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width interse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于市场对AI赛道的热情,寒武纪的股价一路上破2500亿大关,公司实控人陈天石的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二级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寒武纪,却也有着隐忧,深陷亏损泥潭以及AI业务潜力如何仍让公司未来发展平添几分不确定性

2016年3月15日,谷歌研发的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以4:1的碾压姿态击败了当时世界大师级冠军选手李世石,甚至二度登上《Nature》杂志封面,一场AI热潮开始席卷全球。

彼时,不少人将AlphaGo的这场胜利称之为人工智能历史的转折点。鲜有人知的是,就在同一天,一家名为寒武纪的智能芯片公司在大洋彼岸成立。此后,AI赛道快速发展,OpenAI开发的ChatGPT更是将人工智能概念热推向高潮,资本市场也随之起伏。

近来,二级市场积极拥抱AI赛道,寒武纪也充分享受到了这波行情。2024年12月23日,寒武纪股价盘中一度站上700元/股的高位,公司市值也在2500亿上方站稳。伴随公司股价的一路上行,寒武纪实控人陈天石的身价也随之“狂飙”。

寒武纪在二级市场上“大杀四方”之际,其基本面却暗流涌动。寒武纪财报数据显示,从2017年公开财务数据至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累计亏损金额不断扩大,加之公司AI业务潜力的不确定性,令这位头顶“中国英伟达”头衔的AI芯片巨头多了些许忧虑。

01

股价业绩倒挂

AI江湖再添一段新的“神话”。

短短一年时间,寒武纪一跃成为A股市场上仅次于贵州茅台的高价股。同花顺数据显示,2024年,寒武纪以387.55%的涨幅,高居A股公司首位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价收报658元股/股,公司总市值为2747亿元,在科创板的一众公司中,仅次于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尤其是2024年9月27日之后,寒武纪股价抬头趋势愈发明显。

暴涨的股价也令寒武纪成为上证50指数的“新贵”。2024年11月2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样本,并于于12月13日收市后生效。其中,寒武纪成功入选上证50指数。

那么,是谁将寒武纪“抬进”上证50的。指数基金的扩容,无疑是寒武纪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悉,早在成为上证50成份股之前,寒武纪就已经是科创50、国证芯片指数和沪深300的成份股之一。受益于此,一众与这些指数挂钩的ETF也将寒武纪列为“座上宾”

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寒武纪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各大ETF占据四个席位。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列第四、六、八、十大股东,且均和科创50、国证芯片指数、沪深300挂钩。

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却是寒武纪疲软的业绩表现。据悉,寒武纪公布的自2017年开始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到2023年,寒武纪的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6亿元、-8.48亿,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7.24亿元,合计亏损约56.89亿

持续亏损的同时,寒武纪的营收也起伏不定。从2017年至2023年,寒武纪分别实现营收784.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和7.0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85亿。不难发现,在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时间里,寒武纪的营收反而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连年的亏损叠加营收增长乏力,无疑让寒武纪承受了一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压力。财报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间,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24亿元、-0.55亿元、-2.02亿元、-1.32亿元、-8.73亿元、-13.30亿元和-5.9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为-18.10亿元

除此之外,截至三季度末,寒武纪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余额降至9.58亿元,相较于2024年一季度末43.48亿元的余额,减少近34亿。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寒武纪依旧拥有着不俗的偿债能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寒武纪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3.53、8.44,资产负债率也仅有15.56%。

02

AI业务潜力几何?

寒武纪此轮暴涨行情,离不开市场对AI赛道的“追捧”。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根据寒武纪财报内容,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具体来看,官网信息显示,在云端产品线,思元370是寒武纪旗舰产品采用7nm工艺,集成了390亿个晶体管,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并支持LPDDR5内存,内存带宽是上一代产品的3倍,这也是国内第一款公开发布支持LPDDR5内存的云端AI芯片。

边缘产品线则包括思元220芯片及加速卡,是一款专门用于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的AI加速产品(边缘人工智能加速卡)。产品集成4核ARM CORTEX A55,LPDDR4x内存及丰富的外围接口。用户既可以使用MLU220作为AI加速协处理器,也可以使用其实现SOC方案。

终端智能处理器IP有寒武纪1A、1H和1M,分别适用于不同层次的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此外,还有玄思1000智能加速器作为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以及针对智能驾驶的SD5223和SD5226系列芯片。

但从结果上来看,目前这些产品并未对寒武纪的业绩形成有效支撑,而这一问题很早便困扰着寒武纪。

2017年到2018年,寒武纪一度依托华为海思,通过IP授权业务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寒武纪在2017年发布了三款智能处理器IP产品,其中寒武纪1A处理器被华为海思授权使用,搭载于麒麟970芯片和Mate 10系列手机中。

借此,2017年到2018年,寒武纪实现销售金额为771.27万元、1.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8.95%、99.69%

然而,2018年末华为发布了自研的昇腾910和昇腾310两款AI芯片,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销售金额下降至6365.8万元,此后华为和寒武纪正式终止了IP授权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自研AI芯片不仅使寒武纪失去了一条“大腿”,还让公司的产品多了一位强劲的对手。此后的寒武纪开始转投政府部门的“怀抱”,并希望借此觅得一条出路,但目前来看似乎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频频对我国芯片制裁,市场上自主可控的声音愈发强大,加之对标英伟达H100的思元590芯片或于近年推出,会让寒武纪的商业化之路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产品线丰富的背后,是寒武纪极高的研发投入,甚至远超其营收。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至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高达0.30亿元、2.40亿元、5.43亿元、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仍高达6.59亿元

可以明显看到,2023年寒武纪研发费用有了明显下滑,这是由于寒武纪在2022年底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供应链受阻,研发支出开始锐减,旗下行歌科技甚至传出裁员的消息;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研发费用同比继续下滑8%。

而研发费用的缩减,虽然一定程度上为寒武纪减负,但也可能让公司缺乏竞争力,甚至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来看巨额研发费用的去向,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数据,报告期内,寒武纪在研项目中,高档云端智能芯片的研发占大头,约为2.5亿元;而累计投入金额中,高档云端智能芯片、边缘及车载智能芯片、基础系统软件(推理)的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分别约为13.5亿、12.9亿、12.8亿

此外,研发人员的薪酬占具一定分量的比重,以寒武纪2024年年报数据为例,研发人员薪资合计2.27亿,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4.47亿,占比超过50%。

目前来看,着力研发的寒武纪能够支撑起怎样的业绩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估值角度来看,寒武纪的股价无疑处在高位。

具体来看,和上证50其它成份股相比,截止目前,寒武纪的滚动市销率高达362.05倍,而上证50成份股市销率的中位数为1.93倍,均值为3.16倍,无疑和寒武纪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市净率角度,上证50成份股的中位数为2.44倍,均值为1.96倍,同样远低于寒武纪52.77的市净率

即便相较于同行,寒武纪的市销率和市净率也都处在相当高的位置根据同花顺数据,海光信息滚动市销率为38.12倍,市净率为15.78倍;瑞芯微滚动市销率为14.47倍,市净率为12.17倍;景嘉微滚动市销率为65.35倍,市净率为6.17倍。

这意味着,对陈天石来说,如何将二级市场上的超神表现延续到公司未来的业绩上,无疑是一个重难点。

本文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如对稿件存在疑问或需要沟通,请联系 微信:jzjh2025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