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肝癌患者肿瘤体积大、负荷高导致栓塞不彻底,栓塞术后残存肿瘤细胞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且栓塞后更乏氧、更酸的微环境不仅导致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更造成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而影响后续联合免疫检查抑制剂等系统治疗的疗效。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滕皋军团队,围绕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开展的三项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

三篇研究成果论文的题目分别为:“Arginine-Loaded Nano-Calcium-Phosphate-Stabilized Lipiodol Pickering Emulsions Potentiates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Immunotherapy”“Pickering Emulsion with Tumor Vascular Destruction and Microenvironment Modulation for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herapy”“A Study on Overcoming Post-TACE Drug Resistance in HCC Based on Controllable Oxygen Release-Magnetic Hyperthermia Therap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仍然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选择。然而,栓塞不彻底、栓塞后肿瘤缺氧和酸化的增加将导致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 (TME),进一步导致T细胞衰竭,限制TACE的疗效及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

滕皋军院士团队利用皮克林乳剂的原理改良了传统碘油TACE(cTACE)治疗,克服了传统“油包水”碘油乳剂稳定性差,导致化疗药快速释放入血引起全身毒性的缺点,更为稳定的乳剂体系能够实现更长时程的药物释放,同时利用水溶性内腔装载不同种类的药物,酸响应性释放实现肿瘤血管破坏及术后免疫微环境调控(酸中和、CD8+T细胞代谢)的双重作用,为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带来了新思路,并为后期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针对TACE术后缺氧环境常导致耐药性影响TACE疗效的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院士团队联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熊非教授开发了一种兼具载氧和磁热功能的药物洗脱微球,其不仅微球直接供氧提高肝癌病灶氧气浓度,微球磁热效应还可增强肝癌病灶的氧气渗透能力,极大地改善病灶缺氧微环境,从而逆转耐化疗现象,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为逆转肝癌的TACE治疗术后缺氧耐药问题带来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医工交叉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相信将有更多新型生物栓塞材料应用于临床,助力肝癌介入治疗更加精准,造福更多的肝癌患者。(编辑刘敏 校对王倩 编审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