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期,庶民男子的袍衫在构造样式上与秦汉、魏晋时期的差别颇为明显。胡服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衣冠原本褒衣博带、长裙丝履的样式产生了冲击,这种影响从隋一直到盛唐时期愈发明显。这是外来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的必然体现,而袍衫形制的改变便是有力证据。
此时袍衫呈现出如下特征:领口呈圆形,袖子比较窄小;衣领、衣袖边缘以及衣服的前襟都不再有缘边装饰;衣长能够到脚踝或者膝盖以下。
这种新型袍衫在隋唐两代广泛流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着这一款式,大量的历史形象资料可为此提供佐证。
当时的袍衫还依据种类细分为襕袍、襕衫、缺胯袍、缺胯衫、铭袍和铭衫等。
襕袍和襕衫
这是一种上衣和下裳连接为一体的服饰样式,它是受到胡服影响而形成的,但又保留了汉族服饰传统特色。其与深衣有相似之处,也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不过二者也存在差异,深衣呈现交领、大袖样式,而且领、袖、前襟都有缘饰;襕袍和襕衫却是圆领、窄袖设计,领、袖、前襟均无缘饰,这是士人的上着之服,同时也是一般人的常服。
襕袍和襕衫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传统袍衫的下摆添加一道横向的襕,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名称。南北朝时,北周武帝就曾经下命令在袍服和衫服的下摆处加上一道横幅,意在象征古代的下裳。唐中书令马周也曾上奏提议在袍衫下加襕。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仿效古制。从这里能够看出,在深受讲究礼法和规矩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服饰有着很强的传承性,另外不同文化的交融也为新服饰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缺胯袍与缺胯衫
所谓“缺胯”,就是在袍衫的两胯部位开设“衩子”这种样式,这有助于行动灵活。因此,这种袍衫多是被普通庶民或者身份低下的奴仆等下层人士穿着。其样式为圆领、窄袖并且两侧胯部开缺,衣长到膝盖以下或者脚踝位置。穿着这种袍衫的时候,一般里面会搭配小口裤。在劳作的时候,可以把衫子的一角掖在腰带里面,这种穿法被称为“缚衫”。
铭袍与铭衫
铭袍、铭衫指的是在袍衫上绣有“铭文”当作花纹装饰的服饰。公元684年,武则天开始执政之后,一改李唐王朝官员的服饰制度。铭袍和铭衫便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推行的官服。
铭袍、铭衫的形制都是右侧衽、圆领、大袖设计。袍服前面绣有鸟兽类花纹,背面绣有铭文,依据官员品级高低以及文武官职差异而有着不同的花纹和铭文。铭文的绣法是首先在袍服上绣出一个“山”字的形状,然后使用金银线沿着“山”字形状绣出回文铭。而袍服前面鸟兽纹饰的花纹则是根据文武官员官职的高低,分别绣制不同的图案。这种通过官服上绣制的不同鸟兽花纹来区分文武官员、分尊卑的做法,从武则天开始一直延续下去,到了明清两朝,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官服——补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