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7大陵墓,都是历史名人陵墓,你知道几个?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临青岛和烟台,西接淄博和东营,南靠临沂和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定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潍坊也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杨家埠木版年画等。地理位置优越的潍坊,是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由此可见潍坊的历史悠久,不过潍坊的古墓,一般很少有人研究,但是历史上潍坊人才辈出,作者经过实地走访考察,潍坊境内有不少出名人物的古墓,下面咱们聊一聊,山东潍坊的7大古墓,看看你知道几个,有没说到的大家可以打到评论区。

郑玄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儒家学者和经学大师。他出生于127年,卒于200年,祖籍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郑玄出身贫寒,但自幼聪明好学,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进入太学深造,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等经典,并向张恭祖学习《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古文经学著作。后来,他又拜马融为师,进一步研习古文经学。

在政治动荡的东汉末年,郑玄曾因党锢之祸遭到禁锢,但他并未放弃学术研究,而是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他坚守节操,拒绝仕途,却被迫从军,最终在元城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唐贞观年间,郑玄被尊为二十二“先师”之一,配享孔庙。宋代时,他又被追封为高密伯,以表彰其在经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其墓位于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后店村村西。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郑玄墓原有封土高约6米,后因剧东郑玄墓坏,归葬故里北海高密(今区划潍坊市峡山区)。1985年修郑公祠同时筑封土恢复原貌,1993年围砌护墙。

郑玄墓,也称郑公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双羊社区后店村西。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家学者和经学大师,于公元200年在河北大名东病逝。最初,他被安葬在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后来,由于墓地损坏,郑玄的遗体被迁回其故里高密重新安葬。

郑玄墓的原封土高度达到6米。在墓前15米处,建有郑公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清、民国多次重修。建国后,郑公祠又于1987年和1993年进行了重修和修缮,并筑起院墙环绕。院内有祠堂3间,祠前有古柏,相传为郑玄所植。祠侧原有石碑多块,现存两块。1986年,郑玄墓被公布为高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郑玄墓与郑公祠不仅是郑玄的安息之地,也是后人缅怀这位经学大师的重要场所。

刘墉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171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名门望族,其父刘统勋是乾隆朝的名臣。刘墉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随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内阁学士等职。他以清正廉洁、奉公守法著称,参与了和珅案的审理。刘墉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尤其擅长小楷,有“浓墨宰相”之称。1804年,刘墉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谥号文清。

刘墉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方市乡白家庄,是刘墉及其结发妻子单氏的合葬墓。墓地周围杂草丛生,既无牌坊,也无翁仲石马。墓为金顶子坟,由土夯成,却十分坚固,墓道高约一米八,是青砖堆砌而成。墓旁立有一碑,上书“刘墉之墓”。刘墉葬在东边,单氏葬在西边。

公孙弘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孙弘,字季,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儒学学者,生于公元前200年,齐地菑川人。出身贫寒,曾为狱吏,后因触法免职,以牧猪为生。四十岁开始学习《春秋》杂说,选择《公羊传》研习。汉武帝时期,因通儒学被征为博士,后因出使匈奴不合帝意被免官。元光五年,再次被征召,凭借才华升为博士,后历任左内史、御史大夫,最终官至丞相,封平津侯,成为西汉首位以丞相封侯者。

公孙弘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陈王村南约一公里处,是西汉名相公孙弘的安息之地。这座墓葬在文革期间遭受了严重破坏,封土被毁。墓前曾立有一座小碑,但现已不复存在。此外,公孙弘墓也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麓台村东侧。墓地规模较大,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40米,高约8米,墓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

公冶长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冶长,字子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和女婿,名列“七十二贤”之一。他出身贫寒,却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公冶长终生致力于治学,多次拒绝鲁国君主的征辟,不愿为官。他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士。相传他能通鸟语,因此无辜获罪,但孔子认为他无罪,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公冶长去世后,被累赠高密侯,从祀孔庙。

公冶长墓位于山东省诸城市马庄乡锡山子东南麓。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的墓地封土为圆锥形,高3米,底径10米。历史上,公冶长曾被多次追封: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莒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为高密侯,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高密侯”从祀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封为先贤公冶子。

墓地原建有公冶长祠,明弘治六年(1493年)始移建于墓前。清代《诸城县志》记载了公冶长墓与祠的平面图,并有自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以来三次修缮的情况。如今,祠已毁,但墓尚存,院内碑碣林立,古木参天.

徐干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于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

徐干自幼聪颖,15岁前已能诵读数十万言,不为名利所动,多次拒绝官职邀请,专心学问.

曹操多次试图任命徐干为官,如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等,但徐干均以病辞官,选择隐居,过清贫生活。建安年间,因曹操平定北方,中国有望统一,徐干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转为五官将文学,仍因病辞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瘟疫流行,徐干染病去世,一生恬淡寡欲,不为世俗所累,生活清苦.

徐干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会泉庄东南500米处,俗称“博士冢”。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墓地在历史上曾被多次记载和修缮,但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被铲平。如今,徐干墓遗址被列为寒亭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现存于寒亭区文物保管所,碑高44厘米,宽60厘米,厚17.5厘米,材质为石灰石。碑阳四周有线刻回形纹镶边,中央刻有隶体大字“汉徐干墓”。

孙嵩墓

孙嵩,字宾硕(或宾石),是东汉末年北海安丘人,出身贫寒。他因救助赵岐而闻名。赵岐因避祸隐姓埋名,孙嵩在集市中发现赵岐并将其带回家中藏匿。后来,赵岐官运亨通,孙嵩因此被举荐为青州刺史。初平末年,孙嵩南下客居荆州,后被刘表和赵岐共表为青州刺史,不久后病逝.

孙嵩墓,即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原址在安丘市城区西南9公里的凌河镇董家庄村北。墓主为东汉青州刺史孙嵩,是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汉画像石墓。墓葬结构复杂,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南北长14.3米,东西宽7.91米。除甬道用砖铺地外,其余部分均用预制石板、石条建成,共用石材224块。

墓内有丰富的画像石,其中103块雕刻有精美画像,题材广泛,包括奇禽异兽、神话传说、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等,采用了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阴刻等多种雕刻技法。这些画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和造型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959年,该墓在修建牟山水库时被发现,1963年被移至安丘北关园艺场复原。2013年,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宁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和学者,出生于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临朐)。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自幼好学,性格孤傲,不屈于权贵。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管宁与好友华歆、邴原等人前往辽东避乱。在辽东,他专注于讲授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并进行教化工作,如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受到当地人们的爱戴。他在此地隐居多年,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

管宁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坚持隐居生活。他在辽东的生活和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被视为士大夫应有的典范。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著有《氏姓论》.

管宁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官庄镇,是一座具有760多年历史的衣冠冢。墓冢经过重新修缮,墓高5.39米,南北和东西各有15米。墓碑高5.4米,其造型和工艺均还原了三国时期的墓碑形制。2010年,管宁墓被安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