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遗诏曰:朕蒙皇考宣宗成皇帝帱育仁慈,恩勤付托,临御之初,仰承圣谕谆谆,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奉三无私,保泰持盈为本,因命中外臣僚,荐举人材,并广开言路,俾大小臣工,各抒所见,以期博采周知,下情罔隐。自御极至今,日理万几,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十一年中,未尝一日稍懈,各直省水旱偏灾,经各该督抚奏请蠲缓钱粮,靡不体恤民艰,恩施立沛,惟自军兴以来,已阅十载,其窜踞连镇、冯官屯、及楚闽粵黔巨股各匪,虽经叠次削平,而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被扰各区,迄今尚未戲定,每念我黎民叠遭兵燹,宵旰焦劳,难安寝馈,遂致思虑伤神,渐形气弱。

上年八月间,举行秋狝,驻跸热河,旋经恭亲王奕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等,将各国通商事宜,妥为经理,都城内外,安谧如常。本年正月,曾经降旨,于春仲回銮,适因旧疾复作,不得已降旨停止,本拟俟秋间气体复元,启跸回京,与诸王大臣讲求庶政,次第举行,孰意入夏以来,暑泻日久,元气愈亏,以致弥留不起,岂非天乎,顾念神器至重,允宜传付元良。

十六日子刻,召见宗人府宗令、右宗正、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令其承写朱谕,立皇长子为皇太子,并命该王大臣等,尽心辅弼,赞襄政务。皇太子仁孝聪明,必能钦承付托,其即皇帝位,以嗣大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曰,在知人,在安民,方今东南诸省军务未平,百姓荡析离居,惨罹锋镝,振文教,修武备,登进贤良,荡平群丑,实为当务之急,可不勉哉,随扈王大臣、及在京王大臣等,其各精白乃心,和衷共济,以期克臻上理。各路统兵大臣、及各该省将军、督抚、受朕厚恩,尤宜力图埽荡,早靖逆氛,俾寰宇奠安,黎民绥辑,克终朕未竟之志,在天之灵,庶几稍慰焉,丧服仍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上引《清文宗实录》。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奕詝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病逝,终年31岁。死后上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上庙号“文宗”,简称文宗显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帝可谓是一位苦命天子,他如同祖父嘉庆帝一般,登基当年便是要面对前任皇帝埋下的隐患爆发,嘉庆帝面对的是白莲教起义,他面对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他更为倒霉,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最大的一次起义,白莲教起义都要稍逊一筹。太平天国有统一的指挥中枢,白莲教没有统一的指挥中枢,是各自为战,所以太平天国能攻下东南半壁江山,几近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一支两万余人的北伐偏师,甚至打到了天津郊区一带。更要命的是,咸丰帝不只是要面对巨大的内忧,还要面对致命的外患,他在位时期,太平天国还没有平定,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爆发,清军连连败退,京师都是沦陷,咸丰帝只能以“木兰秋狝”为由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同样也因为咸丰帝在内忧外患之下并没有表现出力挽狂澜之象,所以后人也评价他是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

但其实认真说起来,咸丰帝并没有那么差,他面对的是亡国的危机,能勉强将清朝的统治维持下去,也是一种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京师之际,根据野史记载,咸丰帝曾对恩师杜受田之子杜翰感叹道自己要成为下一个崇祯帝了,但结果他并没有成为下一个崇祯帝,挺过了亡国危机。

就以对比崇祯帝来说,咸丰帝还是优点满满。崇祯帝是刚愎自用,并没有识人之明,是忠奸不分,面对大臣是想要以严厉的追责来驱使其尽力完成任务,结果是滥杀大臣,并且连忠心能干的大臣都是落得不能善终的下场,最后导致官僚集团集体躺平和摆烂来应对暴躁的崇祯帝,是极大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可以说是亡于财政崩溃,连年拖欠军饷,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这时候考验的是皇帝搞钱的能力,崇祯帝是采取老套的方法,将万历年间加征的辽饷加大征收额度不说,又自开剿饷和练饷,这便是臭名昭著的明末三饷,如此一来,没有活路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农民起义自然源源不绝,所以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明朝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明末的乱局,正规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这时候应该寻求诸如民间力量的支持,但是崇祯帝是权柄丝毫不外分,根本不允许有不受控制的力量崛起,最后的确集权成功了,但是明朝也灭亡了,成为笑话一场。

再看看咸丰帝,他虽然才气不足,但还是有识人之明,在中央朝廷重用宗室大臣肃顺,是极大刷新吏治。肃顺也是相当开明和有能力的人,宗室出身的他,认为满臣不堪重用,汉臣才可以力挽狂澜,所以多是倚重汉臣,像曾国藩和左宗棠等汉臣都受到过肃顺的保护。肃顺在咸丰帝死后成为顾命八大臣实际之首,虽然随即被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扳倒,因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如果他不失败的话,那么应该是由他倡导发起洋务运动。

在地方上,咸丰帝虽然对曾国藩很是提防,曾国藩也曾违抗过咸丰帝命令,如果换崇祯帝早砍了曾国藩,但是咸丰帝并没有砍了曾国藩,而是在提防之余任用曾国藩,最后是曾国藩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曾国藩是搞团练而起家,开放团练,也意味着咸丰帝开始借助民间力量之团练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这样很可能会造成地方权重,事实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的确是“头轻脚重”,是中央朝廷式微,地方权力越来越大,但咸丰帝依旧选择了这条路,因为他清楚,不分权给地方,不依赖地方,很可能平定不了太平天国,甚至会亡国,都要亡国了,就不要考虑这样会不会权柄外分,哪怕这在之后会出现大问题,但是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就行,事实证明咸丰帝做对了,虽然地方坐大,但起码没有亡国,太平天国之后,清朝又延续了五十年。

面对强敌来袭,咸丰帝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见势不妙就脚底抹油,虽然不光彩,但是起码保住了性命,延续了清朝统治。崇祯帝面对李自成进军北京,则是坚持不南迁,无论出于有自信守住,还是被大臣架起来,不好意思跑,亦或者已经被实际架空,已经没军队愿意跟随他南下,结果终是京师沦陷,崇祯帝自缢以身殉国,明朝的统治结束。

至于搞钱能力,咸丰帝可不只是敢通过大肆发行官票和钱票,造成严重通货膨胀,来变相将百姓手中的钱财夺取,他还敢对官绅阶级下手,是逼迫官员捐款,大开捐例,卖官鬻爵,到了最后更是降价大甩卖。甚至搞“劝捐”,实际上是逼捐士绅乃至曾经出过大官僚的大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帝还可以想到让地方官绅心甘情愿出钱的高招,即是只要捐钱就可以增加乡试录取名额,为了地方上可以有更多人步入官场,并且坐到高位,地方实力派自然很乐意捐钱。

咸丰帝最明显的问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昏招连连,不过也有情有可原之处,毕竟清朝长期闭眼看世界,即使道光帝在位时期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在长时间形成的巨大惯性之下,依旧是选择闭眼看世界,在这样自我封闭的环境之下成长的皇帝,出现昏招连连之举,也属正常。

客观来说,咸丰帝并非无能的四无皇帝,他还是有着一定的能力,他虽然不善变通,并非力挽狂澜之之主,也不具有先祖雍正帝那般具有开创性,但他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者,并且在守成的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要能解决问题,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哪怕有后遗症,那也无所谓,就是靠着这样的韧性,咸丰帝虽然病死于避暑山庄,但他在位时期的种种措施,也奠定了之后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清朝重新恢复对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有了之后的“同光中兴”,虽然这是虚晃的中兴,但也好歹使得苟延残喘的清朝有了一定的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他太倒霉了,在闭眼看世界的封闭环境下成长,却要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用旧时代的方式面对新时代,自然只能是留下一地鸡毛,自然是使得腐朽的年迈帝国更加满目疮痍,虽然吊住了最后一口气,但也进入了结束的倒计时。

咸丰遗诏如同倒霉的咸丰帝一般,是一份平平无奇的遗诏,不过这位皇帝到死在遗诏之中,都念念不忘的是平定东南之祸,可谓是遗诏的一大特色,因为一般遗诏中如此提及叛乱的内容很少,这也是他的意难平,他在恩师杜受田的帮助下,击败六弟恭亲王奕訢,他以为自己可以开创一个盛世,他以为自己不是父亲道光帝那样的平庸之人,结果没想到是到头来,他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是一个极度倒霉的普通人。

他做不到力挽狂澜,只能勉强维持统治,心力交瘁之下,逃到避暑山庄以后,可能他就已经不想活了,所以他有些自暴自弃,所以生命定格在年纪轻轻的31岁,他死后独子同治帝继位,同治帝在19岁时无嗣而死,意味着咸丰帝一脉绝嗣,咸丰帝若是知道自己落得这般下场,从头再来,那最高的位置,想必也不会再费尽心机的去争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遗诏除却提及要早早平定太平天国,要“早靖逆氛”,以克咸丰帝的“未竟之志”,还有核心内容是传位同治帝。其他内容也不过是如同其他遗诏一般,自我夸赞一番,甚至是丧事喜报,诸如咸丰帝逃跑到避暑山庄,说道是“举行秋狝”。

当然咸丰帝说道因为百姓惨遭兵灾,以至于他是“宵旰焦劳,难安寝馈,遂致思虑伤神,渐形气弱”,还是有一定道理,他的确是忧心太平天国的事情,所以导致本就不健康的身体开始恶化起来,不过忧心的是自己统治,并非百姓,只不过换成忧心百姓,可以显得他爱民如子。

咸丰帝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结束,因为咸丰帝死的太早,而且只有一位独子同治帝,只有一个选择,自然没必要搞秘密立储,提前写传位密旨那一套。而自同治帝开始,清朝实际上进入慈禧太后掌权时代,加上同治帝早早无嗣病逝,所以之后的光绪帝和清末帝溥仪,实际上是慈禧太后指定,所以之后的清朝进入太后懿旨指定新君的继承方式,直至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