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源头还不能确定,初见这个概念于德芬老师的遇见五部曲文中。觉得有用就记下了,后期运用时常简短以自己理解重新命名“万物可ABC”,核心是同样一件事情A,不同的看法或角度B,就得到不同的感受和结果C。德芬老师当时说到的是一个维度,强调境随心转,心态决定环境结果。以下为主编系统化思考和整理,对这个理论的延伸和各维度覆盖。
●物随面异,格物致知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会有所不同。
•小学二年级课本有一篇课文《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其截面形状各异——事物的呈现往往取决于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会有不同体会和感受——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没有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就不要随意嘲笑指点
•四年级课本,还有一篇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小杨桃会不同、大山也会不同。同样,人也会不同,物也会不同,经历体验也不同
•盲人摸象都只能摸到象体的一部分,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只有冰山一角,又凭什么说别人就是怎么样。不知全貌,不予评论。了解不够,勿下定论。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看事看全,看人看清
●见随知解,新随旧析
认知的不同,会导致我们看到同一事物的见解也不同。新知识的了解往往建立在对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晋书·惠帝纪》“何不食肉糜”。
•出生于有爱家庭或被爱着长大的人,看到别人说别人自己父母的一丁点不好不正确就指责其不孝、没必要。有爱子女和教育方法好的父母,有爱子女但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也有不爱子女的父母。
•有人没坐过飞机,也有人不时五谷,都有自己熟悉的世界和擅长的东西,谁并不比谁高贵。
●看热闹与被成为热闹
看笑话者终成笑话,伤人者也会悲伤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吃饱了,就不要阻挡别人啃树皮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管好自己就好,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去指责别人,如果经历这件事的人是你,可能远不如别人
•“安慰别人头头是道,安慰自己全是苦笑”,为什么你觉得别人怎么这点小事过不去,因为经历的人不是你
●“境随心转”
环境、结果并非唯一和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我们的心态而变化。积极的心态能创造出积极的环境和结果,反之亦然。
•“心静自然凉”
•《坛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半杯水理论,悲观者与乐观者
•同样是失败,预期不同,情绪不同,不抱过高期待,不沉过久失落
•同样是失败,有人吸取教训反思自己,改进提升,也有人一蹶不振
•一顿没那么美味的饭,有的家庭指责,有的家庭夸赞,哪种家庭里做饭者积极性和厨艺会提高,不言而喻
●命随心改
认知和意识影响思维,思维影响选择和行动,选择和行动产生结果…从根源开始改变,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命运转也
举例:
•同样一件事情,你有了完成大于完美的意识,你就没了行动前的过度犹豫,结果当别人还未开始,你已经在路上了。
•同样一个机会,你有机会难得的想法,看到公司一个外派机会立马选择参加了,结果你收获了更多资源。
•同样的时间精力,你意识到了仅凭工作不能实现财富自由,于是你学习投资理财,或者探索副业,结果收入提升了
•同样的手机,你浏览网页时有意识关注对自己思维有提升的东西,认真看后去思考执行,结果自己思维提升了
•同样的周围人,你自私自利,做事损人利己,不顾他人,结果终有一天大家陆续认清你是怎样的人,有事也不愿帮忙或合作
你有利他思维,乐于助人,传播快乐,分享和付出,结果无意中你帮助的人和事,反哺给了你其他的东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