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司机把女乘客赶下车,也把顺风车赶到了风口浪尖。
1月4日,一名女大学生发视频爆料,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时,被司机在高速路上赶下车。从她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司机将车停在应急车道上,对一名女乘客呼喊“让你下去”,女乘客则惊呼“这是高速”,但仍被拖拽下车。
视频一经发出,迅速冲上热搜。网友们除了对路怒的顺风车司机表示愤怒之外,“取消顺风车”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有人称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自己带了一堆行李,却被司机无情的扔下来……
有人对司机的这种行为表示谴责,不管是什么车,高速公路也不能把人丢下去……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的顺风车已经“变味”了,就算你打的独享,司机照样会拼人拉货,因为他们并非真正的顺风车车主,而且把跑顺风车当成赚钱的工具。
所以,也越来越多网约车大胆发问,为什么会有顺风车?并且表示就不该有顺风车平台的出现。
还有一些理性的网约车表示,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没有了解事情的全过程之前,不予置评。
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仅凭网上十几秒的冲突视频我们很难判断。目前,嘀嗒出行发布官方情况说明,根据双方来访记录及行程记录梳理了这件事的过程。
从嘀嗒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生司机赶乘客下车那一幕之前,司机曾与乘客做过多次沟通,在车费、高速费等方面均达成共识。但因为乘客迟到、不接电话导致二者矛盾爆发,司机一怒之下将乘客赶下车。
嘀嗒出行表示平台在接到客诉后第一时间确认乘客安全后立即跟进核实,目前该车主账号已封禁,乘客已报警,平台正协助积极处理中。
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高速上停车这一项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也已经违反了相关的交通法规,除了被平台封号外,或将面临进一步的处罚。
近两年,随着顺风车市场蓬勃发展,一些乱象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但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乘客端的反馈都是,顺风车不再“顺风”,共享出行变了味。
要知道顺风车业务上线的初衷,强调“顺风”属性,本质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它鼓励车主在有空余座位时搭载同路乘客,减少车辆空座率和道路拥堵,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对于车主,顺风车可以分摊油费、过路费等成本,减轻经济负担;对于乘客,则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出行选择,费用通常低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司机从“顺风”到“全职”,他们更多的考虑如何扩大利润,在订单约定之外的高速费摊分分歧、多拼多载乘客、“的概率大幅增加。虽然多平台制定规则禁止司机以跑顺风车作为全职工作,但在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更更低价的出行方式面前,几乎平台、司机和乘客都无法完全对全职顺风车现象说不。
我们也不能因为乱象的存在也否定了顺风车存在的意义。在市区内,网约车、出租车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对于长期打车上下班、有跨城需求、省亲需求、夜间归家需求等,顺风车的价格优势显然是网约车无法替代的。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没有顺风车之前,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如从深圳到东莞,单程就要耗时大半天,而坐顺风车只要一个小时左右,从出行成本来看,比网约车、出租车要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以前等车主接单要等很久,甚至无人接单,从不敢临时叫顺风车,而现在基本上都是秒接,去哪里都方便了很多。数据显示,每年有760万人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乘坐顺风车跨城通勤,顺风车也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春节,面对一票难求的春运大潮,拼车回家逐渐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过年回家拼个人同行,分担一下成本,对于乘客、车主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过去两年,顺风车也为春运做出了重要贡献,顺风车订单增长超过50%。
这充分映照出,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两年迅速普及,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展现出大众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正加速普及和深化;也一定程度表明,或因环保理念趋同,低碳环保的顺风车更加青睐。
这种趋势下,如何在顺风车轻资产运营和安全监管之间寻求平衡,依然是顺风车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拼车市场的监管和规范,让拼车成为一种有效的运力补充工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
如何让顺风之路更加温暖、顺畅,让拼车这一新兴业态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健康发展,还需更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细化监管政策,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安全有序。平台要强化安全保障,优化匹配机制,完善信任体系,提升用户体验。社会需提升公众对顺风车的认知,促进社会信任,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顺风车这一新兴业态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