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在这里大致是指五胡地区(泛指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少数民族群体。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引进的胡服,其款式便是那种上衣下裤的形式。时光流转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服饰当属裤褶与裲裆了。彼时,随着胡人进入中原地区居住生活,他们的服饰对汉族服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裤褶

裤褶这种服饰,是上衣与下裤相搭配的形式,所以被称为裤褶服。它的上衣褶子形状类似于袍服,不过其身短且袖子宽阔。这一服饰和汉族的长袄有相似之处,比如它有对襟或者左衽的设计。要知道,在汉族的传统习惯里多是右衽,这一独特之处显示出与汉族服饰文化的差异。裤褶服的腰间用带子束紧,这样的设计既显得利落又方便实用。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适宜穿着,并且它能够作为日常的穿着服饰。在制作质料方面,可以使用布、缣,还会在上面施加彩色的绘画与刺绣,或者直接用锦缎来纺织而成,当然也有用兽毛、野皮等材料制成的。裤子部分是两条裤管分开的形式,而且裤脚部分比较肥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如同穿着裙子般的视觉效果。然而,由于这种裤子的整体造型过于宽大,于是就衍生出了缚裤这种与之相关的服饰。

二、缚裤

那些穿着裤褶的人,他们大多会将锦缎丝带裁剪成每段约三尺长的长度,然后在裤子膝盖部位以下紧紧地系扎起来。通过这样的系扎方式,既能呈现出汉族“广袖朱衣大口裤”那种较为宽松的特征,又能满足方便人们行动的需求,形成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应急着装形式。

三、裲裆

所谓裲裆这种服饰,“其一款式为一片在胸部前侧,另一片在背部”。这两片分别覆盖在当胸和当背的位置,整体上看起来是无领无袖的样式。最初的时候,它就像是由前后两片组合而成,是通过在腋下与肩上的襻扣进行连接的,男女都有穿着这种服饰的情况。这种服饰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在南方地区人们称其为马甲,在北方地区则是被叫做背心或者坎肩。而且它在材质上有单衣、夹衣、皮衣、棉衣等不同种类,并且可以穿着在衣服的内层或者外层,穿在外面的相对会长一点,穿在里面的则会短一些。