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空调的发展源于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开利发明了通过水的蒸发来控制室温和空气湿度的空气调节系统。我国空调产品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历经7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构建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成为世界最大的空调制造和出口国。

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海科技”)专注于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显示类结构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下游客户主要为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家电厂商。公开信息显示,宏海科技上市申请获北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后,已于2024年12月23日推进至证监会注册阶段。

《华财》研究其招股书及审核问询回复后发现,公司采购和销售端都与美的集团密切合作,就连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开拓东南亚市场,也是依赖美的订单才不至于业绩为零。

并且最近几年,宏海科技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始终未有明显进步,废料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冲压成型、机加工等钢材生产加工环节,废料率从2021年的12.19%飙升至2024上半年的22.17%,而公司九成以上的研发人员学历在专科及以下,想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及生产效率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稿/朱之焱

编辑/刘铭泉

从采购到销售以及境外开拓,处处离不开美的集团

2021年至2023年,宏海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2.53亿元、3.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62.63万元、2665.62万元、4871.99万元。并且业绩增长进一步延伸至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净利润4524.24万元。

宏海科技如此亮眼的经营业绩离不开大客户的鼎力支持,而这第一大“功臣”非美的集团莫属。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宏海科技向前五大客户实现的营业收入占销售总额比例(按净额法)逾九成,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凭借各期41.81% 、50.16% 、46.53% 、49.29% 的销售占比高居榜首。

一般来说,若单一客户销售额或毛利超过公司相关指标的50%,视为存在对单一客户有重大依赖。拟IPO企业并不是不能存在客户重大依赖情形,主要还是要考虑依赖性是否会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然而,宏海科技对美的集团并非单纯的销售端依赖。

招股说明书显示,大客户美的、海尔与宏海科技之间均采用双经销模式,即宏海科技对两大客户销售的商品前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钢材、铜管、铝箔等重要原材料需向其采购,公司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2021年到2023年,宏海科技向美的、海尔采购的原材料合计分别为3.18亿元、4.37亿元、5.42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逾八成,两企业分别位列公司的第一、第二大供应商。

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销售均高度依赖美的、海尔,也令北交所对宏海科技的经营独立性和稳定性十分担忧,连续在审核中追问。且不说能否赢得更高利润,一旦双方发生利益冲突或美的、海尔转身扶持关系更深厚的其他供应商,以致减少、终止与宏海科技业务合作,也必将危及公司持续经营。试想一下,假如丢失美的集团的订单,公司将是怎样一番局面?能否满足北交所财务指标都将存疑。

反过来呢,宏海科技在美的集团可没有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美的每年从超过8000家供应商采购价值人民币上千亿元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仅第五大供应商与美的集团交易额就高达二十亿元(下图)。也就是说,失去宏海科技这个供应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会令美的集团伤筋动骨。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而在交易所对业绩增长持续性的追问下,暴露出的问题还要更严峻。

据披露,在与美的、海尔的双经销模式下,宏海科技还存在存货处置权受限、销售定价权不完整的瑕疵。

报告期内,宏海科技主要向美的集团销售空调结构件和热交换器,空调结构件产品各期平均单价分别为6.79元/件、7.18元/件、5.11元/件和5.66元/件,而热交换器产品于2022年开始产生收入,平均单价分别为130.08元/件、115.20元/件、106.12元/件,均呈现下滑趋势。

2023年,宏海科技的钢材平均采购单价较上一年下降 16.61%,受此影响,其向美的集团的平均销售价格下降2.07 元/件,降幅 28.83%,远超钢材采购价降幅,向海尔集团的平均销售价格却仅下降0.59元/件,降幅14.25%,与钢材采购价降幅较为接近。

宏海科技解释称,向美的销售单价下降较多,主要是2023年美的集团根据自身降本要求,在招投标时下调了部分空调结构件产品的招投标目标价。而这,也是公司毛利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宏海科技在美的面前几乎没有议价能力,想要成为其供应商就得被动接受对方的价格条件。如此这般,公司的利润空间自然遭到侵蚀,难以稳定或提升。

总额法核算下,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宏海科技空调结构件毛利率分别为14.02%、 11.51%、12.97%、11.97%、10.71%,显示类结构件毛利率分别为 21.62%、19.68%、22.82%、19.37%、16.77%,以及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热交换器毛利率分别为16.63%、18.42%、15.52%(下图),均处于波动下滑趋势。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显然,即便是与美的、海尔的合作暂时稳定,营业收入上无需担忧,但盈利能力恐怕将持续走下坡路,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大力开拓新业务和新客户。其实,宏海科技也对自身处境心知肚明,试图开拓海外市场业务。

东南亚地区就存在全年高温、气候炎热、人口众多的情况,降温刚性需求较大,且受制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房屋老旧以及贫富差距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空调渗透率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该地区的空调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宏海科技分别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3月在泰国成立了泰国冠鸿和泰国宏海,正式进军海外市场。但其境外业务的开拓进展并不理想,依然要靠美的集团施以援手。

2021年以来,宏海科技境外收入主要为境外子公司泰国冠鸿产生的收入,报告期内分别为5万元、980.24万元、5623.45万元、4769.93万元。2021年及2022年较低,直到2023年向美的集团泰国公司供应空调结构件产品后,泰国冠鸿销售收入才大幅增加,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2.56%转正至2024年上半年的4.99%,但净利润方面仍然是亏损(下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据宏海科技解释,影响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就包括境外销售规模较小导致境外毛利率为负以及泰国冠鸿产能不饱和生产成本较高。也就是说,泰国子公司基本是开拓失利的局面,并没有打开泰国市场,如果没有美的集团雪中送炭的这部分订单,收入极可能会挂零。

从采购到销售,从境内到境外,从存货处置到产品定价,宏海科技背后处处都有美的集团的影子,但其自身却对美的集团影响力较小,如何说得清公司的经营独立性和稳定性问题呢?

废料率暴增,经营弊病归根是创新不足

本次IPO宏海科技拟募集资金1.34亿元,分别用于“热交换器及数控钣金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家用电力器具配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宏海科技毛利率波动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产能不饱和,更遑论2022年起才产生收入且全部供货给美的集团的热交换器产品。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热交换器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3.82%、66.12%、74.30%。

在该产品仅向美的集团销售、市场尚未进一步打开的情况下,计划使用1.02亿募集资金扩产是不是为时尚早?一旦后续业务开拓不利导致产线闲置或库存商品积压,不仅会给本就下降的毛利率以打击,也将加剧公司对美的集团的依赖程度。

而且,就算是短期订单激增,也可以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解决。报告期内,宏海科技本就有部分空调结构件和显示类结构件产品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上市募到这部分资金后真的会用来扩大生产么?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是解决眼前亟需的债务问题。

据披露,2024上半年末,宏海科技短期借款余额为6285.1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2410.44万元,总计8695.61万元。此外,公司还有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5155.73万元有待偿还。

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为3952.94万元。显然,宏海科技还款压力较大。

用上市后募集到的资金偿还债务也只能治表症,纵观宏海科技种种经营弊病,归根结底是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以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华财》查阅相关资料注意到,公司技术不足特征较为显著地表现在废料率指标上。

宏海科技废料主要是生产空调结构件所产生的废钢,以及生产热交换器产生的废铝,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的环节主要包括剪板分条、加工、报废品等。

剪板分条是较为简单的生产前置工序,将钢卷经过开卷、纵剪、校平、收卷、横剪,加工成所需尺寸的钢材。报告期内,宏海科技在剪板分条环节的废料率分别为 1.70%、1.73%、1.64%和 1.13%。

而对于稍有难度的冲压成型、机加工等钢材生产加工环节,宏海科技更是报废率飙升,各期内分别为12.19%、18.89%、21.95%和 22.17%(下图),逐年升高,2024上半年较2021年几乎翻倍。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至于废铝,主要产生自将铝箔冲出若干小孔以便铜管穿管的热交换器冲片环节中,2022年度以来,公司加工环节废铝废料率分别为6.46%、6.83%和 7.02%,也在逐年上浮。

宏海科技自诩高科技公司,却无法在这些基础的材料加工甚至是较为简单的前置生产环节,较好地缩小废料率。为何多年发展,其生产工艺仍旧没有较大改善或创新?

众所周知,对于一家有技术提升需求的企业,高学历、高技术型人才是其研发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和重要保障,而宏海科技显然对此重视不足。

截至2024 年6月30日,宏海科技共计拥有研发人员8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仅4人。也就是说,九成以上的研发人员学历在专科及以下。反观同行业可比公司,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占比,都远超宏海科技(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虽然北交所对于创新指标的要求没有科创板那样严苛,但也强调支持那些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上市。以宏海科技目前的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来看,其何时才能在生产技术及工艺上有所提高,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