发展史上,像巴黎、里斯本这样的颠覆性改造是不多见的:前者是权力意志的体现,后者则是灾后重建。更常见的景象是,城市于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面貌。这是一个层累叠加的漫长过程,往往需要一两代人甚至更长时间,身处其间者可能很难意识到变化。当我们漫步在欧洲一些城市的街头,这种感受尤为强烈。另一方面,作为游客,我们能从宏观上把握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却很难进入肌理,于细节处体会其精神内核。其实,即便本地土著,由于习焉不察的惯性,也未必对自己的城市有多么深入的了解。

从这个角度看,《另眼相看:99%被忽略的城市细节》颇具价值。作者罗曼·马尔斯和库尔特·科尔施泰特是美国播客界的“顶流”,从2010年起,他们通过播客节目“99%视线之外”讲述城市里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物件,以及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和事。十多年来,这档播客被下载五亿多次,口碑爆棚。《另眼相看》正是两人将播客内容整理而成的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眼相看:99%被忽略的城市细节》,[美]罗曼·马尔斯 库尔特·科尔施泰特 著,江 北 译,文汇出版社2024年出版

我们来到一座城市,目光总会被“令人叹为观止的摩天大楼、堪称工程奇迹的桥梁建筑和绿意盎然的公园”所吸引,而这本书刻意避开地标、景点,聚焦于“看似无聊的东西”,如一道马路牙子、一溜电线杆、公共空间的照明、商场播放的背景音乐等等。观察这些事物的意义何在呢?作者认为,它们有些由规划者设计,属于自上而下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有些则由城市行动主义者发起,是自下而上的市民运动干预的结果。“一旦你开始将它们看在眼里,就会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注意到”,由此,你对自己的生活空间有了新的体会和认知,开始走入熟悉事物的内部。

而内部往往充盈着多样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城市的独特性格和魅力。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正是这些宏观特征在微观层面的体现。一条老旧的街道见证了社区的兴衰变迁,一盏昏黄的路灯下隐藏着悲欢离合的故事,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设计也能反映出当地人对环保的态度与重视程度。

阅读《另眼相看》时,我经常想起人类学家项飙提倡的“附近”。项飙把我们日常的活动半径称作“附近”,它由细密复杂的社会关系组成,如邻居、小区保洁、门口卖水果的摊贩、快递员、外卖小哥等,也包括各种设施,它们构成了城市细节。项飙鼓励每个人注意观察附近的人、事、物,探究它们的历史渊源、相互关联和运行逻辑,建立有关“附近”的知识。借助这些知识,人搭建起自身和周遭事物的稳定关系,以对抗当代社会的原子化趋势。

在我看来,《另眼相看》无疑是一册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附近、体验附近、了解附近的指南。我们用好奇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关注那些平时未曾留意过的角落时,会发现世界的多样与多元,同时,这一过程也将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帮助人们汇入到塑造“城市共同体”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