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简单的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苏州高新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难题不断纾解,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基石不断夯实……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成为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最美的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有宜居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整治

“太棒了,现在小区面貌大不一样了,住在这里舒心多了!”金色家园小区住户李女士,激动的话语中饱含着欣喜。“金色家园建成于2005年,随着小区投用年数增加,改造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色家园改造整治从居民需求出发,建设花圃愈园、怡养生态园等4个不同属性的绿地公园,并新增2座休息活动室,增设10个景观,加装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同时聚焦小区“停车难”问题,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2800个,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处140个,并在全市率先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棚,实现零碳交通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充电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项目寄托着居民的安居梦想,也承载着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发展重任。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对金色家园、姑苏花苑、嘉多利花园小区改造提升已基本完工,完成年度目标。这件关乎居民幸福生活的“关键小事”办成了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有所畅 区域公交路线优化

“现在的3051路不需要换乘,直接到校门口,真的很方便。”家住熙境云庭小区的学生家长王先生激动不已。今年11月,苏州科技城2条通学巴士线路(3051支线A线、3051支线B线)正式开通,两线均直达科技城实验小学玉屏校区,实现了点对点的精准接送。发车时间也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上下学需求,早上7:20准时出发,傍晚17:40再次启程。线路站点均设在途经的小区门口,孩子们无需过马路即可轻松乘坐公交上下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路通,民心畅。今年来,高新区聚焦公交、轨道“两网融合”,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打通“最后一公里”,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全年新辟、优化、调整线路6条,为区内居民区、大院大所、重点企业提供高品质公交服务,不断加强与轨道交通、有轨电车衔接,逐步完善了区内公交线网布局,也串联起沿线居民的“微幸福”。

居有所乐 绿道建设

漫步在太湖生态岸线,散步、慢跑、追风,移步换景,一条条绿道串联起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绿色生活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全域打造234公里超级绿道、28公里太湖生态岸线、20平方公里田园生态景观,以及4级配套服务体系,依托山水林田路等绿道骨架,打造四大体验系统,创建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田园景观、应急避难8大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多层次、近距离的全民共享绿道,既有安全、连续的骑行环路和可攀登的绿道,也有风景变换、不同主题的绿环和网红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高新区加大绿道规划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林荫大道、慢行步道、生态绿廊等多种形态,切实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惠及民生的绿道网络体系。

推窗见绿 口袋公园建设

走进“家门口”曙光园儿童友好公园,锻炼、溜娃、赏景……享受轻松的休闲时光。改造前,这里是一个功能设施单一的小公园。改造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通过前期方案论证、代表议事等机制,从公园的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儿童友好属性等方面出发,进行环境品质的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兼顾各类人群需要,划分不同功能区,在铺装花岗岩、塑胶路面、移植补种景观绿化的基础上,新增老年健身设施、儿童友好活动设施、儿童游戏等休闲活动设施。曾经普通的小公园焕新成为集休闲、娱乐、锻炼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居民们在“方寸之间”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高新区持续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打造“家门口”的高品质口袋公园景观,曙光园儿童友好公园、向阳路康复医院东侧口袋公园、钱家园、鹿山路高架下侧分带空间改造项目等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绿色空间持续上新,逐渐形成出门见绿、山水串联的高品质人文宜居新城区,让居民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高新区将

紧盯惠及群众民生的“小切口”

聚焦影响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

广开言路察民情

用心用情办实事,多措并举促治理

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能力和为民办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