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是一个危险的旅程,在这些黑暗的水域之下,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沉没。”
2015年的伞形去杠杆,2周时间,千点跌幅,2016年初,熔断机制出台7天熔断了4次。
2018年的金融去杠杆,2018年6月,多只股票闪崩跌停,股票质押、场外配资纷纷爆仓;2018年11月,上证综指创下4年新低,纾困基金应运而生。
2024年的开门红暴击,雪球、量化DMA、两融交织成一张大大的网,敲入的敲入,爆仓的爆仓,追保的追保,小票流动性危机,一触即发。
2025年,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你想握住杠杆的利刃,杠杆的锋芒也刺伤了你。
这么多年,A股的定价权就像击鼓传花的花,随着政策和流动性的鼓点往复循环。
2014-2015年,定价权在两融/伞形资金;
2016,定价权在保险资金;
2017-2018年,定价权北向资金;
2019-2021年,定价权在公募基金;
2021-2023年,定价权在量化资金;
2024年:定价权在两融、ETF和绝对主力。
随着2024年9月底政策利好一同释放的,还有9月底以来,涌入的5077亿融资资金;和10月18日之后,创下十四连升的融资余额。
一开始,指数就是行情本身,两融的主战场在权重。
到后来,风格就是行情本身,两融的主战场在小票。
最后,题材就是行情本身,两融的主战场在妖股。
随着增量资金流入边际放缓,这5077亿融资资金,也成为了市场新的血包。
12月31日,融资余额净流出155亿,创下2024年3月后单日最大值;
1月2日,融资余额净流出70亿
1月3日,融资余额净流出177亿
三天流出了400亿
杠杆成就了一轮流动性牛市,杠杆也酝酿着流动性风险。
一个缺乏制衡机制的市场,得到定价权的,往往被定价权反噬;笑不到最后的多头,往往埋没在残酷的多杀多里。
2024年,混合偏股基金上涨2.31%,万得全A上涨10%,全A平均股价下跌5%。
经过过去五天的下跌,平均股价跌掉了8.77%,对于大部分普通股民而言,去年来之不易的盈利(如果有的话)可能已经被如数抹去。
唯一庆幸的是,融资余额不是一把加上来的,而是一把一把加上来的,中间伴随着很多次的筹码交换、利润被摊薄,亏损也被均摊,一个人的套牢背后,是一群人的套牢。
在那个古老的“等鱼断气”的段子里,场外的钱等鱼断气,场内的鱼等钱救命。而此刻,1万亿的成交量新低里,市场也在缩量下跌中等待,要么放大量,融资盘认赔割肉离场;要么再缩量,砸盘力量偃旗息鼓。
你在凝视杠杆,杠杆也在凝视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